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9篇“ 博斯腾湖流域“的相关文章
博斯腾湖流域景观破碎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
2024年
博斯腾湖流域为研究区,运用景观格局指数、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研究区2000-2020年的景观破碎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研究区边缘密度(ED)由2000年的5.787 m/km^(2)增至2020年的6.859 m/km^(2),增加1.072 m/km^(2);蔓延度指数(CONTAG)由75.970%增加至79.596%,增加3.626%;分离度指数(DIVISION)由0.361增加到0.626;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由0.689减少到0.606。2)2000-2020年,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为严重的地区集中在焉耆县、博县、库尔勒市以及轮台县的西南部;和硕县东部以及尉犁县东南部破碎化程度相对较低。2000-2010年,高度等级面积增加较为明显,面积比增加5.30%;极低等级面积减小较为明显,面积比减小3.21%;2010-2020年,低度等级面积增加较为明显,面积比增加1.48%;极低等级面积减小较为明显,面积比减小2.37%。3)研究区景观破碎化受到自然、社会等因素影响,高程(X2)对景观破碎化的驱动力相对最大,因子平均贡献率为0.195;年降水量(X4)和年均气温(X5)对景观破碎化的驱动较强,因子平均贡献率分别为0.127和0.110;人口密度(X8)对景观破碎化的驱动力相对最小,因子平均贡献率为0.045。
阿迪拉·亚尔买买提李新国刘彬
关键词:景观破碎化景观格局指数博斯腾湖流域
博斯腾湖流域溶解性有机物组成及对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机制
内陆地区水体生态系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同时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全球各种天然水体中最大的有机碳库。作为水体中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异质混合物,DOM的迁移转化过程是温室...
庄奔
关键词:DOM
基于演化博弈的新疆博斯腾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2024年
流域生态补偿能有效解决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对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上级政府与上、下游地方政府的三方动态演化情景,以新疆博斯腾湖流域为研究对象,设定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结果表明:上级政府对违约方征收的罚金高于流域上游生态保护成本和下游生态补偿金时,上、下游才能达到“保护”和“补偿”策略的稳定均衡状态。基于演化结果测算的博斯腾湖生态补偿金、生态保护成本分别为2.64×10^(7)、2.20×10^(7)元/a。采用“关键污染因子超标赔偿法”确定以COD_(Mn)、NH_(3)-N、TP三类污染物超标为评价依据的处罚标准分别为1312.51、9181.56、13115.08元/t。
卢泉刘雪雪刘亮王鹏鹏冯啸林
关键词:生态补偿演化博弈污染物
基于三生空间的博斯腾湖流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预估被引量:5
2023年
生境质量是衡量区域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对干旱半干旱流域地区的生境质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自然地理、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运用重心迁移、InVEST模型等研究方法,揭示1980—2020年博斯腾湖流域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采用FLUS模型对2025年和2030年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进行模拟,阐明不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生境质量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1)1980—2020年,博斯腾湖流域生境质量平均值由0.546降至0.521。高质量区域面积大幅缩减,区域重心向北迁移;生境低质量区域面积增加且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流域总体生境退化强度有所减弱。(2)自然发展情景下,流域工业生产用地和其他生态用地面积大幅增加;生态优先发展情景下,流域水域生态用地发展趋势由减转增,并向草地生态用地和其他生态用地迁移;经济优先发展情景下,焉耆盆地与绿洲平原的城镇生活用地和工业生产用地边界得到扩张。研究结果可以为干旱半干旱流域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及生境质量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翟玉鑫张飞云马丽娜
关键词:博斯腾湖流域
博斯腾湖流域草地植被覆盖度时空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3年
草地植被是博斯腾湖流域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水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草地植被变化规律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研究以博斯腾湖流域草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1985-2020年8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和气象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法和偏相关性分析法对植被覆盖度(FVC)时空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博斯腾湖流域草地FVC呈山区高盆地低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多年均值约为0.50,整体呈增加的变化趋势,在盆地FVC增加趋势更明显。