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5篇“ 双重血浆置换“的相关文章
- 双重血浆置换术联合药物治疗在重症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探究双重血浆置换术配合药物疗法对肝衰竭疾病的治愈潜力。方法 本研究对46例严重肝衰竭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疗法,联合组额外采用双重血浆置换术。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达73.91%,略高于对照组的65.21%,但差异不显著(P>0.05)。肝功能指标如谷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白蛋白在联合组中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且凝血功能也有提升。12周生存率方面,联合组为78.26%,对照组为69.56%,虽有提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为双重血浆置换术在严重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见解。结论 双重血浆置换术联合药物治疗在重症肝衰竭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生存率,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胡晓霞
- 关键词:药物治疗
- 单次双重血浆置换联合西医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1例
- 2024年
- 本文报道1例血液、肾脏受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无法行肾脏穿刺,给予激素和霉酚酸酯诱导缓解治疗1个月,患者肾功能没有好转,血肌酐不断升高,并伴有高钾血症和尿量减少。在激素和霉酚酸酯治疗基础上,加用1次双重血浆置换后患者病情控制,血肌酐下降,尿量恢复,电解质稳定。单次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狼疮合并急性肾损伤效果显著,同时避免了大剂量激素冲击或过度免疫抑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本例患者的诊疗经验有助于临床医生在面临病情危重的SLE患者,无法行肾穿刺和激素冲击治疗情况下,提高在抢救治疗方面的认识和处理。
- 赵峰波
-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急性肾损伤双重血浆置换免疫制剂
- 双重血浆置换术联合补肝利脂汤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双重血浆置换术(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联合补肝利脂汤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2.62±8.55)岁,采用DFPP+苯扎贝特治疗,DFPP治疗后第1天开始口服苯扎贝特,每次0.2 g,每日3次,持续治疗24周。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3.43±7.25)岁,采用DFPP+补肝利脂汤治疗,DFPP治疗后第1天开始口服补肝利脂汤,每次200 ml,每日1剂,饭前30 min内服用,持续治疗24周。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以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肝功能生化指标,并比较两组肝脏影像学结果。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甘油三酯、LDL-C、ApoB均低于对照组[(4.13±1.09)mmol/L比(6.03±1.65)mmol/L、(3.13±0.58)mmol/L比(3.91±0.75)mmol/L、(0.76±0.23)g/L比(0.86±0.17)g/L],HDL-C、ApoA-I均高于对照组[(1.88±0.53)mmol/L比(1.42±0.43)mmol/L、(1.81±0.39)g/L比(1.58±0.32)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02、4.797、2.039、3.930、2.658,均P<0.05);观察组ALT、AST均低于对照组[(28.62±3.23)U/L比(34.32±1.68)U/L、(21.29±4.34)U/L比(35.44±5.72)U/L],ALB高于对照组[(49.21±4.31)g/L比(45.34±4.28)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38、11.488、3.715,均P<0.05);肝脏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肝脏肋下斜径小于对照组[(9.98±3.54)cm比(12.05±4.7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9,P=0.046);对照组患者轻、中、重度肝脂肪浸润分别为7例(20.59%)、15例(44.12%)、12例(35.29%),观察组分�
- 王鲜庭程贤文王新磊
- 关键词:影像学分析
- 双重血浆置换在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
- 2023年
- 双重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 DFPP)通过运用具有不同孔径的血浆滤器实施的基于滤器的治疗能够将分离出的血浆根据致病物质的分子量大小进行去除(例如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脂蛋白等)。本案例通过对一例重症肌无力进行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并结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常用的“从头到脚”评估法进行相应的护理,总结双重血浆置换在重症肌无力中的护理经验。该案例为女性,50岁,经过双重血浆置换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各指标基本正常,并予以出院。
- 冼露露
- 关键词:双重血浆置换护理
- 双重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置换术(DFPP)治疗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宣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6例(常规治疗+DFPP治疗)与对照组22例(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腹痛改善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血小板计数、心率、收缩压及炎症指标。结果:(1)研究组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高,腹痛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2)两组治疗前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第1 d的TG、LDL-C、T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的各项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 d的血小板计数、收缩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1 d的心率较对照组高(P<0.05)。(4)两组治疗前的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第1 d的WBC计数、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DFPP治疗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虽然费用较高,但能迅速改善患者的腹痛症状,调节血脂水平,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 陈锐罗俊周印冉胜利韩玉鸿向运辉
- 关键词:血脂三酰甘油
