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7篇“ 原癌基因蛋白质“的相关文章
- 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及骨膜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及骨膜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0月行肿瘤切除术的脑胶质瘤82例作为研究组,根据WHO胶质瘤分级分为低级别组32例、高级别组50例;另选取同期行颅内减压手术的脑外伤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脑胶质瘤组织、正常脑组织中c-Myc和骨膜蛋白表达阳性率,c-Myc和骨膜蛋白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研究组c-Myc和骨膜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级别组c-Myc和骨膜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低级别组(P<0.05,P<0.01)。c-Myc和骨膜蛋白与肿瘤侵袭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Myc及骨膜蛋白在脑胶质瘤中呈高表达,并且与肿瘤侵袭转移呈正相关。脑胶质瘤组织中c-Myc和骨膜蛋白表达水平可为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 陈璐乔建新王鹏飞
- 关键词:脑胶质瘤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肿瘤转移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原癌基因蛋白质c-sis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07年
- 杜俊文吴韬南国珍苏胜偶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转化生长因子-Β1
- 带“-”原癌基因及原癌基因蛋白质的检索技巧探讨被引量:1
- 2005年
- 利用国内外医学权威数据库,对带“-”原癌基因及原癌基因蛋白质中易漏检的一些问题,通过检索实例进行比较,探讨如何提高文献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 李小平马佳赵红玉
- 关键词:医学文献检索原癌基因原癌基因蛋白质
- 原癌基因蛋白质c-met核酶基因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蛋白质c-met核酶基因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含c-met核酶基因的U1/met292质粒转染至胃癌肝转移的SGC-7901亚系L2细胞株,检测其对L2亚系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met蛋白及肝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转染c-met核酶基因对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没有明显影响,但同L2亚系相比,其VEGF、c-met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其肝转移能力明显减弱(P<0.05)。结论抑制胃癌细胞c-met的过度表达,将可能起到预防与治疗胃癌细胞肝转移的作用。
- 秦荣何振平
- 关键词:原癌基因蛋白质MET原癌基因蛋白质细胞生物学行为胃癌细胞MET细胞增殖能力
- 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B-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意义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检测原癌基因蛋白质 C- erb B- 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 1 1 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 C- erb B- 2阳性率为 31 .3% ,与乳腺纤维腺病和纤维腺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乳腺癌 C- erb B- 2的阳性率为 74.3% ,与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乳腺癌 C- erb B- 2表达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呈正比 ( P<0 .0 5 ) ,与激素受体 ( ER、PR)水平及 5年生存期呈反比( P<0 .0 5 ) ,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结论 :C- erb B- 2表达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容易癌变 ,C- erb B- 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组织分化差、生存期短、预后不好。C- erb B-
- 王丽萍陈东陈爱军王晓明张俊格张元德
- 关键词:乳腺良恶性病变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B-2
- 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 B-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结肠癌中的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蛋白质 C- erb B- 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在结肠癌中含量及与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自动化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检测 C- erb B- 2及 PCNA在 10例正常肠粘膜 ,30例结肠腺瘤 ,5 3例结肠癌中的表达。 结果 阳性总面积、积分光密度、平均光密度、阳性率 1 、平均光密度 1及半定量测定的阳性率等 6个参数值均按正常肠粘膜→ 级不典型增生腺瘤→ 级不典型增生腺瘤→ 级不典型增生腺瘤→腺癌的顺序呈递变趋势 ,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腺癌组中 ,上述各参数值明显增高。 结论 C- erb B- 2及 PCNA一起可作为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及评价预后的指标 ,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结肠癌及癌前病变进行多指标多参数的计量分析 ,具有鉴别诊断的重要意义 ,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 晋雯林志武高美钦杨代兴
- 关键词:结肠癌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B-2PCNA
-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近来研究表明人类多种肿瘤细胞都有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c-met)的高表达.c-met与其特异性配体肝细胞生长因子结合,通过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肿瘤的生长、增殖和转化.对于c-met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肿瘤侵袭转移机制的研究,而且也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了具有希望的靶点.
