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7篇“ 协同增韧“的相关文章
丙烯酸酯核壳颗粒与G-POSS协同增韧环氧树脂
2025年
针对高韧性环氧树脂基体的应用需求,采用以柔性聚丙烯酸丁酯(PBA)为核、刚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的核壳纳米颗粒与环氧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G-POSS)协同增韧环氧树脂。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黏度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增韧剂对树脂的固化过程及性能的影响以及环氧树脂基体与核壳纳米颗粒、G-POSS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试样断面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同时添加2 phr G-POSS与6 phr核壳颗粒作为增韧剂时,对环氧树脂的固化行为几乎没有影响,树脂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略有升高,改性树脂的增韧效果较佳。POSS的引入补足了在环氧树脂中添加核壳颗粒造成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的大幅度降低,同时其改性树脂固化物的冲击强度与断裂韧性得到大幅提升,与纯环氧树脂相比分别提高了367%和362%。SEM分析表明其增韧机理主要是纳米颗粒诱导应力集中,形成塑性空洞和变形,POSS同时提供立方体结构及Si—O—Si柔性链,分散、吸收外力带来的能量,阻碍裂纹的延伸,从而提高材料韧性。
黄淑晴徐洪耀光善仪
关键词:环氧树脂增韧改性
一种耐高温多尺度协同增韧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环氧树脂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多尺度协同增韧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耐高温多尺度协同增韧环氧树脂包含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80~110份;固化剂80~100份;增韧粒子5~20份。本...
宁娜郭正艳刘卫平魏毅
一种协同增韧和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核壳纳米粒子/动态聚亚胺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增韧和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核壳纳米粒子/动态聚亚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配方包括基体相聚亚胺树脂和增强相聚合物核壳纳米粒子。优选的原材料包括对苯二甲醛、三胺交联剂、二元胺、聚合物核壳纳米粒子等。制备路...
宇平王海跃徐杨田战战洪伟游畅祎
TPU/TiO_(2)协同增韧增强PLA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25年
采用溶液共混-熔融热压技术制备聚乳酸/热塑性聚氨酯/二氧化钛(PLA/TPU/TiO_(2))复合薄膜,系统研究热塑性聚氨酯(TPU)质量分数与二氧化钛(TiO_(2))添加量对复合薄膜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亲水性和抗紫外性能2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TPU弹性相与TiO_(2)刚性相的协同作用机制。当TPU质量分数为20%时,PLA/TPU复合薄膜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平衡,分别为45.89 MPa和17.89%。在此基础上,继续添加质量分数2%的TiO_(2),PLA/TPU/TiO_(2)复合薄膜的断裂强度进一步提升11.5%,达到51.17 MPa,而断裂伸长率提高了83.29%,达到32.79%。TiO_(2)的加入显著优化了PLA的结晶度和亲水性。当TiO_(2)质量分数为3%时,PLA/TPU/TiO_(2)复合薄膜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达到87.35,且热稳定性显著增强。研究表明,TPU与TiO_(2)的协同作用不仅实现PLA的同步增韧和增强,还提升了PLA的热稳定性和抗紫外性能。制备的PLA/TPU/TiO_(2)复合薄膜兼具环保与功能化应用潜力,研究可为高性能可降解薄膜的开发提供支持。
司明广张国华郭晓聪秦爱文段天磊
关键词:聚乳酸增韧增强热塑性聚氨酯
一种协同增韧植物生物质全组分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同增韧植物生物质全组分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植物生物质全组分薄膜制备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生物质溶剂体系将生物质全组分溶解,以长碳链酸和多元醇作为增韧剂制成生物质全组分薄膜;通过长碳链酸、多元醇协同增韧削...
周祚万黄伟伟张贺樊倩丹颜静
晶须包覆石墨烯协同增韧无钴硬质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须包覆石墨烯协同增韧无钴硬质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单相碳化物陶瓷作为硬质相,以单相氧化物陶瓷作为代钴粘结相,采用Al<Sup>3+</Sup>离子制备Al<Sub>2</Sub>O<Sub>3</Sub...
