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66篇“ 单株产量“的相关文章
藜麦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分析
2025年
目的:探明藜麦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为藜麦种质资源评价和高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3份藜麦为供试材料,调查单株产量、株高、千粒重、主穗长等7个农艺性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揭示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单株产量与千粒重、籽粒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茎粗、株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6个农艺性状可解释52.4%的单株产量变异,籽粒直径、株高对单株产量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籽粒直径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和决策系数最大,主要通过千粒重对单株产量起促进作用,株高主要通过主穗长对单株产量起促进作用。结论:籽粒直径和株高是影响藜麦单株产量的主要性状,藜麦高产品种选育需要重点关注籽粒大小和株高。
赖运平王智强刘思怡蒋云韦献雅向达兵曾子入蒋文静邹亮
关键词:单株产量通径分析
基于单株产量的大理州大泡核桃立地适宜性分析
2025年
依据大理州2010—2019年核桃产量调查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分析方法,以地形、土壤、气候等多个自然环境因子以及与立地相关的人为因素作为输入层,以单位面积冠影核桃干果产量指数作为输出因子,对大泡核桃立地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大理州大泡核桃种植地总面积212699.2 hm^(2),其中立地适宜性等级为“好”的种植地面积54751.4 hm^(2),等级为“中”的种植地面积97313.8 hm^(2),等级为“差”的种植地面积60634.0 hm^(2)。基于产量角度分析结果,大理州大泡核桃种植地块立地适宜性总体上处于中上等水平;立地适宜性评为“中”“差”的面积占比高达74.3%,表明大理州大泡核桃种植地立地适宜性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施俊美李静赵玉堂
关键词:BP神经网络单株产量
芝麻茎点枯病不同病级对单株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2025年
为了探明芝麻茎点枯病不同发病级别对单株产量及性状的影响,本文利用自然发病条件,采用病株与对照成对数据比较的方法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级病株较对照减产2.09%,2级病株减产21.76%,3级病株减产23.28%,4级病株减产67.49%。所有病株的株产量下降率和发病级别呈极显著相关性。随着茎点枯病病级的升高,单株产量损失率、蒴果数下降率、有效蒴果数下降率、千粒重下降率、株高下降率、果节数下降率均逐步增大。针对这6个性状,1级病株与对照无显著差异;4级病株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1级和4级病株的上述各性状的下降率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各个病级中,蒴果数的下降对单株产量减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籽粒变小导致的千粒重下降,可能在特定病级单株产量下降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群体产量的估算提供了一个基础条件。
郑磊张仙美刘美茹卫松山吴鹤敏宋高杰孙浩
关键词:单株产量性状
油用牡丹凤丹的单株产量构成要素
2024年
【目的】为促进凤丹优良种质筛选和高产品种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6龄凤丹为研究对象,在果实开裂期,检测10个生长性状(主枝基径、主枝长、2年生枝基径、2年生枝长、小枝长、小枝基径、复叶数量、叶柄长、复叶长和复叶宽)和5个繁殖性状(单果数量、单果长、种子量、败育单果荚数量和产量),分析各性状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与产量相关的性状,再对所筛选的性状进行通径分析,明确其对产量的效应。【结果】凤丹的繁殖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大于生长性状。与产量显著相关的性状有种子数量、单果长、2年生枝基径、2年生枝长和小枝长;种子数量对种子产量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R=0.811),其次为单果长(R=0.210),小枝长、2年生枝基径和2年生枝长通过影响种子数量和单果长来对种子质量产生影响。以产量(y)为因变量,以种子数量(x_(1))、单果长(x_(2))、小枝长(x_(3))、2年生枝基径(x_(4))为自变量,构建的凤丹单株产量模型为y=0.142x_(1)+1.123x_(2)+0.027x_(3)+0.014x_(1)x_(2)+0.011x_(1)x_(4)-0.043x_(2)x_(4)-3.386。【结论】单株产量构成的关键要素为种子数量(果实数量)和单果长(果实大小),说明凤丹的单株产量由“库”的大小所决定,同时受到“源”强度的影响。实际生产中在调“源”的同时,更应关注扩“库”增产措施的应用。
汪成忠李庆魁李庆魁杨继杨继宋志平胡胜甜
关键词:单株产量
一种普通小麦高单株产量基因及基因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通小麦高单株产量基因及基因构建方法和应用。该基因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普通小麦3A染色体上的C549903090G位点进行编辑,产生碱基的转换G549903090A;步骤S2、获得纯合的...
