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2篇“ 危重孕产妇“的相关文章
危重孕产妇转诊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
2025年
危重孕产妇(maternal near miss,MNM)转诊的延误或处理不当与孕产妇死亡息息相关。建立一个完善的MNM转诊系统并维持其良好的运转,对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MNM生命安全及获得良好的预后至关重要。本共识从MNM定义、转诊目的、分类、原则、转诊流程、转运实施、应急管控、接收医院处理流程及总结评价9个方面确立规范,旨在保障母儿安全,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于红李力
关键词:危重孕产妇转诊
2019-2022年安徽省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结果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危重孕产妇监测相关数据,为此类人群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中国危重孕产妇监测系统收集2019-2022年安徽省18所医院孕产妇信息资料,分析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和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危重孕产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9-2022年安徽省共18所医院共有孕产妇253 495例,其中危重孕产妇1 880例,危重孕产妇检出率为7.42‰;危重孕产妇疾病谱以凝血功能障碍检出率最高,占比80.96%。单因素分析发现,高龄(年龄≥35岁)、婚姻状况为单身、产前检查次数<5次、经产妇、既往有剖宫产史的危重孕产妇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高龄(RR=1.852,95%CI:1.639~2.092)、既往剖宫产史(RR=1.445,95%CI:1.275~1.637)、产前检查次数<5次(RR=2.910,95%CI:2.604~3.252)的孕产妇危重孕产妇检出率的影响较大。结论 安徽省危重孕产妇检出率较高,危重孕产妇疾病谱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应加强对贫血和出血性疾病的防治,规范开展产前检查,重点关注高龄、既往剖宫产史等高危孕产妇
吕丽君李涛吴言
关键词: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疾病谱影响因素
亟需建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危重孕产妇的预案
2025年
2020年,全球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e,MMR)估计为223/10万,死亡人数达28.7万,相当于每天有近800名孕产妇死亡[1-2]。同年,非洲的MMR为531/10万,占全球孕产妇死亡的69%,其中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是南苏丹(1223/10万)、乍得(1063/10万)、尼日利亚(1047/10万)[3],澳大利亚、新西兰MMR最低(4/10万),西欧和南欧地区为6/10万[1]。
樊尚荣黄磊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孕产妇死亡危重孕产妇南苏丹MMR
产科危重孕产妇早期预警评估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2025年
随着“二孩政策”“三孩政策”放开,国内高龄孕产妇的比例逐年上升,病理妊娠发生率、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发病风险增高,产科临床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愈加严峻。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子痫前期、产后出血、羊水栓塞、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不能耐受妊娠的器官功能异常等,严重时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失血性休克、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孕产妇生命。
石翠霞申南
关键词:产科危重孕产妇
危重孕产妇病服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危重孕产妇病服,涉及病服技术领域。一种危重孕产妇病服,包括病服主体,上述病服主体腰部处设有吸附垫,上述病服主体内侧相对设有第一定位兜和第二定位兜,上述吸附垫两端分别穿插于上述第一定位兜和上述第二定位兜...
