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9篇“ 古今医案“的相关文章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五苓散类方应用特点及用药规律
2025年
目的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分析五苓散类方的应用特点及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2014年3月6日至2024年3月6日五苓散类方临床应用的研究文献,建立Excel文档,将相关数据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医案303例、方剂150首及中药345味,中医主治最优势病证为水肿,西医主治最优势病证为腹泻,高频药物包括茯苓、桂枝、白术、泽泻、猪苓等,药物性多平、温,味多甘、辛,归经以脾、肺经为主,聚类分析得到3类中药组合,关联分析则发现最常用的药物组合为“桂枝-茯苓”,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的核心药物包括茯苓、桂枝、白术、泽泻、猪苓、白芍、炙甘草、生姜、附子、麸炒白术、干姜。结论五苓散类方中药物多为利水渗湿、解表、补虚、温里药,为五苓散类方的配伍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贺婷依史一帆陈念清雷唯一黄湘宁喻嵘
关键词:用药规律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用药规律
2025年
目的: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文献,提取中药处方数据,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的数据挖掘模块进行药物频次的统计、属性(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①共检索到194首中药处方,涉及中药191味,累计频次1745次。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有20味,排名前5的中药依次为丹参、黄芪、川芎、赤芍、当归。②中药属性分析结果。四气:以温为主,其次为微寒、平、寒、微温。五味:以甘为主,其次为辛、苦、微苦、酸。归经:以肝为主,其次为心、肺、脾、胃。药物功效:以活血祛瘀为主,其次为生津养血、通经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③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按照支持度从高到低排列,排名前5的药对依次是黄芪-丹参、川芎-丹参、赤芍-丹参、当归-川芎、赤芍-川芎。④聚类分析结果。共得到3个聚类。第1类:丹参、黄芪、川芎;第2类:麦冬、三七、人参、瓜蒌、炙甘草、桂枝;第3类:当归、红花、桃仁、赤芍、党参、甘草。⑤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得出核心处方药物组成为黄芪、丹参、川芎、赤芍、当归、党参、红花、麦冬、三七、甘草。核心处方为补阳还五汤加减。结论: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以活血化瘀、补气健脾为主,辅以行气、凉血、养阴、生津,用药以味甘、性温、归肝经为主,临证应气血同调,标本兼顾,五脏一体,识机辨证,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全程运用中医药干预,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和减少并发症,提升中医药干预危重症的水平和力度。
黄飞范文权陈超祝丹陈启兰张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药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医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用药规律研究
2025年
目的: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研究中医药治疗紫癜性肾炎(HSPN)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更好的治疗HSPN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检索有关期刊、文献中记载中医药治疗HSPN的有效医案,经过数据筛选、规范化处理并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的数据挖掘工具,对中医药治疗HSPN的药物使用频次、性味归经、中医证候、核心处方等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纳入处方132首,涉及药物325种,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地黄、牡丹皮、甘草、白茅根、赤芍、小蓟等,性味以寒性、平性、甘味、苦味为主,以赤芍、牡丹皮、地黄、甘草、白茅根为核心基础方。结论:中医治疗时需注意标本兼顾,治本注意培补脾肾、益气养阴、扶助正气,治标注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王贺勇熊兰月孙胜陈扬杨兰周靖颖何小平
关键词:中医药紫癜性肾炎用药规律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李乃庚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
2025年
