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9篇“ 双向调节作用“的相关文章
小胶质细胞在脑卒中髓鞘再生中的双向调节作用
2025年
脑卒中是导致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在中国,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在脑卒中病例中占比超过80%^([1-2])。IS后白质受到损害,出现脱髓鞘,影响神经功能。少突胶质细胞是髓鞘的组成部分,在IS后易受缺氧和营养缺乏而退化,最近研究发现,调控髓鞘再生是IS中保护神经元、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和白质修复的重要途径^([3])。
郝红英张云莎韩雨薇宋艳红赵琳娜郭玉莹徐士欣
关键词:卒中小神经胶质细胞髓鞘再生少突神经胶质
第十一讲:太极拳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2024年
太极拳作为一种中国古老的传统贵州省武术协会副秘全书国长十大太极拳风云人物当代武术传承名家运动方式,在现代医学研究中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实践证明,长期坚持打太极拳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对一些低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变成正常血压值,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的辅助调理作用。笔者在多年从事太极拳教学实践中发现,在所教学员中有几十年低血压患者通过打太极拳血压值变得一直都很正常,这一发现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我更加有意识加强在所教学员中练太极拳一两年以上的学员调查,确有一些低血压患者血压变为正常值还有不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也有所下降。
关键词:双向调节作用太极拳教学血压值武术传承武术协会
超声刺激对小鼠皮层神经血管耦合的双向调节作用研究
超声刺激(ultrasoundstimulation,US)是一种高精度神经调控技术,它可穿透颅骨,并且具有选择性、靶向性、可逆性和非侵入性等多种优势。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在研究超声刺激。超声视觉刺激是运用超声刺激小鼠眼...
武倩倩
关键词:双向调节作用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针灸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双向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现代临床研究及古代医家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运用针灸改善腹泻、便秘症状发挥的双向调节作用,为针灸对肠道的双向调节作用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启示,为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临床参考。  方法:  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
黄浩彬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针灸治疗双向调节作用临床疗效
一种具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荆芥加热回流提取后所得挥发油与荆芥提取药渣、黄芪、白术共同提取得到的提取物进行复配制备出一种具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该中药...
邹圣灿 宗建成 董海燕 王伟霞 丁宁 宗磊 王尚龙 赵超绮
刍议白术对肠道疾病的双向调节作用被引量:4
2023年
药理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白术可双向调节胃肠功能,本文从白术的本草学历代沿革探讨白术的功效演变,对白术的双向调节作用进行中医学理论溯源。基于肠与脾、胃生理病理联系的相关讨论,归纳古今医家运用白术双向调节治疗肠道疾病的辨证思路,主要在于补脾益气燥湿土、运脾和胃生津液两方面。并从不同炮制方法和剂量大小探讨不同因素对白术双向调节作用的影响。运用白术治疗肠道疾病时善用配伍,明确其使用禁忌,正确认识白术的双向调节作用,可在临床收获较好的效果。
王梦琪熊航刘亚军沈洪刘军楼
关键词:白术便秘
光疗法对毛发生长双向调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光对于毛发生长的作用,根据波长、脉宽、能量级的不同,可产生抑制或促进的双向作用。随着光疗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基于光能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该文根据已有文献,综述了各种光疗法对毛发生长抑制、促进的作用机制,并着重分析了不同光技术各自的特点,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魏思奇黄绿萍
关键词:毛发生长光疗法激光强脉冲光