卫波焦雨铃张相岐黄菊彭立鑫张雪萍宋齐鲁
一种在零竞争条件下以单株产量为选择标准的小麦育种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在零竞争条件下以单株产量为选择标准的小麦育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亲本种植与筛选,杂交组合配制,F<Sub>1</Sub>、F<Sub>2</Sub>、F<Sub>3</Sub>、F<Sub>4</Sub>...
谭飞泉罗培高 陈琛任天恒李治唐宗祥 陈光林
花生单株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花生是全球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全球有一百多个国家种植。我国为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和消费大国,常年播种面积约467万公顷,总产量约为1800万吨,在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中居首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植物食用油...
刘明烁
关键词:单株产量GWASSNP
调控水稻分蘖、单株产量或氮素吸收能力的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长发育分子生物学领域,特别涉及基因OsDLN194的基因工程应用,基因OsDLN194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该基因的蛋白序列为SEQ ID NO.2,其位于水稻第7号染色体上。基因O...
孙虎威陈亚轲李俊周储成才薛红卫胡斌
结球甘蓝单株产量与表型数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3
2024年
为明确结球甘蓝表型数量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促进高原冷凉区结球甘蓝新品种选育,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9份结球甘蓝新配组合单株产量与表型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球甘蓝单株产量与14个表型数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叶球横径>叶球纵径>中心柱高度>绿层数>绿层厚度>中心柱高度/叶球高>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外茎长度>外叶质量>开展度>中心柱宽度>株高>外叶数。叶球横径和叶球纵径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最大,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分别为0.7855和0.7433。因此,在结球甘蓝杂交育种过程中,以产量为育种目标,优先考虑叶球横径和叶球纵径这2个性状,可以获得单株产量较高的结球甘蓝新品种。
陈宝刚闫凤岐康少辉苏浴源申领艳栗淑芳
关键词:结球甘蓝单株产量
盛荚期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为了研究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盛荚期喷施不同用量的亚硒酸钠,共5个处理(CK(清水):0 g/hm^(2),C1:30 g/hm^(2),C2:60 g/hm^(2),C3:90 g/hm^(2),C4:120 g/hm^(2)),副区为8个大豆品种。分析8个大豆品种在喷施5种用量亚硒酸钠处理中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地土壤达到富硒水平,在CK处理中,不同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未达到富硒大豆标准,需要额外喷施硒肥。随着喷施亚硒酸钠用量的增加,8个大豆品种籽粒中硒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亚硒酸钠用量与大豆籽粒硒含量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8个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值随亚硒酸钠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CK相比,C1~C4处理均能极显著提高8个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值,提高了571.186%~2489.831%。亚硒酸钠用量对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大于大豆品种对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喷施亚硒酸钠用量(X)与每种用量下8个大豆籽粒硒含量均值(Y_(均))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_(均)=0.012X+0.003,r=0.986,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根据该方程,当大豆籽粒硒含量达到富硒大豆标准(0.1~1 mg/kg),喷施亚硒酸钠用量的范围为8.08~83.08 g/hm^(2)。分析喷施亚硒酸钠用量与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回归方程发现,郑9525的回归方程斜率最大,C4处理中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大值1.997 mg/kg,籽粒富集硒能力最强;齐黄34斜率最小,C4处理中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小值1.133 mg/kg,籽粒富集硒能力最弱。在本试验条件下,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单株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大豆品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大于亚硒酸钠用量对单株产量的影响。
亢江飞晏云李林方社法陈颖民李晓慧郭建秋
关键词:亚硒酸钠大豆硒含量单株产量

相关作者

李浩杰
作品数:136被引量:633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油菜 农艺性状 甘蓝型 高产
张锦芳
作品数:121被引量:427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油菜 农艺性状 甘蓝型 选育
蒋梁材
作品数:153被引量:649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油菜 农艺性状 甘蓝型 选育
杨伟光
作品数:131被引量:646H指数:16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配合力 杂种优势 单倍体 改良系
杨巍
作品数:77被引量:21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玉米 杂种优势 配合力 单倍体 单株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