目的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李乃庚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儿科李乃庚教授门诊诊断为儿童慢性咳嗽的800份案例进行挖掘分析,利用云平台网络终端的药物属性、使用频率、药品关联分析、药物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等手段对用药规律进行总结。结果使用频数排名前30位的药物中,频数大于200次的有19味,核心处方为黄芪、枸杞子、女贞子、苦杏仁、枳壳、白前、紫菀、款冬花、麦冬、玉竹、防风、莪术、熟大黄、板蓝根、甘草。药性以温、微温为主,归经以肺经、脾经及胃经为多,药物功效以润肺下气为最多。结论李教授在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时,注重调理肺脾,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原则,善用温润、宣肃、清润三法,形成了独特的用药风格,为临床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提供了新的用药思路。
马海龙李志武徐玲袁洋秦玉闫雪唐悦陈光明
关键词:小儿慢性咳嗽用药规律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用药规律
2025年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整理并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慢性阑尾炎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通过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中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文献,经数据筛选、清洗、标准化处理,建立标准化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性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处方62首,涉及药物124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甘草、大黄、薏苡仁、桃仁等,性味以寒凉性、温性,苦味、辛味、甘味为主,归经以归肝经及脾经为主;聚类分析聚为4组;药物关联分析得到:大黄-桃仁、牡丹皮-桃仁、甘草-白芍为关联性较强的药对。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阑尾炎多用清热通腑、行气活血之药。
刘子轩靳璐琪董永红
关键词:中医药慢性阑尾炎用药规律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张洪春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用药规律
2025年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张洪春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张洪春教授治疗CVA患者的处方,将处方中药物规范化,建立数据库,并在古今医案云平台上对处方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聚类、关联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共纳入处方148个,包含119味中药。常用药物为紫苏叶、款冬花、甘草、紫苏子、麻黄、紫菀、蝉蜕、牛蒡子、黄芩等。药物功效以清热、利咽、化痰等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高频药物组合挖掘得到药物组合:麻黄、紫苏叶、紫苏子、款冬花、紫菀、蝉蜕、牛蒡子。高频药物组合与性别相关性挖掘发现,女性患者处方使用白茅根、黄芩和白茅根、香附的频率显著高于男性。聚类分析得到4组药物。结论 张洪春教授治疗CVA以麻黄、紫苏叶、紫苏子、款冬花、紫菀、蝉蜕、牛蒡子为基础方,具有寒温共施、肺脾同调的特点,共奏“疏风宣肺、解痉平喘、健脾止咳化痰”之功效。
张誉腾刘迪刘迪张洪春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用药规律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中药治疗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规律
2025年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中药治疗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13年12月所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肝郁型PCOS的医案,提取方药及证型数据,构建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进行肝郁证相关证型统计、中药频次统计、中药属性及功效分析、药物的关联分析与聚类分析,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挖掘其核心处方。【结果】共纳入医案处方108首,涉及药物174味,证型以肾虚肝郁为主,用药频次最高的是当归和柴胡;药物归经以归肝、脾、肾经为主,药物属性以气平、味甘最常见,药物功效以疏肝解郁为主。关联分析得到“当归-白芍”“柴胡-白芍”等17个药对;聚类分析得到4组中药聚类组合。核心处方为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甘草、菟丝子、熟地黄、香附、白术。【结论】中医药治疗肝郁型PCOS重在疏肝健脾、补益肝肾,以达气血冲任调和。
陈淑莹薛娟珍王乃平赵春景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肝郁疏肝健脾补益肝肾
基于古今医案数据挖掘的淋证用药规律探析
2025年
目的对淋证的古今医案文献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数据挖掘,探求淋证用药规律。方法搜集淋证古今医案,建立淋证药物数据库,基于SPSS 25.0、R语言、VOSviewer、Lantern 5.0软件分别对淋证药物数据库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隐结构分析,探索古今中医诊治淋证的用药规律。结果出现频次最高的药物依次为茯苓、生甘草、泽泻、黄柏、生地黄、车前子、滑石、瞿麦、山药、柴胡、当归、炙甘草、白术、栀子、牛膝、黄芪、萹蓄、牡丹皮、木通、山茱萸等;提取出11个治疗淋证的常用二联药对,分别是知母-黄柏、山茱萸-山药、萹蓄-瞿麦、山茱萸-茯苓、山茱萸-泽泻、山药-茯苓、白术-茯苓、泽泻-茯苓、牡丹皮-茯苓、牡丹皮-泽泻、木通-生甘草。复杂网络分析得到4个常用的药组:利水药组、清热药组、补益药组、理气药组。隐结构分析将淋证药物聚类为利水通淋药组、清热泻火解毒药组、凉血止血药组、行气活血祛瘀药组、补气药组、补阴药组、温阳补阳药组、固精缩尿药组。结论古今中医治疗淋证时以利水通淋为主,以清热利湿、补益脾肾为辅,兼以活血化瘀。
