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篇“ 华山松林“的相关文章
- 昆明地区华山松林抚育后地表可燃物燃烧性研究
- 2025年
- 以云南森林自然中心抚育后的华山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外业调查和室内测定、模拟燃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可燃物的含水率、灰分含量、粗脂肪含量、燃点、热值等燃烧性指标,研究分析修枝剪条、间伐等抚育措施对华山松林地表可燃物燃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抚育后的华山松林,枝下高增加至6.3~8.5 m、林分密度为1900~2700株/hm^(2);地表可燃物含水率低于15%、灰分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94%~5.58%和7.94%~8.09%,燃点270℃左右、热值20020~21084 kJ/kg;室内模拟燃烧中,可燃物的引燃速度不超过2 s、火焰温度为462.0~475.8℃、火焰辐射介于6~7 kW/m^(2)。抚育后的地表可燃物含水率降低,有利于幼苗生长,林内枝下高增加,同时地表火焰高度为0.45~0.51 m。抚育后的华山松林内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和载量较低、灰分和粗脂肪含量中等、燃点和热值较高。抚育措施能阻止地表火发展为树冠火,有效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风险等。研究结果有利于当地采取更合理的措施,从而实现科学火管理。
- 许师瑛朱熙隆杨志林王秋华
- 关键词:抚育地表可燃物华山松
- 模拟氮沉降对云南中部亚高山华山松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亚热带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土壤酶活性的动态规律及其与化学性质关系,为亚热带地区氮沉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滇中亚热带华山松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0 g/(m^(2)·a)〕,低氮〔LN,10 g/(m^(2)·a)〕,中氮〔MN,20 g/(m^(2)·a)〕和高氮〔HN,25 g/(m^(2)·a)〕4个氮梯度处理,分析土壤酶活性对氮沉降的响应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关联性。[结果]①氮沉降促进了蔗糖酶(16.94%~34.00%)和酸性磷酸酶(23.42%~40.09%)的活性,抑制了脲酶(8.70%~27.18%)和过氧化氢酶(9.26%~23.36%)的活性,且呈现出显著的时间变化(p<0.05);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分别在氮沉降后第25,27个月(2021年8月,10月)达到最高,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在氮沉降后第33个月(2022年6月)达到最高。②土壤pH值、有机碳和全磷含量随氮沉降水平增加而降低,土壤全氮含量则相反,土壤硝态氮和氨态氮含量在MN提高,而在HN降低。③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均表现为0-5 cm>5-10 cm>10-20 cm的垂直土层分布特征;氮沉降下不同土壤酶活性之间协同效应较高(p<0.05);在影响土壤酶活性的环境因子中,土壤全氮是影响蔗糖酶活性的主要敏感因子,土壤有机碳、全磷和氨态氮是影响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主要敏感因子。[结论]氮沉降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加强了土壤酶之间的协同效应,改变了森林土壤的环境因子,促进或抑制土壤酶活性,进而改变了土壤养分循环。
- 李晓东苏连波王克勤宋娅丽宋娅丽胡淳
- 关键词:氮沉降土壤酶土壤化学性质华山松林
- 滇中高原华山松林凋落叶枝分解特征对氮的响应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研究施氮对滇中高原华山松林凋落叶、枝分解特征的影响,为预测未来高海拔区域森林凋落物分解对持续氮增加的响应与适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采用尼龙网袋法,以滇中高原华山松林为对象,开展施氮处理下凋落叶、枝原位分解试验,设置对照(N 0 g/(m^(2)·a),CK)、低氮(N 10 g/(m^(2)·a),LN)、中氮(N 20 g/(m^(2)·a),MN)和高氮(N 25 g/(m^(2)·a),HN)4种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华山松林凋落叶、枝质量残留率及木质素和纤维素残留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华山松林凋落叶、枝质量残留率与木质素、纤维素残留率的关系。【结果】(1)随着分解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华山松林凋落叶、枝质量残留率均呈下降趋势。分解1年后,凋落叶质量残留率低于凋落枝,可知凋落叶分解速率快于凋落枝;与CK相比,LN、MN处理凋落叶、枝质量残留率均明显降低,而HN处理则明显提高。(2)与CK的凋落叶分解50%和95%所需的时间(1.764和7.623年)相比,LN处理分别减少了0.018和0.077年,MN处理分别减少了0.009和0.039年,而HN处理分别增加了0.336和1.455年;与CK的凋落枝分解50%和95%所需的时间(4.030和17.417年)相比,LN处理分别减少了0.179和0.774年,MN处理分别减少了0.092和0.396年,而HN处理分别增加了0.171和0.739年。(3)随着分解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凋落叶、枝木质素残留率均先降低后升高,纤维素残留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分解1年时,与CK相比,LN、MN处理促进了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分解,而HN处理则抑制其分解。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松林凋落叶、枝质量残留率均与其纤维素残留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施氮对华山松林凋落叶、枝的分解有不同程度影响,影响大小与木质素和纤维素分解对施氮的响应有关。