- 双重血浆置换治疗急性期自身免疫性疾病伴肾损伤的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并观察对急性期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伴肾损伤患者进行双重血浆置换(DFPP)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25例急性期AID伴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些患者均进行DFPP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指标、免疫指标及其他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5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和补体C3的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5例患者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的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5例患者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5例患者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Hb)、血钾、血钠的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期AID伴肾损伤患者进行DFPP治疗可迅速清除体内的致病性抗体,从而有效缓解肾脏损伤,治疗相对安全可靠,但治疗期间需注意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
- 管玺刘同强郭山脉
- 关键词:双重血浆置换自身免疫性疾病肾损伤免疫
- 双重血浆置换与单重血浆置换应用于跨血型肾移植的疗效对比
- 【研究目的】分析比较双重血浆置换与单重血浆置换应用于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ABOin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ABOi-KT)患者上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估。【研究方法】...
- 李亭亭
- 关键词:血型抗体
- 西南地区双重血浆置换与血浆置换治疗急性格林巴列综合征对比分析
- 2023年
- 研究西南地区双重血浆置换与血浆置换治疗急性格林巴列综合征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入的40例急性格林巴列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差异,将其分成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等离子体替换治疗,研究组实施双重等离子体替换治疗,并对其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血清甘油三酯治疗24h(12.14±1.68)、治疗48h(5.14±0.86)、治疗72h(2.11±0.45),低于对照组(18.63±2.14、9.85±1.14、4.86±0.75),P<0.05。研究组治疗72h后APACHEⅡ(7.01±1.24)、Ranson评分(1.42±0.41),低于对照组(10.53±1.69、2.41±0.56)。研究组研究后总体健康(59.36±4.54)、心理健康(69.05±5.11)、生命活力(59.42±4.65),高于对照组(55.65±4.69、64.15±4.21、50.36±5.05),P<0.05。 结论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双血浆置换可降低甘油三酯,改善各种评分,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杨再职
- 关键词:双重血浆置换血浆置换
- 双重血浆置换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伤患者的护理及效果观察
- 2023年
- 探讨对双重血浆置换(DFPP)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伤患者的护理及观察。方法 筛选出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本院血透室实施DFPP治疗共20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伤患者,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实施冲击治疗过程中,全部完成DFPP治疗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治疗前、后比较血清ANCA滴度,血肌酐水平,尿素氮,超敏C反应蛋白等各种指标的变化。结果 根据检查结果,血清ANCA滴度,肌酐水平,尿素氮等各种指标均比治疗前下降。结论 双重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能够控制相关性血管炎病情活动度,降低ANCA滴度,改善肾功能,为患者实施精准护理,提高临床治愈率和好转率,双重血浆置换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 张雪莲
- 关键词:双重血浆置换ANCAANCA相关性血管炎
- 双重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双重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LN)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6月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重症LN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免疫制剂霉酚酸酯治疗,观察组给予免疫制剂霉酚酸酯联合双重血浆置换。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2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学指标[抗双链DNA(ds-DNA)、抗核抗体(ANA)滴度、补体C3、补体C4]、肾功能[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尿红细胞]、凝血功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炎性指标[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7%vs.80.00%,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SLEDAI评分、ESR低于对照组(t/P=5.214/<0.001、3.989/<0.001);ds-DNA、抗ANA滴度低于对照组(t/P=7.102/<0.001、4.857/<0.001),补体C3、C4显著高于对照组(t/P=3.657/<0.001、4.102/<0.001);SCr、BUN、24 h尿蛋白、尿红细胞均低于对照组(t/P=6.213/<0.001、5.039/<0.001、3.574/<0.001、4.321/<0.001);Fib低于对照组(t/P=3.345/0.001),PT、APTT高于对照组(t/P=2.635/0.011、2.201/0.032);血清IL-6、CRP、TNF-α、IL-1均低于对照组(t/P=4.717/<0.001、4.305/<0.001、2.202/0.032、6.015/<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重血浆置换治疗LN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疗效确切,在肾功能、免疫功能、炎性反应、凝血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未明显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 李晓英杨丹丹黄辉朱征西王映秀
-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急性肾损伤双重血浆置换肾功能
相关作者
- 刘志红

- 作品数:1,224被引量:11,638H指数:50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狼疮性肾炎 肾活检 预后 IGA肾病
- 龚德华

- 作品数:223被引量:3,029H指数:3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血液净化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连续性血液净化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 朱亚梅

- 作品数:156被引量:654H指数:14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患者 动静脉内瘘 尿毒症 护理
- 季大玺

- 作品数:358被引量:5,041H指数:40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血液净化 连续性血液净化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肾功能衰竭
- 于笑霞

- 作品数:53被引量:485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 类风湿性关节炎 通痹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