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0 篇“ 双星定位系统 “的相关文章
双星 定位系统 中多普勒频差参数估计研究2015年 双星 干扰源定位系统 是利用被干扰卫星(主星)和辅助定位 卫星(邻星)接收、转发的干扰信号,到达两个卫星接收器所产生的时间差(TDOA)和多普勒频率差(FDOA)两个重要参数来准确确定目标源的具体位置。由于多普勒频差参数产生的定位 误差,相对于由时差参数产生的误差对系统 的整体定位 性能具有更大的影响。在经典的多重信号分类算法即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算法的基础上,求得两路信号的功率谱,再进行相关运算,最终实现频率差的精确估计,减小了系统 误差等因素对频差参数估计的影响。 程军 窦慧晶 李文雪关键词:频差估计 多重信号分类 功率谱 双星 定位系统 中时/频差参数估计方法综述2014年 随着同步轨道双星 定位系统 在卫星干扰源定位 中的成功应用,定位系统 在可定位 目标种类、辐射源信号适应类型以及卫星平台构成类别等方面不断拓展的同时,时/频差参数估计也面临对信号处理平台资源要求更高、多址信号时/频差参数估计等技术难点,对此,对双星 定位系统 中时/频差参数估计方法进行系统 分析,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朱珍珍关键词:双星定位 双星 定位系统 定位 精度的Cramer-Rao下界分析2012年 介绍了双星 时频差定位 原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地球表面约束条件下的双星 定位系统 的定位 精度理论下界。利用推导的定位 精度Cramer-Rao下界,仿真分析了定位 参数估计精度、卫星星历、目标辐射源位置以及辐射源载波频率等因素对定位 精度的影响,并给出了物理解释。定位 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定位 精度变化趋势与Cramer-Rao下界一致,证明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严航 姚山峰关键词:双星定位 CRAMER-RAO下界 双星 定位系统 中运动辐射源多普勒频移递推关系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在运动辐射源匀速直线飞行的条件下,目标位置改变将导致辐射源运动速度与双星 连线夹角的变化,进而引起双星 定位系统 中频差、主星载频值的变化。基于辐射源与双星 间斜距和相位的变化,综合应用速度恒等、同步双星 位置变化小的特点和多普勒频移及其变化率方程,结合双星 频差方程、主星载频多普勒测量方程,由前一时刻的径向距离、多普勒频移及变化率等参数,递推出当前时刻的双星 频差值、主星载频多普勒值,为后续的运动辐射源检测跟踪奠定基础。仿真结果验证了递推公式的准确性,其递推相对误差在10-4量级。 邓兵关键词:双星定位 运动辐射源 多普勒频移 FDOA DSF 基于脉冲星和双星 定位系统 的卫星自主定轨 被引量:1 2011年 提出了一种利用X射线脉冲星辐射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测量辅助双星 定位系统 进行轨道卫星迭代定轨方法,建立了双星 可见观测弧段内基于双星 距离和观测数据与脉冲星辐射TOA测量的组合量测方程,并应用于EKF(extend Kalman filter),针对几种量测值组合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双星 覆盖轨道周期内利用脉冲星辅助一颗双星 和辅助两颗双星 迭代定轨精度分别达到了100m和50m水平,而在双星 不可见弧段可利用脉冲星进行粗定轨,有效增强了全轨道周期内卫星定轨的自主性。 丰大军 许录平 张华关键词:X射线脉冲星 双星定位系统 近地卫星 自主定轨 一种简易的双星 定位系统 定位 解算方法 被引量:3 2011年 双星 导航定位系统 采用双星 定位 体制,其定位 基本原理为三球交会测量原理,其中2颗量测量与用户到2颗卫星的距离有关,与用户高程有关的第3个量测量是决定系统 定位 精度的关键因素。为此,为了简化定位 算法,文章根据地球椭球几何及大地纬度的相关知识,推导了与用户高程有关的第3个量测量的精确模型,进而建立了用户的定位 算法。该算法具有简单易懂的特点,并且仿真试验证明,该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定位 准确的特点。 林雪原 王捷 胡昊关键词:地球椭球 双星定位 基于拟合道路矢量方程的GPS双星 定位系统 2010年 随着GPS技术的发展与成熟,GPS的应用也越发广泛。然而在中小型城市社区的应用中,还存在道路信息不足及由于天气或建筑遮挡,卫星数不足3颗,导致GPS定位 无法工作的情况。提出了一套GPS系统 解决方案,采用自测数据进行道路拟合,并结合道路矢量方程进行GPS双星 定位 。该系统 在校园环境中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该系统 提供了更好的定位 服务。 赖允春 李树广关键词:最小二乘法 双星定位 基于空基伪卫星的双星 定位系统 增强方案 被引量:6 2010年 针对"北斗"双星 定位系统 不能实现无源定位 和精度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提出了空基伪卫星增强双星 定位系统 的方案并研究了其中的关键技术难点——星座布局、空基伪卫星自身定位 及系统 时间同步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空基伪卫星不仅可以增强双星 系统 实现三维无源定位 ,而且具有覆盖范围大、星座布局好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玮 刘宗玉基于双星 定位系统 的两类联合定轨模型及其等价性分析 2010年 对于基于双星 定位系统 的近地卫星精密定轨而言,定位 星的轨道误差成为制约近地卫星定轨精度的瓶颈,一般采取定位 星与用户星联合定轨策略来改善用户星的定轨精度。为此讨论了仅仅利用星间相对测量信息的自主定轨的亏秩问题,然后从测量几何关系的距离和测距数据2个不同角度建立了基于双星 定位系统 的近地卫星联合定轨模型,并对两类模型的等价性进行了分析和证明。 余红梅 赵德勇关键词:自主定轨 联合定轨 矩阵求逆及其在北斗双星 定位系统 上的应用 被引量:2 2010年 矩阵理论不但是经典数学的基础,同时又是很有实用价值的数学理论,它是工程技术以及经济管理等领域的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其中逆矩阵又是矩阵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矩阵求逆运算在线性预测,误差控制码,图像处理及3D运算中很常见。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矩阵理论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运算速度,增强其性能,选择一种好的算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矩阵求逆方法,其中详细介绍了全选主元Gauss-Jordan快速求逆算法,进行了算法分析,并编程实现了用此种方法对矩阵进行求逆运算。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矩阵求逆在北斗双星 定位系统 上的应用。基于双星 导航定位系统 存在的缺点介绍了利用3颗卫星的导航定位系统 ,它可以消除双星 导航定位系统 存在的两大缺点—用户位置易暴露和系统 用户数量容易饱和。因此,为我国发展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曾德贵
相关作者
林雪原 作品数:131 被引量:593 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组合导航系统 双星定位系统 组合导航 双星定位 卡尔曼滤波 赵德勇 作品数:53 被引量:131 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联合定轨 双星定位系统 近地卫星 卫星 定轨 刘建业 作品数:965 被引量:3,528 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组合导航 组合导航系统 卡尔曼滤波 惯性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 潘晓刚 作品数:102 被引量:181 H指数:8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星敏感器 卫星观测 双星定位系统 联合定轨 定轨 王炯琦 作品数:147 被引量:245 H指数:8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星敏感器 卫星 非合作目标 双星定位系统 敏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