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篇“ 华洋诉讼“的相关文章
晚清华洋诉讼中的“重判”研究——基于巴县档案的考察
2023年
晚清的对外交往笼罩在一种“洋强华弱”的基调之下,最为学界诟病的便是领事裁判权制度对中国司法主权的桎梏。既有以沿海地区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在会审公廨上,外方官员常常变“陪审”为“主审”,任意干涉地方官的审断权,以致华人被告常被予以重判。通过对巴县华洋诉讼档案的考察,可以发现,在内地地方衙门理案模式下,所谓的“重判”其实未必是真正的重判。
闵小梅
关键词:华洋诉讼重判巴县档案刑罚
晚清内地华洋诉讼中的“华强洋弱”现象——以巴县档案为对象的考察被引量:1
2023年
学界对晚清华洋诉讼的关注基本都是以上海等租界地区的会审公廨为研究对象,在租界模式下,华洋官员的地位表现出极不平等性,呈现为洋官的“把持袒护”与地方官的“听客所为”。本文以巴县华洋诉讼档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现了内地地方衙门理案模式下的“华强洋弱”现象。
闵小梅里赞
关键词:华洋诉讼巴县档案
华洋诉讼中的法理与国权:熊希龄与华昌公司案研究
2022年
1922年美国人怀德在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控告湖南华昌公司拖欠钱款。原告胜诉,但华昌公司处于破产托管中,包括前国务总理熊希龄在内的股东们消极应诉,无意协助执行判决。1926年6月会审公廨借熊希龄访沪之际将他拘传受审。彼时正值中外交涉收回会审公廨的关键时刻,熊希龄质疑法庭的管辖权和传唤程序,将个人受辱引申为西人藐视中国主权,引发各界声援。这一华洋纠纷变为交涉事件,有利于中方收回会审公廨。该案于1927年审结。华昌公司案在舆论中由隐到显以及会审公廨管辖权不断被“问题化”的过程,反映了1920年代中国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北洋政府收回利权的努力,亦构成租界法权变迁和近代中国废除治外法权的缩影。
侯庆斌
关键词:熊希龄会审公廨华洋诉讼国权
华洋诉讼判决录》之货款纠纷案件研究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国内工商业的发展、国外商人的东渐,在促进华洋贸易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货款纠纷。《华洋诉讼判决录》作为北京政府时期(1914—1919年)的案例汇编,记载了该时期华洋货款纠纷的一系列案件。这是当局政府和...
葛飞锦
关键词:法律适用司法实践清末民初时期
文献传递
华洋诉讼判决录》之商标权纠纷案件研究
华洋诉讼判决录》收录了从1914年到1919年华商与洋商之间的两个商标权纠纷,其中一个是华商崔雅泉与日商安达纯一因商标权纠纷的案件,该案经地方审判厅审判后,当事人上诉到直隶高等审判厅,由其作出的二审判决书,以及大理院经...
赵文博
关键词:商标法司法审判民国时期
文献传递
晚清重庆华洋诉讼与地方司法初探——以巴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2018年
华洋诉讼是晚清司法领域的一道独特风景,川东重庆自开埠后,外国人大量楔入,在频繁的中外接触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华洋诉讼案件。囿于资料上的限制,这一主题长期乏人问津。以四川省档案馆藏的巴县档案为中心,对数量上占最大比例的钱债、偷窃诉讼案件进行研究探讨,基本涉及诉讼的实态、基层司法的运行以及重庆城市面貌三方面的问题。通过其考察可以了解晚清中国西部面临的复杂社会情形,也可从一个侧面深化对清史的研究。
惠科
关键词:晚清华洋诉讼巴县档案
清末民初华洋诉讼双轨理案体制产生及其司法实践之影响
2013年
清末民初华洋诉讼双轨理案体制的产生及其司法实践,不仅是中国司法制度的进步,同时也在维护中国司法主权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一方面,它促使华洋诉讼纳入了相对"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解决渠道,同时,也改变了涉讼华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不利处境,为其提供了更加公正合理的诉讼渠道;另一方面,它迫使外人基本放弃了"观审权",从而对领事裁判权在司法实践层面形成了局部冲击和动摇。其影响可谓重大深远,不容低估。
钟勇华
关键词:清末民初华洋诉讼领事裁判权
条约框架内的维权努力:清末民初华洋诉讼双轨理案体制之构建被引量:2
2012年
20世纪初清政府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其重要目的开始进行司法改革,在地方设立各级审判厅。审判厅设立后开始受理华洋诉讼,遂产生了一种新的理案模式。为抵制领事裁判权、维护法权,清政府构建了一种双轨理案体制,但尚不完善。民初的中国政府则在此基础上继续加以发展和完善。清末民初华洋诉讼双轨理案体制的构建,是中国政府在条约框架内抵制领事裁判权、维护法权的一种尝试和努力,起到了迫使外人逐渐放弃观审权,从而形成对领事裁判权的局部冲击的积极作用,其意义不容忽略。
钟勇华
关键词:清末民初华洋诉讼领事裁判权
清末审判厅理案模式下的华洋诉讼及观审之争被引量:3
2011年
20世纪初,清政府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其重要目的开始进行司法改革。1907年,天津设立地方审判厅,开始受理华洋诉讼,遂产生了一种新的理案模式。为维护法权,天津、奉天等地方审判厅进行了抵制外人观审权的初步尝试和努力,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审判厅理案模式的产生以及地方审判厅抵制外领观审权的斗争在司法实践层面对领事裁判权形成了局部冲击。
钟勇华
关键词:华洋诉讼领事裁判权
清末民初华洋诉讼之民事制度研究 ——解读《华洋诉讼判决录》
中国的历史学家们给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社会形态用了一个奇特的名词: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既区别于封建专制国家,又区别于那些完全丧失了主权的殖民地国家。既然称之为半殖民地国家,即是主权半失,司法权为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
袁华新
关键词:华洋诉讼领事裁判权清末修律

相关作者

蔡晓荣
作品数:49被引量:141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晚清 华洋诉讼 商事纠纷 晚清时期 诉讼
钟勇华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华洋诉讼 领事裁判权 清末民初 晚清 清末
汪荣
作品数:42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研究主题:窥探 汉代 儒家 土家族 三峡库区
里赞
作品数:30被引量:199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审断 司法 晚清 清代 法治
何勤华
作品数:315被引量:1,799H指数:21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法律史 法治 中华法系 法学 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