光生物调节疗法对细菌的双向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非侵入性激光照射可以诱导细胞和组织的光生物调节效应。光生物调节(PBM)应用广泛,特别是在抗微生物感染和改善炎症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然而,研究发现,PBM对细菌和炎症有双向调节现象,抗菌-促菌和抑炎-促炎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会发生变化。近些年来,PBM的临床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抗菌领域,因为它是一种无创的策略,禁忌症少。然而,由于双向调节效应,研究人员仍然对PBM的应用方式存疑,必须根据其临床应用进行光照波长、剂量等参数的修改。因此,本文总结了PBM对细菌的双向调节效应,分析了这种双向调节效应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分子机制。PBM对细菌的双向调节作用受光照波长、剂量、细菌类别及细菌状态的影响。更好地了解低强度激光治疗中双向剂量反应的程度能够探索PBM使用的最可靠机制,并最终使各种疾病患者的治疗标准化,这对于优化临床治疗是必要的。此外,研究人员对PBM双向调节机制的合理利用使其可以达到促进或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这在微生物制造、菌群调节、改善和治疗疾病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吕越阴慧娟
关键词:分子机制肠道菌群
茶多酚对植物乳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生长的双向调节作用被引量:3
2023年
增强益生菌产品中益生菌的活力,同时抑制食源性致病菌及腐败菌的生长能够提升产品品质稳定性。在单培养及共培养条件下,采用传统计数法和高通量测序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益生菌植物乳杆菌、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单培养结果显示,随着茶多酚浓度增加,植物乳杆菌活菌数先增加后降低,在浓度为2.0 mg/mL时活菌数最多,而两株致病菌的存活率不断降低,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更为明显。在共培养体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植物乳杆菌),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植物乳杆菌的生物量不断增加,而致病菌数量和培养基pH不断降低。此外,高通量测序进一步表明植物乳杆菌与致病菌共存时,在茶多酚的作用下,乳酸菌的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而致病菌的相对丰度则低于对照组。综上,适宜浓度(2~4 mg/mL)的茶多酚对植物乳杆菌和致病菌的生长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可增殖植物乳杆菌,同时抑制致病菌。
江福林卢云浩何强
关键词:茶多酚植物乳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基于OPA1调控线粒体稳态研究姜黄素对HUVECs增殖、迁移的双向调节作用
2023年
目的:基于O P A1介导的线粒体稳态明确不同浓度姜黄素双向调节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的药理作用及机制。方法:高糖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HUVECs,CD31荧光染色鉴定;不同浓度姜黄素干预HUVECs,CCK8检测增殖活性,结晶紫染色检测克隆增殖状态;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RT-qPCR检测HUVECs的VEGFα、HIF-1αmRNA水平;ROS、JC-1试剂盒检测HUVECs 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ting检测HUVECs OPA1及其下游蛋白表达。结果:20、30、50μmol/L姜黄素显示显著的HUVECs增殖抑制效果(P<0.01),1μmol/L姜黄素能够促进HUVECs的克隆增殖;与Ctrl组比较,1、10μmol/L姜黄素能够显著促进HUVECs迁移(P<0.01),20、30μmol/L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HUVECs细胞迁移(P<0.01);20、30μmol/L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HIF-1αmRNA水平(P<0.05);与Ctrl组比较,20μmol/L姜黄素显著上调HUVECsROS水平(P<0.05),20、30μmol/L姜黄素能够显著降低HUVECs线粒体活性(P<0.05);与Ctrl组比较,1、10μmol/L姜黄素均能够显著上调OPA1蛋白表达(P<0.01,P<0.05)。结论:以10μmol/L为区分,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HUVECs的增殖、迁移发挥双向调节作用,并且这一作用与OPA1介导的线粒体稳态密切相关。
李彬涂鹏程郭杨潘娅岚孙杰孙杰王礼宁梁众擎马勇
关键词:姜黄素血管内皮细胞

相关作者

郭淑英
作品数:130被引量:1,226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桂枝汤 下丘脑 体温双向调节作用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发热
霍海如
作品数:216被引量:1,988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桂枝汤 下丘脑 中药 发热 含药血清
姜廷良
作品数:190被引量:1,862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桂枝汤 中药 含药血清 下丘脑 发热
谭余庆
作品数:94被引量:81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桂枝汤 双向调节作用 胃肠运动 三氧化二砷 中药
田甲丽
作品数:42被引量:48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桂枝汤 下丘脑 双向调节作用 体温双向调节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