张肖肖顾庆怡丁家伟邵聪慧张若刘馨李雯张可欣
一种改性氧化锌和硫醇协同增韧的高抗冲击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性氧化锌和硫醇协同增韧的高抗冲击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氧树脂材料技术领域。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环氧树脂100份、多元硫醇30‑90份、催化剂0.01‑0.8份、改性氧化锌溶液...
李佳林郭晓峰王宇博金君素
SEBS与β-NAs对PP的协同增韧作用及增韧机理研究
2024年
本研究以聚丙烯(PP)为基体、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和β成核剂(β-NAs)为增韧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SEBS/β-NAs共混物,研究了SEBS和β-NAs对PP的协同增韧作用并探究了增韧机理。结果表明:当添加20%SEBS和0.05%β-NAs时,得到的PP/SEBS/β-NAs共混物样品的冲击强度达到了76.1 kJ/m2,较纯PP(3.9 kJ/m2)提高了1851.3%。SEBS和β-NAs的协同效应不仅能够增韧PP,还能够提高其加工性能。β-NAs的加入会诱导所得样品的脆-韧转变行为在低SEBS含量下提前发生。增韧机理为,由于β-NAs的加入,PP/SEBS/β-NAs共混物体系中大部分α晶转化为β晶,致使PP晶粒细化,SEBS相尺寸变小、分散更均匀。在外力作用下样品中的SEBS相充当应力集中点,不仅SEBS相内部及SEBS相和PP的界面层会发生空穴化,还会诱导样品中的PP基体发生大量的剪切屈服形变,这些过程会吸收大量能量,赋予PP/SEBS/β-NAs共混物良好的韧性。
李姝姝程鹏飞马应霞李广全
关键词:聚丙烯增韧增韧机理
基于石墨烯-碳化硅纳米线协同增韧的高硬度高韧性超细WC陶瓷被引量:1
2024年
石墨烯已被广泛应用于陶瓷材料的增韧,如何实现其在陶瓷材料基体的良好分散性是提高其增韧效率的瓶颈问题。本研究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了二维石墨烯(G)和一维碳化硅纳米线(SiC_(nw))协同增韧WC陶瓷材料;优化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及施加压力;重点研究了石墨烯和碳化硅纳米线在促进陶瓷材料致密化、微观结构演变及性能提升方面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采用60 MPa压强,在1900℃保温15 min,WC-0.15wt.%G-0.45wt.%SiC_(nw)可获得最优力学性能,硬度、抗弯强度和韧性分别为25.6 GPa、1499 MPa和11.6 MPa·m^(1/2)。主要增韧机理为:G/SiC_(nw)裂纹偏转、桥联和拔出。本研究有助于高强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发展。
沈学会徐楠苏豪何向平何建群
关键词:石墨烯碳化硅纳米线增韧机理
一种液体橡胶和改性炭黑协同增韧的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氧树脂增韧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对环氧树脂固化后的韧性和耐老化性能提升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液体橡胶和改性炭黑协同增韧的环氧树脂,包括如下重量组份:环氧树脂70‑100份、固化剂20‑30份、催化剂0...
张冲标 陆伟 高博 张卫康 周旻 钱伟杰 刘维亮 赵彦旻 陈金威 常明 李运钱 田烨杰 柯达

相关作者

黄传真
作品数:569被引量:1,677H指数:19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陶瓷刀具 陶瓷刀具材料 刀具材料 力学性能 刀具
邹斌
作品数:233被引量:244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陶瓷刀具材料 断裂韧度 陶瓷刀具 刀具材料 陶瓷
刘含莲
作品数:238被引量:304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陶瓷刀具材料 力学性能 刀具材料 断裂韧度 原位生长
黄锐
作品数:394被引量:2,561H指数:2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复合材料 聚乙烯 塑料 聚丙烯 纳米碳酸钙
李翠艳
作品数:341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SUB 碳 碳复合材料 水热 微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