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9篇“ 单性木兰“的相关文章
低温胁迫下乐东拟单性木兰的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5年
为探究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应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理,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0℃冷胁迫下2 h、6 h、24 h和常温(25℃)对照0 h的乐东拟单性木兰的RNA文库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de novo拼接,筛选差异表达的unigenes,并对其进行功能注释,同时选择6个与乐东拟单性木兰抗寒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表明,总共获得平均长度为740.64 bp的unigene 273252个,其中注释到Uniprot、Pfam、GO、KEGG、KEGG通路、eggNOG和Nr数据库的unigenes分别有70624、25189、49622、9079、5819、6139和69070个。0℃低温胁迫24 h后差异表达的unigenes数量最多,为19231个。基于公共基因数据库BLAST比对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Pfam结构域注释以富含亮氨酸重复家族(LRR)、ATPase家族和蛋白激酶家族最多,GO数据库注释发现这些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光合作用、压力应激反应、氧化应激反应、谷氨酸酶代谢、水解酶活性、脂质结合、蛋白激酶、氧化还原酶活性等条目,KEGG通路注释结果表明,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关的unigenes最多(1401条),显著富集在淀粉与糖代谢途经,表明这些unigenes可能参与乐东拟单性木兰应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作用。随机挑选6个与乐东拟单性木兰抗寒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表明,这6个差异基因的qRT-PCR相对表达量(2^(-ΔΔCT))与转录组测序的相对表达量(FPKM)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乐东拟单性木兰转录组测序数据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汪结明李瑞雪李贯虹田敬璞
关键词:乐东拟单性木兰低温胁迫转录组
单性木兰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稳定性能
2024年
探索最优工艺对单性木兰多糖进行提取,为高效开发单性木兰多糖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结合单因素试验、响应面优化试验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利用Fick第二定律研究单性木兰多糖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单性木兰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及稳定性展开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声时间60 min、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60℃、料液比140 g/mL的条件下,多糖得率最大,达到3.68%;建立多糖提取动力学模型,推算相对萃余率、表观速率常数、半衰期等函数值;单性木兰多糖总抗氧化活性弱于V_(C)(抗坏血酸),对·OH(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半抑制质量浓度ρ_(IC50)为0.40 mg/mL;单性木兰多糖使用或储存时可加入适量防腐剂苯甲酸钠,但不宜与柠檬酸和氯化钠共用。单性木兰中的多糖有望开发为功能食品及天然药物。
郑燕菲韦凤韦金田
关键词:单性木兰多糖动力学抗氧化稳定性
乐东拟单性木兰山地苗移栽装袋及疏林地种植对比试验研究
2024年
对山地圃地中实生的乐东拟单性木兰绿化苗,于2022年进行大苗移栽,进行山地苗移栽装袋及疏林地种植对比试验研究。研究证明,山地圃地中乐东拟单性木兰绿化苗的林下栽植,可先移栽装袋,以促进乐东拟单性木兰侧根的根系繁育。选择移栽装袋满2 a的乐东拟单性木兰苗木,可以提高移栽袋装苗种植的成活率和苗圃地的利用率,同时降低养护成本。
罗作熠
关键词:乐东拟单性木兰袋装苗疏林地
气候变化下中国珍稀濒危拟单性木兰属适生区模拟及GAP分析
2024年
