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9篇“ 史学发展“的相关文章
日本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理路探赜
2024年
日本马克思主义史学萌芽于明治末期,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以科学性、阶级性、客观性的问题意识及方法论,不仅对日本史学发展产生广泛影响,更由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引介、改造与突破,在中国思想界产生重要反响,推动中国史学的现代转型。
王格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进步知识分子中国思想界发展理路方法论
梁启超“先秦无所谓史学”之论探析——兼论中国早期史学发展问题
2024年
我国史学起源的探索以及早期史学概念的界定等问题,是近年来史学史学科回顾与发展,仍需着重考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早在一百年前梁启超曾提出“先秦无所谓史学”的观点,此论并非唐突的否定,而是其对史学概念的慎重考量。我们如果想要界定处于文明初期的史学概念问题,其实需先从人类的历史意识与史学意识等更早的概念讲起,才能逐步的理解其嬗变之路。此外,百家争鸣的诸子学繁荣,则是在当时的史学成果基础之上生发而来的,诸子学派多以阐发历史经验的方式,获取对现实的指导策略,进而达到经世致用的现实目的。故在文明草创之期的先秦时代,史学与诸子之学难免存在着一定的生发、继承、交融等关系在其中。
高长宇
关键词:先秦史学史学意识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创造性贡献
2024年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他将历史知识视作指导革命运动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推动了延安马克思主义史学重镇的形成;亲自参与中国史学的理论构建,掀起中共党史学习和研究运动,主持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史鉴智慧出色地运用于革命实践中,从史学价值论、史家群体与史学机构建设、史著创作、史学活动、史学经世等多个层面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
谢辉元
关键词:延安时期毛泽东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毛泽东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贡献
2024年
毛泽东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史学研究者到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转变。延安时期毛泽东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日趋成熟,能够科学地运用唯物史观并结合中国问题来分析历史人物,以此达到推动中国革命进程的目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关于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的发展与创新,不仅对毛泽东史学思想,更对毛泽东思想,甚至对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体系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毛泽东的影响下,20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快速发展,构建出以人民群众为历史主体的体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李杨黄学渊
关键词:毛泽东唯物史观历史人物评价马克思主义史学
侯外庐学派推动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
2024年
侯外庐是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在近代西学进入中国的背景下,他坚持通过翻译和钻研《资本论》研究中国历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社会史与思想史结合起来,形成特色。在几十年的学术活动中,他和他的学术团队不仅完成5卷6册本《中国思想通史》的鸿篇巨制,而且形成了侯外庐学派,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又有《宋明理学史》等重要著作,其成果与方法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任大援
关键词:学术团队《资本论》研究中国思想史侯外庐开创者
三至六世纪门阀士族与史学发展关系研究
三至六世纪士族与史学之间的互动,是理解这一时期史学高度繁荣、把握士族文化成就、认识士族社会时代特征的锁钥之一。本书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在勾勒士族参与史学建设总体面貌的基础上,次第梳理了士族史学撰述和史学思想诸成就,发...
金仁义
历史游戏研究:作为数字史学发展新方向被引量:1
2024年
历史游戏研究作为蓬勃发展的新领域,日益吸引历史学者包括数字史学学者的目光。文章探讨作为数字史学工作的历史游戏研究,梳理历史游戏研究领域的诞生与演进,总结该领域的已有共识与启示,并指出:当下的“数字史学”并非“计量史学”的直接延续,而以公众史学理想、媒介技术关怀为背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游戏研究与数字史学一脉相承。历史游戏研究探索电子游戏作为数字大众媒介,如何改变历史知识的生产、传播、接受方式与公众历史意识,构成了一窥数字时代历史学变革方向的窗口。将历史游戏研究纳入数字史学,有助于澄清数字史学的界定与范畴,也为拓展深化数字史学提供了抓手。
卢雅怀
关键词:电子游戏媒介革命知识生产模式
中国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主体立场与实践路径——基于中西史学发展历程的考察
2024年
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发展的不同阶段,西方史学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清末民初“新史学”的兴起,便曾借助西方史学理论。西方史学几百年的学术积累为其掌握国际学术话语权提供了条件,中国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则处于“失语”的境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成为构建中国史学话语体系的核心,这个构建过程在改革开放之后得以接续。全球化时代势将促成国际学术新的嬗变,也为话语权力的重新分配提供了条件,对近现代中国史学发展的过程与趋势重加考察,将有助于推动构建中国史学自主知识体系。
王瑜
关键词:中国史学西方汉学
义净法师对中国佛教史学发展的贡献
2024年
义净法师是中国古代三大求法高僧(法显、玄奘、义净)之一,也是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从中国佛教史学角度而言,义净法师的著述对佛教史学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对史传体裁、史学视野、史料的搜集和积累等,具有极强的创新性;对印度部派佛教历史变化的诸多记载,对东南亚、南亚等地社会历史宗教等方面的真实记录,极大地拓宽了中国佛教史学的领域。
王宝坤
关键词:义净佛经翻译法显部派佛教法师
何干之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贡献
2023年
何干之在20世纪初期走上治史之路,作为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通过运用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对中国社会史、中国社会性质等进行了系统性地评述与研究。他在运用唯物史观剖析历史问题时,既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注意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将辩证思维融入到实际研究中;他在筛选史料时尊重历史学的科学性,做到论从史出;此外,他还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的实践性延伸到著作中,让自己的作品具备现实价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史家的社会责任感。虽现今来看,他的著作有时代局限性,但他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不可磨灭,这些著述不仅从理论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推动了革命年代青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热情。
鲁越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唯物辩证法何干之

相关作者

瞿林东
作品数:148被引量:241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史学 史学发展 中国史学史 史学 史学理论
邹兆辰
作品数:130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史学 史学理论 唯物史观
张越
作品数:124被引量:301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 史学 历史学 唯物史观
陈其泰
作品数:179被引量:27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史学理论 公羊学 历史编纂学 《史记》 史学史研究
张剑平
作品数:39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史学 马克思主义 史学发展 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