钟玲向怡陈曦兰蓝
ICU危重孕产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危重孕产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在仙桃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80例ICU危重孕产妇,收集其临床资料,回顾其诊断和治疗经过、妊娠结局,并根据入住ICU的主要疾病将其分为妊娠并发症组及妊娠合并症组,总结其临床特点、母婴结局。结果:在80例危重孕产妇中,有50例为妊娠并发症,占比62.50%;有30例为妊娠合并症,占比37.50%。妊娠并发症组入住ICU的原因主要为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症组入住ICU的原因主要为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妊娠合并重症肺炎。妊娠并发症组平均年龄大于妊娠合并症组,终止妊娠平均孕周长于妊娠合并症组,平均孕周短于妊娠合并症组,孕次、产次均多于妊娠合并症组,规范产检占比高于妊娠合并症组(P<0.05)。妊娠并发症组产后24 h出血量多于妊娠合并症组,顺产率低于妊娠合并症组(P<0.05)。妊娠并发症组再次剖腹探查低于妊娠合并症组,妊娠并发症组子宫切除率高于妊娠合并症组(P<0.05)。结论:孕产妇入住ICU的病因主要为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并发症是危重孕产妇转入ICU的主要原因。收治危重孕产妇后,应尽早启动产科联合ICU救治模式,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
李雪梅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危重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
产科如何联合重症医学科共同救治危重孕产妇
2024年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孕产妇的救治水平不断提高,但危重孕产妇的救治仍然是临床医学中的一大挑战。由于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危重孕产妇更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危重症状的出现不仅威胁母亲的生命安全,还对胎儿的存活率产生影响。为了提高救治效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采取产科与重症医学科(ICU)联合救治的模式,针对危重孕产妇的特殊病情进行综合管理。
郭祖强
关键词:危重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救治水平救治效果PIH
危重孕产妇转诊救治服务网络优化提升的效果评价分析
2024年
评价危重孕产妇转诊救治服务网络优化提升的效果,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访谈法、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构建区域性孕产妇危重症转诊救治服务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辖区19家公立机构的危重症救治服务能力及2021—2023年危重孕产妇106例,制定转诊救治服务网络优化方案,实施一年后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综合评分及救治成功率、平均转运时间、平均有效处理时间等效果评价指标。结果 通过优化转诊救治服务网络,辖区危重孕产妇救治成功率由优化前的84.90%提高到优化后的100%,平均转运时间由优化前的52.30分钟缩短到优化后的38.70分钟,平均有效处理时间由优化前的28.50分钟缩短到优化后的18.90分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危重孕产妇转诊救治服务网络能有效提高危重症救治成功率,缩短转运时间和有效处理时间,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贺君
2019—2021年南昌市某区危重孕产妇监测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对2019—2021年南昌市某区医院危重孕产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南昌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高危影响因素,为降低南昌市危重孕产妇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直接获取南昌市某区医院2019-2021原数据并加以筛选处理,统计分析危重孕产妇发生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类型。结果2019—2021年南昌市某区医院收治住院孕产妇4995人,最终筛选出4653人,患妊娠合并症/并发症3456例,患合并症/并发症孕产妇发生率为74.3%;危重孕产妇29例,年均发生率为0.66%;其中2019年危重孕产妇发生率较高,为0.95%。危重孕产妇主要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为贫血、产科出血性疾病、胎膜早破和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分别为75.86%、51.72%、17.24%和17.24%。孕产妇危重症主要为凝血功能障碍、休克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7.88/万、25.08/万和6.84/万。结论2019—2021年南昌市某区医院危重孕产妇发生率较高;凝血功能障碍是孕产妇危重症的主要危险因素,需加强对出血性疾病和贫血的防治,并针对高危孕产妇进行健康宣教。
邓青胡蓉袁思仪
关键词:危重孕产妇影响因素
重症监护室对危重孕产妇的监测与护理干预分析
2024年
目的针对重症监护室接收的危重孕产妇判断临床监测与护理干预的工作重点,分析高质量抢救及护理策略的主要内容。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室治疗的23例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产妇病情制订相应的护理监测方案与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孕产妇的抢救情况及住院情况。结果危重孕产妇的临床监测与护理干预成效较好,抢救成功率为100%,住院时间平均为13.21d,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平均为24.31h。结论与普通孕产妇相比,危重孕产妇的病情变化比较明显,容易存在多种并发症,在对其进行临床监测与护理干预时,需要进行全方位、系统性护理干预,并配合临床医师完成孕产妇的抢救与护理干预。
肖干尹增翠刘煜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危重孕产妇护理干预

相关作者

胡丽娜
作品数:360被引量:2,990H指数:2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能量可控陡脉冲 卵巢癌 宫颈癌 肿瘤 女性
董晓静
作品数:111被引量:752H指数:1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能量可控陡脉冲 危重孕产妇 子痫前期 留学生
赵扬玉
作品数:434被引量:2,201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双胎妊娠 双胎输血综合征 胎盘植入 妊娠 双胎
常青
作品数:383被引量:2,605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腹腔镜 妊娠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产前诊断 产后出血
胡继芬
作品数:168被引量:973H指数:1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子痫前期 妊娠 早期自然流产 自然流产 先兆子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