【目的】为明晰中国珍稀濒危植物拟单性木兰属地理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其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拟单性木兰属常绿乔木的地理分布信息及38个环境变量数据,利用R语言优化的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各物种适生区变化趋势,分析物种在自然保护区内的保护空缺(GAP)。【结果】MaxEnt优化预测后,各树种的AUC值均大于0.9,说明模型预测准确。中国珍稀濒危拟单性木兰属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影响各拟单性木兰属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主要为气温和降水,其中影响峨眉拟单性木兰的主要因子为最干月降水量,最适范围为15~210 mm,同时还受海拔因素影响;影响光叶拟单性木兰生长的最主要因子为温度年较差,最适范围为9~26℃;乐东拟单性木兰生长的最主要影响因子为昼夜温差月均值,其适宜范围为6~8℃;云南拟单性木兰生长主要受到最干季均温影响,适宜范围在7~14℃,同时还受土壤因素影响。2061—2080年气候情景下,峨眉拟单性木兰和光叶拟单性木兰总适生区面积缩减11%~33%,乐东拟单性木兰和云南拟单性木兰总适生区面积分别扩增15%~28%,各树种迁移距离54~296 km。各拟单性木兰属常绿乔木在保护空缺面积较大,基准期及未来气候情景下,自然保护区内物种总适生区和高适生区面积分别在6%和11%以下。【结论】珍稀濒危拟单性木兰属分布最易受到最干月降水量、温度年较差、昼夜温差月均值等因素影响。在基准期时,各拟单性木兰属乔木高适生区面积分布较为零散。未来,随着气候变暖,峨眉拟单性木兰和光叶拟单性木兰高适生区面积缩减29%~51%;乐东拟单性木兰和云南拟单性木兰高适生区面积扩增21%~49%。未来自然保护区内各拟单性木兰的总适生区和高适生区面积在2%以内波动。建议在西南、华中、华东及华南等适生热度值高地区,增加自然保护
唐继敏殷晓洁李干高伟杰黎宏琴
关键词:珍稀濒危拟单性木兰属气候变化
极小种群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适生区预测
么伟豪
峨眉拟单性木兰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峨眉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omeiensis)是木兰科(Magnoliaceae)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的常绿乔木,属于国家Ⅰ级保护的极度濒危植物。为探究峨眉拟单性木兰两性花中雄性败育发生的时期及花药不同发育时期的生理生化特性,以两性花中的不育雄蕊和雄花中的可育雄蕊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观察2种雄蕊的花药发育过程,并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的含量,分析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1)不育雄蕊与可育雄蕊在减速分裂时期出现明显差异,不育雄蕊的绒毡层致密、没有发育,四分体未形成,随后解体,花粉囊中无花粉;可育雄蕊的绒毡层和小孢子母细胞发育正常,成熟时花粉囊开裂,花粉粒溢出。(2)不育雄蕊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在减数分裂时期、单核期和花粉成熟期都显著低于可育雄蕊。(3)不育雄蕊POD活性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减数分裂时期、单核期和花粉成熟期都显著高于可育雄蕊;不育雄蕊CAT活性整体呈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可育雄蕊。综上认为,两性花中雄性败育发生在减速分裂时期,其败育的主要原因是物质能量代谢降低,绒毡层没有进一步发育,不能给小孢子母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异常,造成细胞内不能及时清除自由基,使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受阻,无法形成四分体。该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峨眉拟单性木兰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性系统演化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余道平李策宏李小杰陈绪玲谢孔平
关键词:雄性不育花药发育生理生化特性形态学
云南拟单性木兰 母树林营建技术
2023年
云南拟单性木兰母树林营建的关键环节是优树选择和母树林营建。优树宜选择15一50年,树龄、立地条;件中等以上的林分,用五株大树法与散生木选优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初选、复选和决选,选择出形质指标好的优树。当优树上的聚合果开始裂开露出鲜红色种子时分株采种,制种后用湿:河沙贮藏。母树林营建先采用二段式育苗方式培育容器苗。选择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的立地进行区划和配置,于雨季定植,密度167株/亩,连续3年每年进行2次除草、施复合肥和病虫害调查防治,做好护林管护,定植两年后采用逐年移植和间伐措施,每亩保留42株。母树林保存率高、长势好,10年生平均高、胸径和冠幅分别为4.17m、5.69 cm和1.94m,对照平均高、胸径和冠幅分别为3.54 m、5.32 cm和1.83 m,母树林的树高、胸径和冠幅均大于对照,分别超过对照17.8%、6.96%和6.01%。母树林至10年生时还没有结实,可能是树龄较小,还未达到开花结实的年龄,同时还与栽植密度过大有关系,需加强管理,采取疏伐、施肥等措施,扩大母树的生殖生长空间,促进母树开花结实。
