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245篇“ 协同治理“的相关文章
协同治理
本书首先对长三角城市群范围界定,同时提出大气环境协同治理的理论构想,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城市群大气环境变化进行协同性分析,解析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源。其次通过国际比较与借鉴,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大气环境治理的的经验和教训,...
刘晓斌著
关键词:城市空气污染长江三角洲污染防治
自主治理、政策赋能和跨域协调:省际边界乡村协同治理何以可能
2025年
省际边界乡村是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的特殊区域,其治理受到复杂管理关系的制约,不仅需要加强与核心地区的联系,还需克服行政区划带来跨域协调障碍。省际边界乡村协同治理何以可能?构建省际边界乡村协同治理运行框架分析G省F县“五联三通”治理创新模式,发现省际边界乡村协同治理的内在机理在于:自主治理、政策赋能与跨域协调是驱动乡村实现协同治理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通过把自主治理产生的内生势能、政策赋能产生的政治势能、跨域协调产生的协同效应相结合,形成新型复合治理势能。要进一步跨越省际边界治理障碍、实现协同治理,应完善认同型信任机制,加强党组织联建机制、政策赋能机制,构建数字赋能和跨区域协调机制,以省际边界乡村善治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赖先进程凯
关键词:省际边界乡村治理协同治理
新时代“枫桥经验”:破解县域社会协同治理难题的治理范式
2025年
县域是联结国家和社会、城市和乡村的重要区域,县域社会协同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产生于、发展于、服务于基层的生动实践,与县域社会协同治理存在治理场景、治理主体、治理目标上的契合性。面对县域社会协同治理存在的属地协同机制短板、社会治理共同体暂未形成、源头治理积极作用有待发挥、数字治理效能未充分彰显等困境,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治理范式,坚持以人民至上、社会联动、风险前置、技术嵌入等手段实现为民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智慧治理治理目标,逐步推进县域社会协同治理
李莉莉
关键词:治理范式
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分布式协同治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分布式协同治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初始化治理装置的初始状态信息;获取相邻的治理装置的初始状态信息,得到相邻状态信息;基于初始状态信息和相邻状态信息确定更新状态信...
要若天白浩徐敏刘通庞恒覃日升刘亦朋丁巧宜陈盛斌郭琦蔡希鹏张文瀚雷一勇
深化协同治理 共谋一体化发展——上海市青浦区长三角一体化太湖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重大项目专项审计调查经验总结
2025年
长江三角洲跨界水域众多,联合治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2022年,根据《长三角审计机关工作协同机制框架协议》要求,沪苏浙皖四省市审计机关协同开展太湖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重大项目审计。四省市审计机关聚焦国家战略,积极探索区域协同审计新路径,以2021年度集中开工的太湖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重大项目为切入口。
吴申沂
关键词:专项审计调查长三角一体化项目审计协同治理
协同治理视域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创新路径
2025年
从多元共治、智慧治理、绿色经济3个维度探讨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创新路径。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单位可构建“政府引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机制,引入“数字化+网格化”的智慧治理模式,发展“生态产业+乡村旅游”的绿色经济模式,以推动农村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为实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提供实践路径。
郑显刚
关键词:协同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环境治理
行政与自治协同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2025年
科层化的项目制资源输入方式以及乡村社会基础的变化为乡村治理行政化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使得村级行政化趋势不断加强,行政和自治存在冲突与耦合的二重性关系。为了发挥村级行政化服务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作用,缓和村级行政化和村民自治之间的张力,从行政的逻辑分析二者产生冲突的原因及其样态,抓住村干部、权力、资源三大乡村治理中的核心要素,从资源协同、选举协同、权限协同三方面建构行政与自治协同治理的乡村关系结构。行政与自治协同治理强调乡镇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政府与村组织在乡村治理分工基础上的灵活协作。在具体实践中,通过明确行政与自治的权责边界、完善信任机制在协同治理中的策略作用,发挥村干部在基层政府与村民沟通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呈现行政与自治协同治理的运作机制,逐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张高通
关键词:协同治理村民自治
基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协同治理的困境、机理与路径研究
2025年
构建高质量的基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基础。实施基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共建共享、协同治理,是化解基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的点多面广与基层治理主体力量薄弱之间的矛盾、均衡发展和精准供给与数据汇聚共享不足之间的矛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与科技支撑手段匮乏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研究发现,二者共建共享、协同治理具有科学的内在机理和可行的实施路径,即通过在2个治理体系之间开展人员共享、服务共治、数据融合、流程互通、平台共用,能够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体制机制优势和横向协调优势,提升基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成效。
宋言伟卢朝霞
关键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协同治理
政治势能何以转化为治理效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协同治理逻辑
2025年
如何以党建引领实现乡村振兴,是党组织在农村治理工作中需要面对的实践难题。基于对山西省S县C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案例分析,从政治势能视角出发,探究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协同治理内在逻辑。研究发现,乡村振兴需通过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协同推进产业振兴来实现,这种协同治理需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势能,将党建引领的政治势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治理效能。具体而言,基层党组织要把握政治势能优势,把宣传性、结构性、身份性政治势能转化为党带领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乡村振兴的政治动能,为协同治理凝聚价值共识、构筑合作框架、注入行动动力,进而通过价值引领、协同治理、角色引领等一系列治理行动,实现党的政治动能向产业振兴治理效能的转化,最终实现乡村振兴。通过构建“政治势能—政治动能—治理效能”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协同治理逻辑,以期为其他乡村地区破除治理困境、探索发展机遇、实现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借鉴。
邱梦华牛晓蕙刘素兰
关键词:协同治理
大气污染治理府际协同治理及其优化路径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2025年
随着经济的迅猛增长,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尽管在诸如在“APEC蓝”和“阅兵蓝”等重要活动期间,政府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这种临时性的治理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碎片化治理问题难以解决、信息危机与信任危机频发、利益补偿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导致京津冀区域环境发展差异持续加剧的现象频发。基于此,尝试从府际协同的角度,通过优化京津冀府际协同顶层设计、搭建信任和大气治理全过程信息链条、引入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创新生态补偿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府际协同策略构想,为我国更多区域实现协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孙自君
关键词: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

相关作者

杨华锋
作品数:64被引量:227H指数:8
供职机构:国际关系学院
研究主题:协同治理 安全治理 情境 行政 体制吸纳
赖先进
作品数:47被引量:28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主题:协同治理 营商环境 政府治理 城市 影响因素
胡建华
作品数:62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协同治理 公共危机 乡村 危机管理 视域
龚晨
作品数:147被引量:31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共贺州市委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乡村 党内和谐 从严治党 自我革命
田玉麒
作品数:33被引量:455H指数:1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研究主题:协同治理 政府 公共服务 制度主义 逻辑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