- 胡艳红李晓明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原癌基因蛋白质肿瘤
-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bcl-2、C—MYC基因异常、蛋白表达及治疗方案选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8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PCNS)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其中bcl-6、bcl-2、C-MYC基因异常、蛋白表达及治疗方案选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3例PCNS-DLBCL患者资料,对33例患者样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以检测CD10、bcl-2、bcl-6、MUM1、MYC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检测肿瘤组织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bcl-6、bcl-2、C-MYC基因扩增及易位情况;利用单、双因素生存分析及 Cox 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指标改变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3例患者,男女比为1.36:1.00,平均年龄56岁.20例为单发病灶,13例为多发病灶;12例累犯深部脑组织.所有患者接受部分或全部肿瘤切除,5例术后接受全脑放疗,9例接受高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的化疗,12例接受全脑放疗联合高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的化疗,7例未进一步治疗,8例患者在化疗时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按照 Hans 模型分类非生发中心型(non-GCB)27例(81.8%,27/33).25例(75.8%,25/33)bcl-2蛋白表达阳性,其中8例(24.2%)为高表达(≥70%),12例(36.4%) C-MYC蛋白表达阳性(≥40%),C-MYC和bcl-2蛋白双表达者有6例(18.2%,6/33).EBER阳性率为10.0%(3/30).28例患者中检测到5例bcl-6基因异常;7例bcl-2基因异常;4例C-MYC基因异常,bcl-2、C-MYC基因同时发生异常("双打击")者2例(7.4%).13例患者发现脑脊液中蛋白升高, 10例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随访时间2~90个月,平均生存时间(23.0 ± 3.7)个月,2年生存率为39.0%.单因素分析发现bcl-2蛋白高表达、MYC蛋白阳性、bcl-2基因异常是PCNS-DLBCL的不良预后指标,以高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的化疗、利妥昔单抗的应用为良性预后因素,双因素分析发现bcl-2、MYC蛋白双表达及bcl-2、C-MYC基因双打击为PCNS-DLBCL的不良预后因素.Cox多因素风险�
- 尹文娟朱秀朱秀杨海燕孙文勇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淋巴瘤基因MYC原癌基因蛋白质
- 精液中SCF/c-kit值在肾虚男性不育辨证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评价精液中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及其受体(c-kit)在男性不育肾虚证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为肾藏精主生殖的基本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45例肾虚不育型患者与30例正常生育者进行对照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两组精浆中SCF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精液离心沉淀物检测c-kit的ct值,并计算其相对表达量。结果两组患者SCF浓度比较无差异(P>0.05),与正常生育组比较,肾虚不育患者前向运动精子数明显降低(P<0.01)、精液离心沉淀物c-kit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男性不育肾虚证与精子活动和精液中c-kit表达量密切相关,两者可以作为男性不育肾虚证辨证时重要的客观指标,同时为中医肾藏精主生殖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 张芳刘建荣马月宏丁彩云尹海珍高嵩丹
- 关键词:男性不育肾虚证干细胞因子原癌基因蛋白质弱精精液
- 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中PCNA和C-erb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原癌基因蛋白质(oncogene protein,C-erb B-2)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鼻腔鼻窦鳞癌的PCNA和C-erb B-2的表达情况,并选择15例正常鼻腔黏膜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各级鼻腔鼻窦鳞癌之中,PCNA和C-erb B-2均有表达,与正常对照鼻腔黏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随鳞癌分级升高表达不断增强的趋势。但在鳞癌中的表达,PCNA和C-erb B-2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PCNA和C-erb B-2的表达均能够反映出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的增殖活性,且其表达强度可以反映出鳞癌细胞的增殖活性高低。
- 陆鸿略米洋梁媛康菲
-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原癌基因蛋白质
相关作者
- 刘政

- 作品数:117被引量:37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C-MET 胆总管结石 内镜治疗 肝细胞癌 老年人
- 刘学红

- 作品数:121被引量:302H指数:8
-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
- 研究主题:人胚胎 脊髓损伤 脊髓 人胎 组织学与胚胎学
- 冷玉芳

- 作品数:198被引量:76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再灌注损伤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右美托咪啶 氯胺酮 缺血再灌注损伤
- 郑杰

- 作品数:255被引量:1,737H指数:2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肿瘤转移 肺肿瘤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P53基因
- 郭瑞霞

- 作品数:330被引量:1,409H指数:20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 子宫内膜肿瘤 阴道 卵巢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