张宛秋张瑞姜德友李轲王省
关键词:淋证用药规律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选穴规律
2025年
目的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关于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4年5月31日。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建立处方数据库,规范数据库中录入的腧穴名称。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V2.3.9的数据挖掘模块对数据分别进行频次统计、归经统计、关联分析、社团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共检索得到文献3,321篇,最终纳入326篇,提取有效处方210条。(2)腧穴频次:应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腧穴依次为睛明148次(70.48%)、风池136次(64.76%)、球后120次(57.14%)、承泣115次(54.76%)、攒竹114次(54.29%)。(3)腧穴归经:应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归经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559次(25.58%)、足少阳胆经339次(15.51%)、经外奇穴306次(14.00%)、足太阴脾经237次(10.85%)、足阳明胃经185次(8.47%)。(4)腧穴分布:应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腧穴位置依次是头面颈部1,282次(58.67%)、下肢部525次(24.03%)、上肢部188次(8.60%)、腰背部162次(7.41%)、胸腹部28次(1.28%)。(5)特定穴的应用:应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特定穴依次为交会穴294次(25.90%)、原穴247次(22.60%)、五腧穴201次(18.39%)、背俞穴140次(12.81%)、络穴108次(9.88%)。(6)穴对关联规则分析:相关性最高的前5个穴对配伍组合为球后-睛明、承泣-睛明、三阴交-睛明、三阴交-足三里、太冲-睛明。(7)复杂网络分析: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核心处方组成为睛明、球后、承泣、风池、足三里。(8)针刺手法、留针时间:提及针刺手法的文献以辨证补泻法最多(67篇),留针时间以30 min最常见(150篇)。(9)中医证型:排名前5位的中医证型依次为肝郁气滞型677例(41.89%)、气滞血瘀型322例(19.93%)、肝肾不足型112�
王萍萍李思敏蒋凡闫东霞程娟
关键词:视神经萎缩选穴规律数据挖掘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肺炎用药规律研究
2025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肺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组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自1994年11月至2024年7月古今医案云平台收录治疗肺炎有效医案,经标准化后,对这些医案进行用药频次统计、属性、聚类以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医案1700例,涉及中药2144味,频次前8位的中药为甘草、茯苓、桔梗、陈皮、苦杏仁、黄芪、白术、黄芩。属性分析结果表明中药治疗肺炎时以温、平为主药性,甘、苦为主药味,归肺、脾经。聚类分析得到三类不同的药物组方模式,进一步结合复杂网络分析,识别出玉屏风散、杏芩感咳颗粒和麻杏石甘汤加减为核心处方。结论本文系统收集分析中医辨证施治肺炎古今医案,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肺炎喘嗽、肺痈、咳嗽型肺炎的肺经中药的应用及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肺经中药的选择及开发治疗肺炎相关性疾病新药提供思路,为临床肺经中药的组方提供参考依据。
宫凯敏张曼莉兰杨赵智龙
关键词:肺炎咳嗽中医药治疗用药规律

相关作者

姜德友
作品数:619被引量:2,633H指数:22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源流考 病因病机 病名 源流 糖尿病大鼠
李敬华
作品数:255被引量:1,12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医药 数据挖掘 知识服务 中医临床 知识库
于琦
作品数:164被引量:71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医药 知识服务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知识库
张存悌
作品数:182被引量:255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大医精诚中医院
研究主题:医话 医案 火神派 中医 壶天逸案
杨继国
作品数:210被引量:724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研究主题:临床疗效 督灸 针刺 强直性脊柱炎 针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