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7 篇“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的相关文章
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复发患者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与烟曲霉 特异性抗体相关2025年 目的探究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ABPA)复发患者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水平与烟曲霉 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6月确诊并经激素治疗ABPA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后复发情况分组为非复发组(n=72)和复发组(n=52)。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常规指标、GM以及烟曲霉 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复发组患者年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嗜酸性粒细胞数(EOS)、GM、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烟曲霉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和烟曲霉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sIgG)水平均高于非复发组患者(P<0.05)。GM与sIgE、sIgG之间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关系(P<0.05)。GM、sIgE、sIgG均与ABPA复发风险存在独立相关性(P<0.05),与ABPA复发风险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 for non linear<0.005)。不同GM水平下、sIgE、sIgG越高,ABPA复发率越高。GM与sIgE、sIgG存在交互作用。结论GM,sIgE、sIgG升高,ABPA复发率升高。ABPA复发患者血清GM水平与烟曲霉 特异性抗体相关。 王文陶 谭薇关键词: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复发 半乳甘露聚糖 儿童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1例 2024年 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ABPA),也称过敏性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是一种变应性 肺 部疾病 ,现对成人ABPA认识比较完善,儿童ABPA研究还比较少见.本文报道2019年8月13日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1例曾被误诊为支气管 哮喘的儿童ABPA患者,经糖皮质激素、伏立康唑联合治疗好转出院,半年随访病 情稳定. 丁梦江 杨秋平 张玉华 陈雪芬关键词: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哮喘 儿童 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治疗的研究进展2024年 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ABPA)是机体对曲霉 抗原(主要是烟曲霉 )过敏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肺 部炎性疾病 ,主要特征为反复发作的难以控制的喘息、咳嗽及咳痰,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显著升高以及肺 内浸润和近端支气管 扩张。ABPA患者未及时治疗,可能出现进展性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等。该文对ABPA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潇瑶 张铭贤 陈小雪 张焕萍关键词:变态反应 真菌 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诊断标准的演变解读2024年 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ABPA)是一种以对烟曲霉 致敏为特征的肺 部疾病 ,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喘息、非固定性肺 部阴影和支气管 扩张。由于临床表现的非典型性、机制未明且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ABPA常被误诊和漏诊。1977年,首个诊断ABPA的Rosenberg标准被提出,但未对诊断条目的权重和临界值进行解释;2013年,国际人类和动物真菌学会(ISHAM)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诊断标准。随着对真菌致敏性疾病 认识的深入,变应性 支气管 肺 真菌病 (ABPM)的概念亦被提出并日益受到关注。2021年,Asano等提出ABPM诊断标准,发现其诊断敏感度优于Rosenberg和ISHAM标准。2024年,ISHAM再次修订了ABPA诊断标准并提出ABPM诊断标准。本文对ABPA/ABPM诊断标准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解读,以期有助于该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 蔡润津 冯俊涛关键词:肺部阴影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ABPM 反复喘息 致敏性 肺部疾病 血清低水平IgE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1例 2024年 本文介绍1例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ABPA)血清总IgE及烟曲霉 特异性IgE水平正常而延迟诊断的患者。患者女, 55岁, 病 程中影像学曾出现过肿块影, 合并血癌胚抗原明显升高, 疑诊为肺 肿瘤。后经支气管 肺 活检组织培养出烟曲霉 , 结合病 史、临床、影像学表现, 诊断为ABPA合并侵袭性肺 曲霉 病 。鉴于ABPA诊断标准不能覆盖所有患者, 在免疫学证据尚不充足的少见情况下, 需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 以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 张倩文 徐宁 李爱君 刘爱玲关键词: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IGE 《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真菌病 临床实践指南》介绍 2024年 国际人类和动物真菌学学会(ISHAM)于2013年首次提出了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ABPA)诊治专家共识, 对于提高疾病 认识和规范化诊治发挥了促进作用。