王绍昌陈友祥王思云李仙翠邱正启周亚燕杨玉文
关键词:云南拟单性木兰母树林优树选择营建技术
云南拟单性木兰母树林营建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云南拟单性木兰作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云南特有树种,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优树筛选和母树林营建可为其后期繁育提供优良的种源,采用五株大树法和散生木选优法相结合,经过初选、复选和决选,筛选出形质指标都优良的树作为优树,选择优树上成熟种子作为种源,并采用沙藏法贮藏,采用容器育苗培育苗木,于雨季进行密度为167株/亩定植,连续3年每年进行2次除草、施肥和病虫害调查、防治,做好护林管护,定植后采用逐年移植和间伐的措施,每亩保留42株生长旺盛的优树作为母树林。结果表明:母树林保存率高、长势好,生长10年的树木的平均高度、胸径和冠幅分别为4.17 m、5.69 cm和1.94 m,与对照组树木的平均高度、胸径和冠幅分别为3.54 m、5.32 cm和1.83 m对比,发现母树林的树高、胸径和冠幅均大于对照组,三项生长数据分别超过对照组数据的17.8%、6.96%和6.01%。但母树林生长至第10年时还没有结实,可能是树龄较小,还未达到开花结实的年龄,同时还与栽植密度过大有关系,需加强管理,采取疏伐、施肥等措施,扩大母树的生殖生长空间,促进母树开花结实。
王绍昌陈友祥王思云李仙翠邱正启周亚燕杨玉文
关键词:云南拟单性木兰母树林优树选择营建技术
单性木兰叶多糖的提取及除杂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以广西特有的濒危植物单性木兰叶为研究原材料,对单性木兰叶多糖进行提取及除杂工艺研究。采用热水回流法提取单性木兰叶中的多糖,采用Savage法和聚酰胺静态吸附法对多糖溶液进行除杂工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性木兰叶中多糖的得率为5.24%;Savage法脱蛋白处理7次时,脱蛋白率达到73.22%,但多糖保留率仅为54.80%;聚酰胺静态吸附在最优的条件:聚酰胺用量1.5 g、吸附时间90 min、吸附温度50℃,单性木兰多糖的脱色率为61.08%,脱蛋白率为86.90%,多糖的保留率为59.42%。
郑燕菲蓝亮美刘冠宏
关键词:单性木兰多糖
单性木兰幼苗与成年植株叶片光合功能及结构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究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幼苗、成年植株叶片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差异情况以及内在联系,揭示单性木兰叶片结构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规律,本研究采用Li 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单性木兰幼苗和成年植株叶片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并通过电镜扫描比较其幼苗和成年植株叶面解剖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单性木兰成年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幼苗;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和光饱和点(LSP)存在显著性差异;成年植株对强光的利用能力高于幼苗,而幼苗较成年植株有更好的弱光利用能力;幼苗和成年植株的总叶绿素[Chl(a+b)]、类胡萝卜素(Car)、叶片厚度(LT)、气孔面积(SA)、气孔密度(SD)、栅栏组织厚度(PPT)和气孔横轴长度(SW)均存在显著性差异;Car、Chl(a+b)、SA和SD对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建议在单性木兰的引种栽培中,将幼苗进行遮阴处理,随着植株生长可适当减小遮阴度,待植株成年后可不做遮阴处理。
潘李泼唐健民陈泰国朱舒靖邹蓉韦霄
关键词:单性木兰光响应

相关作者

潘春柳
作品数:113被引量:353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研究主题:种子萌发 种子 草果 单性木兰 药用植物
赖家业
作品数:119被引量:1,046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蒜头果 种子 核桃 单性木兰 珍稀濒危植物
覃国乐
作品数:48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河池学院
研究主题:单性木兰 濒危植物 土壤动物 丛生芽 不定根诱导
李达孝
作品数:18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
研究主题:云南拟单性木兰 精油 红豆杉 云南红豆杉 木兰科
林祁
作品数:100被引量:574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植物 后选模式 后选模式指定 五味子科 新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