- 肖文贤王克勤宋娅丽安文雄郑兴蕊潘禹
- 关键词:华山松林森林凋落物凋落物分解滇中高原
- 氮沉降下滇中华山松林土壤特性变化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研究氮(N)沉降背景下湿、干季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特征及酶活性变化对土壤呼吸影响,阐明N沉降下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土壤呼吸与土壤特性之间的动态响应,为滇中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C循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选择云南玉溪磨盘山华山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模拟N沉降下(对照-CK,0 g·m^(-2)·a^(-1)、低N-LN,10 g·m^(-2)·a^(-1)、中N-MN,20 g·m^(-2)·a^(-1)、高N-HN,25 g·m^(-2)·a^(-1))湿(7月)、干(1月)季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C(MBC)、微生物量N(MBN)以及土壤呼吸变化特征,阐明N沉降下土壤呼吸与土壤特性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湿季时,与CK相比,各N沉降处理下土壤TP、TK、NH_(4)^(+)-N、NO_(3)^(-)-N、AN均显著增加(13.1%~95.5%);干季时,TN、TP、NH_(4)^(+)-N、AN显著增加(26.9%~69.6%)。2)在湿干两季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在各N处理下显著降低(14.8%~61.8%),多酚氧化酶活性则在湿季各N处理下降低(15.0%~52.2%),蔗糖酶及脲酶活性在不同季节分别在LN、HN处理以及HN处理下显著降低(7.1%~48.9%和10.5%~16.7%);在湿干季时,HN处理降低了土壤微生物数量、MBC、MBN(10.3%~49.8%)。3)N沉降抑制了华山松林土壤呼吸,且随着施N浓度的增加,土壤呼吸抑制作用越明显;土壤呼吸与湿干季土壤温度呈正显著相关;各N处理均降低了土壤温度敏感性Q_(10)(2.93%~36.86%)。综上,N沉降抑制了华山松林的土壤呼吸,且并未改变华山松林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规律与日变化规律。
- 梁阳森王克勤宋娅丽宋娅丽胡淳
- 关键词:N沉降华山松林土壤呼吸
- 乌蒙山不同龄组华山松林乔木层碳密度及固碳释氧能力被引量:3
- 2023年
- 科学量化华山松林固碳释氧功能对区域森林生态补偿决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以不同龄组(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华山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标准地调查,结合不同龄组华山松乔木层器官含碳率进行碳密度估算,并以成熟林或过熟林的平均碳密度为基准水平对固碳释氧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松中龄林以第Ⅰ和第Ⅱ径级小树为主,具有较好的生长潜力,成熟林和过熟林中径级分布以大径级木为主,高度级分布更为均匀,群落结构更稳定;4个龄组生物量和碳密度均呈现成熟林>过熟林>近熟林>中龄林的结构,分别为244.6和108.1 t/hm^(2)、202.4和89.5 t/hm^(2)、170.5和83.8 t/hm^(2)、87.3和41.6 t/hm^(2),各器官生物量与碳密度呈现干>枝>根>叶的状态;当华山松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林分密度达到3200、2000、1200、600株/hm^(2)时,碳密度达到最大值;华山松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同化大气中CO 2和释放出O 2价值量分别是183161.6和111007.0元/hm^(2),368579.2和223381.4元/hm^(2)、475581.8和288231.4元/hm^(2)、393739.6和238630.1元/hm^(2)。研究结果为科学度量乌蒙山区华山松人工林碳密度提供依据,为区域合理经营管理提供参考。建议重点保护和经营华山松中龄林和近熟林,合理开发利用成熟林和过熟林。
- 曹欣媛袁丛军王浩东陈梦李君一单绍朋姜克张家才
- 关键词:华山松碳密度密度效应
- 草海流域云南松林、华山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 2022年
- 文章选取贵州草海流域的云南松林、华山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察采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草海流域云南松林、华山松林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2种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草海流域云南松林的水源涵养能力优于华山松林。
- 陈颜明马思怡刘懿
- 关键词:云南松华山松枯落物层水源涵养功能
- 云南华山松林潜在分布预测模拟
- 2021年
- 华山松林的潜在分布预测不但能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且能为树种遥感信息分类提供有利技术参考。研究基于云南省第9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样地数据作为现存分布点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对天然华山松林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模拟;对华山松林潜在分布区预测模拟结果进行评价,分析MaxEnt模型的适用性;计算和分析各环境影响因子对华山松林潜在分布的贡献率。
- 康波王波
- 关键词:华山松林
- 波密岗乡华山松林优势植物空间格局及其关联性被引量:11
- 2021年
