搜索到1221篇“ 右半结肠切除“的相关文章
- En-Overlap吻合在右半结肠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 2025年
- 选取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手术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结果表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及二次手术率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n-Overlap吻合操作简单, 安全有效。
- 张俊立张鑫张嘉琛张习杰马鹏飞曹养辉刘晨宇李森赵玉洲
- 关键词:右半结肠切除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
- 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关闭系膜裂孔的临床意义
- 2025年
-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系膜裂孔关闭与否对术后腹内疝和肠梗阻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77例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患者资料,随访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情况。结果:477例患者分为未关闭系膜裂孔组(n=275)与关闭系膜裂孔组(n=202);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术前腹部手术史、手术指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方式、手术切除范围及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关闭系膜裂孔组术后出现肠梗阻14例,关闭系膜裂孔组出现肠梗阻1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51个月。随访期共有24例患者发生肠梗阻,17例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成功,考虑为肠粘连;7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肿瘤复发、腹腔种植5例,系膜裂孔缺损引起的腹内疝2例,均为小肠内疝所致。结论:系膜裂孔未闭导致的腹内疝发生率低,但患者多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 郑志华施凉潘郭孟玲刘江睿叶城伟黄小辉苏亦斌
- 关键词:右半结肠切除术内疝肠梗阻
- 经Treitz韧带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附1例结肠癌报道
- 2025年
- 目的介绍经Treitz韧带入路的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例升结肠癌并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的手术信息。结果该例患者的手术Toldt间隙游离并淋巴结清扫时间为55 min,整个手术时间90 min,术中出血量约20 mL,未输血。术后未发生消化道出血、吻合口漏、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患者于术后第6天康复出院。结论经Treitz韧带入路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能准确地进入十二指肠胰头前间隙并确定外科层面进行胰十二指肠上方、下方和外侧Toldt间隙拓展,它具有解剖精准、导向清晰、操作快速、安全、符合肿瘤根治原则等优点。
- 江海涛刘晓东邢智远
- 关键词:结肠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 腹腔镜保留回盲部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5年
- 目的研究保留回盲部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LISH)对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6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接受LISH,对照组接受传统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LRH)。运用SPSS 27.0软件分析数据,围手术期指标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s)表示,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便、进食、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vs.33.3%,P<0.05);时间与方法在SF-36生活质量评分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SF-36生活质量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观察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右半结肠癌患者,实施LISH确保患者肿瘤根治效果的前提,能够有效缩减患者术后排便、进食及排气所需时间,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患者术后远期生活质量。
- 何可可顾海扬肖姝韦琪李鑫玉
- 关键词:右半结肠肿瘤右半结肠切除术腹腔镜回盲部
- 体内与体外吻合术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中的手术效率与预后差异分析
- 2025年
- 目的研究体内与体外吻合术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中的手术效率与预后的差异。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82例结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A组41例采用体内吻合术,B组41例采用体外吻合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获取淋巴结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流质饮食时间、排便时间及腹腔引流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腔内感染发生率相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瘘感染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GQOLI-74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同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内与体外吻合术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中具有相当的手术疗效及效率,均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二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基本无差异,但体内吻合术有升高腹腔内感染的风险。
- 谢路炜蒋振宇王吉
- 关键词:手术效率预后差异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行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术后早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31)与无并发症组(n=9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等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确定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绘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对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测效能。结果:入组患者中31例(24.60%)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的术后第1天、第3天降钙素原水平及术后第3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第3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是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OR=1.119,95%CI=1.019~1.229,P=0.01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临界值为7.1554,曲线下面积为0.640。结论:术后第3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是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武群政毛佳佳赵祥王晓阳
- 关键词:结肠肿瘤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检查
-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发生胃排空延迟的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本文通过对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发生胃排空延迟的病因和机制的研究,探讨诱发该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3年6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346例患者。在病历系统中收集以下临床资料进行...
- 程皓
- 关键词:结肠癌右半结肠切除术胃排空延迟
-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用于结肠癌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4年
- 论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用于结肠癌治疗的效果。方法 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结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0)。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术后肛门排气、住院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1年内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结肠癌时,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疗效较好,安全性也更高,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均有显著改善。
- 唐锦金彬
- 关键词:结肠癌并发症生活质量
-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在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在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7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66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术后康复指标、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使用止痛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丙二醛(MDA)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EGF和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采取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程伟才汪立鑫
- 关键词:结肠癌血清指标
- 机器人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近期疗效的Meta分析
- 2024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机器人右半结肠切除术与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之间的近期疗效。方法:检索检索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在内的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用NOS评分系统评价文献质量。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16篇纳入病例总数10596例,其中RRC组873例、LRC组9723例。与LRC组相比,RRC组手术时间平均多(WMD = 43.23, 95% CI = 27.65~58.81, P WMD = −0.94,95%CI = −1.14~−0.74,P WMD = 0.58, 95% CI = 0.38~0.89, 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首次排气时、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获取数目、总并发症发生,以及术后肠梗阻、心肺系统并发症、吻合口瘘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机器人右半结肠切除术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中转开腹率,会延长手术时间。但在术后首次排气时、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获取数目、总并发症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于鹏敏贾黎胡松王素刘佳
- 关键词:结肠肿瘤机器人腹腔镜META分析
相关作者
- 肖毅

- 作品数:401被引量:2,685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直肠癌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新辅助治疗
- 韩广森

- 作品数:249被引量:770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直肠癌 外科手术 直肠肿瘤 胃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赵玉洲

- 作品数:127被引量:465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直肠肿瘤 胃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直肠癌
- 邱辉忠

- 作品数:244被引量:2,129H指数:23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直肠癌 腹腔镜 局部切除术 新辅助治疗
- 林国乐

- 作品数:236被引量:2,041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腹腔镜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