近日该学会ISHAM-ABPA工作组结合10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 对2013年的共识进行了更新, 发表了《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真菌病 诊断、分类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内容涉及ABPA和变应性 支气管 肺 真菌病 (ABPM)的定义、诊断标准、疾病 分期分型、治疗建议等。本文就该指南的主要内容做简要介绍, 供同道参考。 孙永昌关键词:临床实践指南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真菌病 规范化诊治 分期分型 ABPM 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复发危险因素及生物学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复发危险因素以及探索相关生物学标志物在ABPA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第一部分:采用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 唐凯伦关键词: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复发 烟曲霉 生物学特征 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的临床特征及急性加重影响因素2024年 目的研究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ABPA)的临床特征和急性加重影响因素,以促进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3年3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首次诊断为ABPA的57例患者的临床和误诊特征,根据随访资料分析其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结果咳嗽、咳痰和喘息是ABPA最常见症状。31例合并哮喘,45例合并支气管 扩张。47例有误诊史。合并哮喘容易被误诊(χ^(2)=7.584,P=0.006),伴有中心性支气管 扩张(χ^(2)=3.978,P=0.046)和粘液栓(χ^(2)=4.102,P=0.043)不易被误诊。其中35例患者随访2年,13例出现急性加重。与非急性加重者相比,急性加重者总IgE水平更低(Z=-2.133,P=0.033)、支气管 扩张比例更高(P=0.015)。结论ABPA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和复发率高。总IgE水平低及合并支 扩是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可作为临床监测指标。 燕小莉 宋慧 饶会林关键词: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误诊 急性加重 奥马珠单抗治疗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的疗效与安全性:一项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治疗变态反应性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奥马珠单抗治疗的26例ABPA患者(奥马珠单抗组),以及同期收治的泼尼松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的24例ABPA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是奥马珠单抗治疗后ABPA急性发作次数和口服糖皮质激素节约效应,次要观察指标是治疗后呼吸道症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水平、烟曲霉 sIgE水平、肺 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胸部CT表现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奥马珠单抗组用药6个月和12个月后的ABPA急性发作次数分别为0(0,0)次/6个月和0(0,1)次/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均较基线次数[1(1,2)次/6个月]显著降低(P<0.001)。口服泼尼松剂量由治疗前的10(5,15)mg/d减少至治疗6个月后的3.125(0,5)mg/d(P<0.001),治疗12个月后剂量为0(0,3.125)mg/d,显著低于基线剂量(P=0.003),但与治疗6个月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8)。与治疗前相比,奥马珠单抗治疗12个月后的FeNO水平显著降低[26(13,36)×10^(﹣9)vs 30(18,56)×10^(﹣9),P=0.049],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总IgE水平、烟曲霉 sIgE水平和FEV_(1)%pred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奥马珠单抗治疗6个月后,23例(88.5%)患者呼吸道症状缓解,8例(8/16,50%)患者黏液栓明显吸收。与对照组相比,奥马珠单抗组治疗12个月后停用口服泼尼松的患者比例更高(P=0.035)。奥马珠单抗治疗期间,4例(15.4%)患者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1例患者合并肝细胞癌。结论奥马珠单抗可有效减少ABPA急性发作次数,减少口服糖皮质激素的剂量,改善FeNO,有助于黏液栓吸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史婧 孜丽努尔·阿不都许库尔 蔡慧 王坚 陈雨 陈雨 叶伶 叶伶关键词: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哮喘 免疫球蛋白E 急性发作 《ISHAM临床实践指南: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真菌病 的诊断、分类和治疗(修订版)》解读 被引量:8 2024年 近年来对变应性 支气管 肺 曲霉 病 (ABPA)的研究逐渐深入,检测方法日趋完善,国内外诊断标准也持续更新,2024年国际人类和动物真菌学会成立ABPA工作组,采用改良的德尔菲法对ABPA的诊断、分类、治疗进行了更新。新的指南有助于提高ABPA的诊断敏感度,对ABPA的不同分期给出了更加明确的定义,对口服糖皮质激素、三唑类药物、生物制剂、吸入两性霉素B等药物的使用提供了建议。 刘颖 马一凡 马艳良关键词:肺曲霉菌病 烟曲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