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1篇“ 口腔粘膜白斑“的相关文章
- 口腔粘膜白斑治疗后并发症研究
- 2021年
- 探讨口腔粘膜白斑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我院收治的在其他院治疗口腔粘膜白斑患者,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共100例。纳入标准:知情同意、意识正常。排除标准:恶性肿瘤、牙周疾病。男55例,女45例;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63.7±5.2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综合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为4.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0%,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对口腔粘膜白斑疗效确切,同时不会增加临床并发症率,推荐临床使用。
- 高卉王大山滕敏华
- 关键词:口腔粘膜白斑激光治疗口腔健康
- 口腔粘膜白斑的临床治疗对策研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对口腔粘膜白斑采取的治疗对策.方法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口腔粘膜白斑患者中选取54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分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综合治疗方法,对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之二氧化碳激光手术治疗.分析54例口腔粘膜白斑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口腔粘膜白斑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6.30%(26/27),参照组口腔粘膜白斑患者的治疗效果为70.37%(19/2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口腔粘膜白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1/27),参照组口腔粘膜白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9/27),经对比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实验组和参照组口腔粘膜白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41%(2/27)和33.33%(9/27),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粘膜白斑患者采取综合治疗与二氧化碳激光手术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提升,有效的控制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将满意度予以提升,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可广泛应用和推广.
- 高明
- 关键词:口腔粘膜白斑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口腔粘膜白斑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口腔粘膜白斑的临床效果分析及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口腔粘膜白斑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复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同时间段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能有效降低口腔粘膜白斑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徐红艳焦惠民郭亚丽李凤许志鹏
- 关键词:重组人P53腺病毒口腔粘膜白斑肿瘤坏死因子TNF-Α
- 口腔粘膜白斑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研究分析口腔粘膜白斑(OLK)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0月OLK患者85例,通过分析患者发病部位、致病因素、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探究OLK患者的病理特点。结果:粘膜白斑分布在舌部的概率为81.18%;41~60岁年龄段OLK发病率为67.06%;吸烟年龄越长、患OLK的几率更大;经常饮酒且饮酒量大的人患OLK的几率更高;颗粒型OLK患者发生癌变的概率最高为63.64%,显著高于均质型1.96%、溃疡型23.08%和疣状型30.00%;OLK患者病变组织中细胞凋亡率较鳞癌患者显著较高(P<0.05)。结论:口腔粘膜白斑主要发病部位在舌部,中老年以及经常吸烟饮酒的人群发生OLK几率更高,颗粒型、溃疡型、疣状型以及细胞凋亡率较低的患者OLK癌变发生率高,临床应予以重视。
- 符攀峰
- 关键词:口腔粘膜白斑病理吸烟饮酒
- 口腔粘膜白斑临床特点与治疗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利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探究口腔粘膜白斑^([1])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口腔粘膜白斑患者4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平均分为四组:中医治疗组(10例)、预防治疗组(10例)、西医治疗组(10例)以及CO_2激光治疗组(10例),通过对比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口腔粘膜白斑的临床特点。结果经过对四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研究之后发现,相比较而言预防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而中医治疗组患者和西医治疗组患者的效果优于预防治疗组,但是效果最好的是CO_2激光治疗组,这一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而且经过研究发现患者的年龄大多为50~56岁之间,并且大多数为男性,伴有吸烟饮酒^([2])等不良的生活习惯。结论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中年男性更容易患上口腔粘膜白斑,因此通过减少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保持口腔卫生等可以有效的预防口腔粘膜白斑病,而在临床治疗上,CO_2激光治疗是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法。
- 刘桂香孟凡红朱玉英
- 关键词:口腔疾病粘膜白斑
- 口腔粘膜白斑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分析并研究口腔黏膜白斑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黏膜白斑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CO2激光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取综合治疗配合CO2激光手术疗法对口腔黏膜白斑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陈帆
- 关键词:口腔粘膜白斑
- 口腔粘膜白斑患者100例临床分析与治疗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白斑患者100例临床分析与治疗。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主要为我院收治的100例口腔粘膜白斑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4组,每组为25例。对四组患者分别采用预防、中药、西药以及激光进行治疗。结果激光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而预防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84%和76%,激光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其余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预防组、西药组和中药组临床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口腔粘膜白斑患者基尼系能够病理学检查,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采用激光手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 路宇
- 关键词:口腔粘膜白斑
- 一种治疗口腔粘膜白斑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治疗口腔粘膜白斑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为:山药、熟地、丹皮、泽泻、山萸肉、茯苓、肉桂、寸冬、半夏、石斛各1-3份。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质量份比选购优质干净的山药、熟地、丹...
- 夏瑜
- 文献传递
- 口腔粘膜白斑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白斑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河北省承德市口腔医院牙周科收治80例口腔粘膜白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CO2激光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口腔粘膜白斑患者应用综合+CO2激光手术治疗是可行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应用。
- 刘晓雯王冬梅刘亚静刘国华张丽敏
- 关键词:口腔粘膜白斑CO2激光治疗疗效观察
- 口腔粘膜白斑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白斑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口腔粘膜白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在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发病部位等方面的特点。结果:口腔粘膜白斑的发病因素有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白斑,伴有粗糙感、刺痛、味觉减退等症状,白斑容易发生于龈、舌、颊等部位,易发生癌变,舌侧缘的癌变率较高。结论:吸烟及饮酒可诱发口腔粘膜白斑的发病及癌变,需戒烟限酒;口腔粘膜白斑的癌变率较高,需予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杜建英
- 关键词:口腔粘膜白斑
相关作者
- 石爱梅

- 作品数:75被引量:177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口腔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口腔白斑 口腔扁平苔藓 复发性口疮
- 于世凤

- 作品数:188被引量:1,121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破骨细胞 骨吸收 牙周炎 颌骨 骨质吸收
- 陈一峰

-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口腔粘膜白斑 鳞癌组织 鳞癌 细胞凋亡 KI-67蛋白
- 刘玉清

- 作品数:12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口腔粘膜白斑 病损 DMBA 微血管 Β-胡萝卜素
- 姜育红

- 作品数:10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白斑 鳞状细胞癌 PCNA P16蛋白 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