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篇“ 古籍注释“的相关文章
- 一种使用不同墨汁进行古籍注释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不同墨汁进行古籍注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文献对比研究,充分利用抄本异文及它书佚文进行文献比对研究,了解改字现象,了解传抄过程中改字现象,文字拼写变化规律,了解残缺情况,对掉页残缺及人为抄写有误残缺等...
- 洛桑塔杰顿珠泽仁达瓦
- 文献传递
- 古籍注释中涉及佛教内容的问题——以《贯休歌诗系年笺注》为例
- 2013年
- 本文是南开大学孙昌武先生为《贯休歌诗系年笺注》一书撰写的书评,对其中关于佛教名相、禅语、佛教名物的注释等问题作了阐释,尤其文末对如何研治宗教学术提出了四点建议,语重心长,发人深思。现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 孙昌武
- 关键词:古籍注释佛教笺注歌诗贯休
- 从汉语史角度看古籍注释、校点例
- 2010年
- 在古籍校点、注释中都存在因不曾留意汉语历史语言问题而形成的误释或者误点的例子,本文通过一些误释或者误点例的分析,说明从汉语史研究角度对类似问题还可以进行怎样的观察,表明注意汉语史的问题对古籍整理及相关研究可能具有的某种作用。
- 冯春田
- 关键词:汉语史研究古籍注释校点
- 从汉语史角度看古籍注释、校点例
- 人类由原始人进化到智人,语言起到了关键作用。人类自从跨入了智人阶段,语言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语言,人类靠它来思维,靠它来交流。由于语言在人类的活动中是如此重要,所以语言也就变得平常,平常到人们日...
- 冯春田
- 关键词:民族语言古籍注释汉语史
- 文献传递
- 古籍注释中的几个问题
- 2007年
- 古籍注释可以注音、辨字、释义,也可以说明语法、阐发章句义理;而排除古籍中的语言障碍,即词义注释,是其中的核心工作,也是古籍注释的第一要义。本文即是从几点注意的常识、符号的规范两方面分别探讨了古籍整理中的注释问题,而综合两岸三地及海外的研究成果,使注释的文字表述更清晰,更科学。
- 孟繁之曹泳兰
- 关键词:古籍古籍整理注释古籍注释
- 古籍注释中的语境规则
- 2007年
- 面对古籍注释,读者总要考虑一个评价问题。某个注点只有单条注释时需要判断它是否为正解;如果某个注点歧解纷纭,就更需要仔细推敲,对其正误优劣作出选择。虽然在古注中我们经常看到"一说"、"亦通"、"并存"的字样,但就绝大多数歧解来说,是可以也应当辨其误、明其正的。我们应制订出一套古籍注释的标准,用以指导读注实践;同样的,注释者也可以利用这套标准来反观自己的注释成果。制订这套标准是一项长远的工作,但我们认为,对注释的评价可以从语言规律。
- 刘畅
- 关键词:语用规则歧解语言规律孔子思想古注
- 浅论汉语歧义对古籍注释歧解形成的影响
- 2006年
- 古籍注释中存在大量歧解,即在典籍流传过程中形成的影响对原文词、句、段、章原意理解的歧异的注释。这些歧解的形成与汉语的歧义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因词义的概括性与系统性、词的组合关系及古汉语以汉字为载体而生成的歧义对古籍注释歧解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刘畅
- 关键词:歧义歧解
- 谈古籍注释
- 一、注释之源起及其形成对前人撰写创作的文献进行注释的学术活动,由来已久。这种学术工作,许多都反映在文献记载本身。《史记》文中有下面一段记载:“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
- 阎崇东
- 关键词:《史记集解》《史记》古籍注释
- 文献传递
- 古籍注释与《汉语大词典》书证被引量:1
- 2004年
-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部反映汉民族语言全貌的语文工具书 ,受到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称誉。由于汉语词目浩繁 ,成于众人之手 ,加之中国历史悠久 ,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语言现象复杂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完美无缺 ,的确是件难事 ,故此书也难免留下了一些不足之处。
- 周红苓
- 关键词:古籍注释《汉语大词典》书证
- 古籍注释严廑、谦逊的范例--《史记》“三家注”读后感
- 2003年
- 孙良明张茂华
- 关键词:古籍注释司马贞《史记》
相关作者
- 韩格平

- 作品数:21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
- 研究主题:阮籍 古籍注释 文选 诗序 元人
- 孙良明

- 作品数:67被引量:184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语法分析 语法 复句 汉语 语法研究
- 冯春田

- 作品数:25被引量:17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疑问代词 汉语 《醒世姻缘传》 山东方言 汉语史
- 何兹全

- 作品数:38被引量:139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小康社会 史学研究 氏族部落 社会史 马克思主义
- 刘畅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
- 研究主题:古注 古籍注释 孔子思想 歧解 语用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