2)各时期FVC值较高的草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3500 m的区域,随着坡度的增加草地植被覆盖面积逐渐减少,在半阳坡和半阴坡FVC大于0.3的草地具有优势分布。3)1985-2020年博斯腾湖流域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有上升趋势,两者与FVC均呈现不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FVC与年平均气温正相关的区域面积占64.72%,主要分布在西部高海拔区域,在东部的焉耆盆地和黄水沟FVC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面积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占68.70%。该研究可为博斯腾湖流域草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阿卜杜热合曼·吾斯曼玉素甫江·如素力王雪梅王雪梅买合木提江·维吉旦陈世雪
关键词:草地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变化博斯腾湖流域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以博斯腾湖流域为例
随着国际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素质教育的落实必须以各学科为媒介。地理学科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黄炳婷
关键词:博斯腾湖流域
博斯腾湖流域径流变化及年内分配特征
2023年
博斯腾湖流域两大主要入源流——开都河和黄水沟为例,基于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1956—2021年逐月实测径流量资料,采用集中度、线性回归、Mann-Kendall秩次检验法等方法,研究开都河和黄水沟径流变化及年内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开都河和黄水沟年径流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年径流量整体出现“减少—增加—减少”的阶段性变化;开都河和黄水沟年径流量分别在1996、1994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径流量年际变率大,年平均径流量比突变前高;逐月径流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冬季月径流量增加趋势显著;全年各月径流分布呈单峰型,年内径流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径流量峰值均出现在7月;突变后各月平均径流量均高于突变前和多年平均值;各项指标特征值表明,开都河年内径流量分配有均匀发展态势,黄水沟年内径流量依然集中;开都河径流量主要受降水和气温共同影响,黄水沟径流量主要受气温变化的影响。
莫银雪姚俊强曲良璐周桂香
关键词:径流变化降水气温开都河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博斯腾湖流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预估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是新疆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区。博斯腾湖流域集山水林田草沙冰各要素于一体,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并且易受人类生活、生产行为影响,生态环境脆弱。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
翟玉鑫
关键词:土地利用
博斯腾湖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利用博斯腾湖流域开都河、黄水沟和清水河的出山口水文站月径流量和气象站月平均数据,开展气候水文变化特征分析和径流变化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流域年际气候变化以气温上升为主,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著;域内主要河流径流量持续上升。突变检验发现,三条入河流20世纪90年代之前径流量增加主要是域内降水量增加的结果,随后受气温上升导致冰雪消融加快也对径流量的增加有贡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博斯腾湖三条入河流年径流量变化主要受4、7月降水因子影响。此外,开都河的径流变化还表现出对8月气温和降水的显著响应,同时开都河流域集水区冰川的面积和占比均大于黄水沟和清水河流域,这表明冰川融水补给对开都河径流的影响大于黄水沟和清水河。所建立的气候因子—径流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开都河、黄水沟和清水河的径流变化过程,证明了博斯腾湖流域水文变化受气候因子的显著影响。
郭冬吐尔逊·哈斯木张同文尚华明喻树龙姜盛夏刘蕊石仁娜·加汗王兆鹏郭玉琳
关键词:气候变化博斯腾湖流域径流
博斯腾湖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与驱动机制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土地作为人类生存,生活,发展的最根本空间及生产资源,其面积结构的变化必然使得生态系统的功能受到影响。博斯腾湖流域位于我国大陆腹地气候干旱,地貌类型复杂。多年来对...
张发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博斯腾湖流域

相关作者

玉素甫江·如素力
作品数:42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焉耆盆地 博斯腾湖流域 新疆段 时空变化特征 气候变化
武胜利
作品数:108被引量:525H指数:14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光合特性 突变检验 干旱区 灌丛沙堆 艾比湖流域
徐永明
作品数:48被引量:673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遥感 MODIS 地表温度 MODIS数据 热岛效应
赵巧华
作品数:56被引量:375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太湖 太湖水体 藻类 博斯腾湖流域 夏季
姜红
作品数:17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地表温度 MODIS 焉耆盆地 博斯腾湖流域 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