- 以藏东南波密岗乡华山松林优势植物华山松、林芝云杉和高山松为研究对象,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中的Ripley L函数分析不同等级华山松和优势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结果表明:1)华山松的小树(D<20 cm且H≥100 cm)在整体尺度上(0~50 m)均表现为集群分布,中树(20 cm≤D<40 cm)在小尺度内(0~16 m)为集群分布,大尺度(17~50 m)呈随机分布,大树(D≥40 cm)在整体尺度内(0~50 m)都呈随机分布。2)华山松在0~50 m尺度内均呈集群分布,随尺度的增长,集聚程度的变化较小;高山松在0~30 m尺度内集群分布,其中在7 m处集聚强度最大,随后集聚强度随尺度的增加而减小,在37~46 m尺度内表现为均匀分布,在30~37 m和46~50 m尺度上为随机分布;林芝云杉在0~49 m尺度上都呈现集群分布,只有在49~50 m处随机分布。3)华山松的种内关联性几乎都表现为不相关,只有小树和中树在9~14 m的尺度上表现为负相关。4)华山松和高山松的种间关联性在0~17 m尺度内表现为空间负相关,在17~50 m的尺度内不相关;华山松和林芝云杉在0~3 m及40~50 m的尺度内不相关,但在3~40 m的尺度上呈负相关;高山松和林芝云杉的关联性变化较大,依次是负相关>不相关>正相关>不相关。
- 姚慧芳卢杰王超陈康王超张铎
- 关键词:华山松林优势植物种群空间分布
- 华山松林凋落物养分释放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模拟氮沉降的短期响应被引量:7
- 2021年
- 研究模拟氮(N)沉降下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探究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内在机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滇中亚高山华山松林(Pinus armandii forest)为研究对象,采用尼龙网袋法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在华山松林开展模拟N沉降下凋落叶、枝原位分解试验,分别设置4个N沉降水平:对照CK(N 0g·m^(-2)·a^(-1))、低氮LN(N 5 g·m^(-2)·a^(-1))、中氮MN(N 15 g·m^(-2)·a^(-1))和高氮HN(N 30 g·m^(-2)·a^(-1))。结果表明:华山松林凋落叶和枝C元素均为直接释放模式;凋落叶和枝N元素分别为淋溶-富集-释放和富集-释放模式;凋落叶和枝P元素分别为淋溶-富集-释放和富集-释放模式;凋落叶的C、N、P养分释放速率(40.71%、53.83%、47.06%)均高于凋落枝(20.98%、22.04%、13.15%);各N处理下,凋落叶和枝C释放速率均表现为LN>MN>CK>HN;N沉降总体增加了凋落叶C、N含量,但对P含量无显著影响;N沉降显著降低了凋落叶ω(C)/ω(N)和ω(N)/ω(P)、凋落枝ω(C)/ω(N);凋落叶、枝N、P含量与土壤N、P含量密切相关,土壤P对凋落叶化学计量影响最大,土壤N对凋落枝化学计量影响最大,土壤C对凋落物化学计量影响最小。在短期内N沉降能抑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N、P的释放,但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无明显影响,滇中华山松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化学计量变化特征及养分释放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对N沉降的响应机理,特别是土壤N、P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将为后续研究的重点内容。
- 潘禹王克勤宋娅丽张雨鉴郑兴蕊
- 关键词:N沉降凋落物养分释放华山松林
- 滇中高原不同林龄华山松林冠层对天然降雨雨滴能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滇中磨盘山不同林龄华山松人工林对天然降雨动力学特征的影响,为区域水土资源保护、森林结构调整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基于2019年5至10月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磨盘山观测的74场降雨资料,采用滤纸色斑法对华山松人工林(中龄林15 a,成熟林40 a,过熟林60 a)的林内外的降雨雨滴同时进行观测。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1场降雨,针对不同降雨条件分析了3种林龄林分对雨滴能量特征的影响。[结果]①华山松林林冠层对雨滴有汇集与分散作用,中龄林对雨滴分散作用更强,成熟林次之,过熟林则表现为较强的汇集作用。②林内外雨滴终点速度与雨滴直径均具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林内雨滴终点速度排序为: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③雨滴直径及降雨强度的增加均可增强林内外的降雨能量,且雨滴能量与二者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不同降雨条件下,降雨动能与雨滴径阶均可拟合为幂函数,林内雨滴能量排序为: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其中,中龄林对雨滴能量的削弱作用更为明显。④中龄林对雨滴的缓冲势能效果最好(66.67%),占降雨总势能的52%,成熟林次之(31.58%),过熟林最弱仅为20.64%。[结论]随树木年龄的增长林冠减缓雨滴能量的效果减弱。因此,对于成熟林以上的华山松人工林林分,应及时进行林分采伐与更新,且注重保护林下枯落物,以减轻由林下雨滴造成的水土流失。
- 涂晓云王克勤赵洋毅赵洋毅段旭朱梦雪
- 关键词:华山松人工林
相关作者
- 王得祥

- 作品数:287被引量:3,242H指数:29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物种多样性 油松 生态环境 环境因子 松栎混交林
- 王克勤

- 作品数:318被引量:2,090H指数:26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坡耕地 干热河谷 滇中 反坡 金沙江干热河谷
- 宋娅丽

- 作品数:68被引量:242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滇中 坡耕地 氮沉降 亚高山 模拟氮沉降
- 雷瑞德

- 作品数:103被引量:1,544H指数:22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秦岭火地塘林区 火地塘林区 锐齿栎林 锐齿栎 华山松
- 张胜利

- 作品数:108被引量:496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森林生态系统 水质 条锈病 华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