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0篇“ 古越人“的相关文章
镌刻在岩石上的日子——浙东南古越岩画探访记
2020年
因受疫情影响,温州书画院主办的《岩镌古越:墨拓万年——浙东南古越岩画拓片展》延至3月21日开展。此展展出浙江开盛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晓明所集拓的六十多件浙东南上古岩画,呈现了上古越族先民的生存状态。
陈晓明
关键词:书画院岩画古越人古越族
古越在芜湖因水而创造的科技文明
2009年
芜湖地处长江、青弋江交汇处.区域内湿地面积广袤,因鸠鸟多栖息于兹,故古称鸠兹。汉武帝元封二年建县,因县辖之内有湖且多生芜藻.故取名芜湖.并延用至今。
王桢
关键词:科技文明古越人湿地面积交汇处汉武帝
古越浮海东渡移民台湾探讨
2005年
通常由单一血统分流而来的族群,尽管源远流长、天各一方,彼此一无所知,但在语言和风俗上,他们共同的原始烙印却能够顽强地遗存。台湾高山族的状况远非如此。十来个族群,拥挤于一个小小的海岛上,族与族之间世居同一座山脉,共饮一脉清泉,但其语言和习俗却大相径庭,极少有共同之处。显然,这是一个多元民族。
关键词:古越人移民地方志
从“雒田”和“榃”的语源看古越的谷田文化被引量:3
2005年
"雒田"是古越耕种的稻田,其名见于秦汉史籍,语源出自壮语的na2lu:k8(山谷田)。""是古越后裔壮创造的方块壮字,其语源为壮语的tam2(鱼塘)。从此字的构造看,壮的""式鱼塘,是由山谷田改造而成的。两字的语源反映了古越以田耕为主,局部(因势)向渔业转换的历史画页。
覃晓航
关键词:语源古越人
“女书”字符中的崇鸟意识与古越鸟图腾的关系被引量:6
2001年
本文论述了"女书"字符构成中蕴含的造字者的崇鸟意识和我国东南地区古越的鸟图腾文化。作者认为,揭示这一关系,可以为考究中国"女书"文字的历史渊源提供一种新的思考和依据。
谢志民
关键词:古越人女书历史渊源
论南海王国古越与闽粤赣边区客家先民的历史关系——兼论畲族与客家关系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论证了西汉前期的南海王国是古越一支建立的 ,南海王的封邑及其疆域位于闽、粤、赣交界地区 ,宋元时期这一毗邻地带成为客家的大本营。文章指出客家的来源除以中原陆续南迁的汉族为主体外 ,也融合了当地土著古越 ,这从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都可得到印证。畲族先民迁入闽、粤、赣的时间较晚 ,与汉族 (含客家 )是两个民族 ,各有独特文化 ;元明清时期 ,畲族与客家也曾相互影响。
刘美崧
关键词:古越人客家人土著居民古越语
岭南古越酋长称谓语源考被引量:3
2000年
本文以语言考证为研究手段,以历史文化为印证依据,综合地对岭南古越历代酋长称谓的语源进行考释,得出了“译吁宋”、“都老”、“布伯”分别译自壮语的ljuuk^8ha:k^7cu:η^6、tau^2la:u^4、pou^4buuk^7,“郎火”则源于仫佬语的lak^7kro^3的结论。这些考释结果对研究古越的政治制度及其族群的来源、分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陆发圆
关键词:岭南古越人壮侗语族
古越东渡台湾考
1999年
葛坤英周文顺
关键词:古越人台湾高山族越王《越绝书》《台湾通史》
古越与倭──大和民族先民探源被引量:1
1996年
大和民族的起源,是日本学界经多年查证却至今未能找到答案的重大疑难。笔者以史籍所载越与倭的习俗、变迁和考古发现为依据,对史书中似乎不符事实的“倭国位于东冶之东”和“倭国与朱崖、儋耳接近.故风习大体相同”等记载作了合乎逻辑的解释和推测,提出大和民族很可能是古代生活在我国东南一带的百越中的一支──于越和古虾夷、古朝鲜等杂居后形成的民族.与现今的黎族可能有渊源关系的见解。这是我国首次在探讨大和民族起源问题上具有突破性进展的新发现。
应骥
湖南古越葬俗被引量:5
1995年
湖南古越葬俗吴铭生我国古越族分布地域甚广,占有东南沿海诸省,如今之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以及安徽、江西、湖南等地,而且支系很多,故有"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之说。湖南远在春秋时期就有越在湘水和资水流域繁衍生息,并创造了具有本民族自身特征的古老文化...
吴铭生
关键词:古越人葬具墓地

相关作者

蓝顺清
作品数:31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成人 X线头影 悬棺葬 X线 局部解剖学
胡兴宇
作品数:111被引量:258H指数:6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活体测量 儿童 学龄前儿童 面部 幼儿
周文顺
作品数:23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演进 台湾社会 《台湾通史》 河洛文化 高山族
邓晓华
作品数:29被引量:150H指数:9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亲缘关系 客家话 语言 壮侗语族 同源词
陶奎元
作品数:137被引量:903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质公园 火山 火山岩 世界地质公园 中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