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1篇“ 卒中防治“的相关文章
- 全域联动全程管理 织牢脑卒中防治网
- 2025年
- 脑卒中(脑中风)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成年人致残首位病因。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黄金救治时间仅有4.5小时。近年来,湖北省黄石市在国家、省脑防委指导下,紧扣“全域联动”“全程管理”核心,编织脑卒中一体化防治网络,构建脑卒中专病服务工作模式,探索建设了符合黄石实际的脑卒中防治体系。
- 石红兵梁依毕磊
- 关键词:脑卒中防治救治时间全程管理脑中风全域
- “中风120”在中国脑卒中防治中的应用进展
- 2025年
- 提高居民脑卒中识别能力并及时就医是脑卒中防治的重要内容。“中风120”脑卒中识别工具可向我国居民普及脑卒中症状及应对知识。综述“中风120”在我国居民脑卒中防治中的应用进展,包括“中风120”的概念、普及应用效果与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干预措施,为后续推广提供依据。
- 冯悦姜秀荣韩梦孙佳玲高佩杜姝姝高芳
- 关键词:脑卒中院前延迟脑卒中防治护理
- 乡村医生脑卒中防治能力调查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2025年
- 目的编制乡村医生脑卒中防治能力调查问卷,科学测量乡村医生脑卒中防治能力。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为框架,通过文献查阅、头脑风暴、半结构化访谈形成问卷初稿,通过德尔菲专家法进一步修订。预调查后,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重庆市299名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问卷的信效度。结果乡村医生脑卒中防治能力调查问卷包括知识、态度、行为3个维度,共计44个条目。两轮专家函询积极性系数、权威系数一致,分别为1.00、0.9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7和0.198。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84份,有效回收率为94.98%。问卷内容效度为0.94,Cronbach’sα系数为0.974。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并结合知信行理论框架抽取3个核心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934%,每个问卷条目在各自对应的公因子上的载荷均超过0.5,且未出现双重因子载荷。结论编制的乡村医生脑卒中防治能力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推广应用于乡村医生脑卒中防治能力测量。
- 郑雅兴柳俊杰杨德隆军陈长蓉
- 关键词:乡村医生脑卒中知信行信度
- ApoE基因多态性对高脂血症及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影响
- 2025年
- 本研究聚焦于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的基因多态性,旨在探究其与高脂血症、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以及降脂药物治疗效果的相关性,以期为这两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方法 纳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324例健康体检个体、376例高脂血症患者和34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这些对象的基因组DNA进行了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对高脂血症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为期12周的阿托伐他汀(20mg/日)治疗;对于血脂未达标的患者,改用依折麦布(10mg/日),持续12周。同时,收集三组人群的基线特征及血脂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中,ε2/ε2和ε2/ε3基因型以及ε2和ε3等位基因的频率与高脂血症组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存在显著差异。携带ε4等位基因的个体的基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的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ε3/ε3纯合基因型患者和ε2等位基因携带者。此外,ε4等位基因携带者治疗前后LDL-C指标的降低幅度显著低于ε3/ε3纯合基因型患者和ε2等位基因携带者。他汀类药物降脂未达到目标血脂水平的患者,采用依折麦布进行治疗后,发现ε3/ε3基因型和ε4基因携带者的LDL-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但两组间的LDL-C变化率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ε2/ε2和ε2/ε3基因型,以及ε2和ε3等位基因可能是高脂血症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保护性因素。携带ε2等位基因的个体以及ε3/ε3基因型的患者对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相反,ε4等位基因携带者则显示出对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的低敏感性。依折麦布降脂疗效与ApoE基因多态性无关。
- 蒯鑫袁小霞黄福平周赟王辉
- 关键词:APOE基因多态性高脂血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
- 我国社区卒中防治:医防融合视角下的卒中防治现状、挑战与策略分析
- 2025年
- 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应对该挑战,近年来以医防融合为核心的社区卒中防治模式逐渐受到重视,该模式强调并推动了我国卒中诊疗从“以治疗为主”向“防治结合并重”转变,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现有防治体系在专业培训、资源利用、信息化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仍有不足。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社区卒中防治的现状,从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物质资源和政策与管理方面凝练出关键问题与优化策略建议,为推进医防融合模式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
- 樊燕琴曹黎明任力杰
- 关键词:卒中防治
- 推进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中国脑卒中防治现状与战略
- 2025年
- 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面对日益增长的卒中患者带来的巨大健康和经济负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1年启动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旨在系统性地提升脑卒中防治能力,减少卒中带来的危害。本文从政策和管理实施的角度,简要介绍了该工程的背景和实施策略。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专家委员会吉训明
- 关键词:脑卒中
- 脑卒中防治健康教育实践指南
- 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健康教育工具书,内容涉及脑卒中防治的基本概念,脑卒中的一、二、三级预防和脑卒中防治的信息化管理等,全面、严谨、科学,实用性强,尤其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护人员、脑心健康管理师和社区卫生健康工作者普及...
- 王雪梅
- 社区卒中防治地图的构建与展望
- 2025年
- 卒中作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既往以院内救治为主的医疗模式虽不断完善,但卒中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为此,我国正积极推进卒中防治策略转型,构建预防干预与临床救治并重的综合防控体系。通过强化全民健康教育网络、优化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枢纽的高危人群筛查管理机制、创新社区卒中防治地图体系,形成未发病时、疾病早期和中后期三级预防闭环管理。这一体系已成为降低卒中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路径。本文重点论述社区卒中防治地图体系的系统化构建策略,并深入剖析其现实意义、实施难点与对策,为提升社区卒中防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 甘清月曹黎明池枫任力杰
- 关键词:卒中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地图
- 卒中防治科学传播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卒中在我国已成为第一位死亡原因,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开展卒中防治的科学传播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卒中防治科学传播还存在公众认知程度较低、医务工作者时间精力有限、科学传播能力和传播内容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提高卒中防治科学传播人才队伍能力、创新传播方式、提升传播内容质量、因地施策、分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卒中防治、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有效的对策建议。这些研究内容与发现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卒中防治科学传播水平,为政府、医务工作者和相关部门开展卒中防治科学传播提供参考依据。
- 张熙李杨张鹏骞
- 关键词:卒中
- 脑微出血对卒中防治策略的影响研究进展
- 2025年
- 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作为脑小血管病的重要表征,与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卒中、认知障碍和步态障碍等多种临床结局密切相关。在本综述中,我们概述了CMBs介导的临床症状,评估CMBs是否会影响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的结局,以及其对卒中防治策略的影响。我们研究发现,CMBs的负荷和分布可显著影响卒中患者的发病风险、治疗预后及功能恢复。且在静脉溶栓、抗血小板和抗凝的治疗中,CMBs的存在与再灌注治疗后脑出血的风险密切相关。探索早期检测CMBs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优化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相关风险。
- 陈东亚胡哲淇柯志鸿毛程璐(综述)徐运
- 关键词:脑微出血临床症状脑卒中预后
相关作者
- 王拥军

- 作品数:1,856被引量:26,275H指数:6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研究主题:卒中 缺血性卒中 脑血管病 脑卒中 脑梗死
- 霍勇

- 作品数:784被引量:9,333H指数:4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心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 王伊龙

- 作品数:519被引量:5,692H指数:2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研究主题:卒中 缺血性卒中 卒中患者 急性缺血性卒中 脑卒中
- 任力杰

- 作品数:139被引量:495H指数:12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 急救 脑卒中 手术切除
- 刘鸣

- 作品数:447被引量:29,125H指数:4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循证医学 脑卒中 脑出血 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