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4篇“ 十二脂肠“的相关文章
- 基于ERAS理念的腹腔镜胰十二脂肠切除术在老年壶腹周围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围手术期管理下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在老年壶腹周围癌患者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壶腹周围癌患者127例,其中男71例、女56例,年龄17~81(62.2±11.5)岁。将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61例)和非老年组(≤65岁,66例)。2组患者均接受LPD治疗,并按照标准的ERAS围手术期管理方案进行个体化管理,术后随访1年以上。对比分析2组患者以下观察指标:(1)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协会(ASA)评分及合并基础疾病等基线资料;(2)肿瘤的部位、大小(长径)、数目、切缘阳性率,以及有无淋巴、血管和神经浸润等肿瘤病理学特征;(3)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术期指标,包括术后腹腔出血、胃延迟排空、腹腔感染、胆瘘和胰瘘等在内的术后主要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级)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时间等临床病理特征;(4)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LDP手术,围手术期均无心血管事件发生。患者术后出血、胃延迟排空、腹腔感染、术后胰瘘、术后胆瘘等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老年组患者肿瘤长径为2(2.0,3.6)cm,大于老年组的2(1.5,3.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0,P=0.017);2组患者其余的肿瘤病理组织学特征、基线资料,以及包括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腹腔出血是影响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比值比11.158,95%可信区间1.664~74.836,P=0.013),而包括年龄、性别、ASA评分和其他主要并发症等则不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ERAS理念下的老年壶腹周�
- 周迟杨云川杜滨和徐楠崔培元
-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壶腹周围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老年医学
- 单向可吸收倒刺线与PDS-Ⅱ缝线在腹腔镜胰十二脂肠切除术胆肠吻合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单向可吸收倒刺线与PDS-Ⅱ缝线在腹腔镜胰十二脂肠切除术胆肠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胰十二脂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胆肠吻合时采用单向可吸收倒刺线,设为倒刺线组;另30例患者胆肠吻合时采用PDS-Ⅱ缝线,设为PDS-Ⅱ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总管直径、胆肠吻合口内径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术中情况:两组患者均完成腹腔镜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肠吻合均采用横结肠后Roux-en-Y吻合方式,均未放置T管引流,无姑息性胆肠吻合减黄。与PDS-Ⅱ组比较,倒刺线组胆肠吻合手术时间缩短[(13.2±8.1)min vs(15.8±7.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80±8)mL vs(94±5)mL]、肝总管直径[(1.5±0.6)cm vs(1.3±0.8)cm]、胆肠吻合口内径[(1.3±0.8)cm vs(1.1±0.6)cm],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情况:与PDS-Ⅱ组比较,倒刺线组患者术后胆漏[0例(0)vs 3例(10%)]、术后胆肠吻合口后方引流管拔出时间[(3.8±0.9)d vs(7.2±0.3)d]、术后住院时间[(7.8±0.9)d vs(10.2±0.6)d]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情况: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与PDS-Ⅱ组比较,倒刺线组患者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2例(6.7%)vs 5例(16.7%)]和狭窄胆肠吻合口拆除再吻合发生率下降[0例(0)vs 3例(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反流性胆道感染发生率[2例(6.7%)vs 3例(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可吸收倒刺线在腹腔镜胰十二脂肠切除术胆肠吻合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能够减少胆肠吻合口狭窄及胆漏的发生率。
- 丁兵万文武蒋辉张瑜
- 关键词:胆肠吻合
- 不同时机营养支持治疗对胰十二脂肠切除术后患者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对不同时机营养支持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术后效果进行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和CBM数据库,搜集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营养支持的RCT,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3月1日止。由两名研究者各自进行文献筛选、信息提取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继而以JAGS 3.4.0为运行环境,对R 3.5.3软件编码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筛选所得8个RCTs,共825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7 d白蛋白水平方面,不同时机肠内营养支持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序概率图显示,术前给予肠内营养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支持营养的较优方案,其次的给予时机是术后24~48 h。结论根据网状meta分析和概率排序结果,术前纠正患者营养状况,给予肠内营养的效果优于其他营养支持方式;其次,应结合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ESPEN)和快速康复外科(ERAS)的建议综合考虑,在手术后24~48 h之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 刘晓燕柴长鹏张有娣周文策
- 关键词:营养支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术前黄疸水平对胰十二脂肠切除术的影响
- 目的:了解术前黄疸水平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影响,探究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合并梗阻性黄疸"是否常规术前减黄的临床决策。方法:对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74例术前有...
- 乐乾尊
-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减黄预后
- 文献传递
- 胰十二脂肠切除术中变异肝动脉识别与处理被引量:9
- 2017年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癌前病变和部分良性疾病的标准术式。PD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胰头十二指肠区域解剖结构复杂,与周围血管关系密切,术中易发生损伤,若存在解剖变异则使手术难度和风险增加。
- 李中辉陈华孙备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变异肝动脉
- 胰十二脂肠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 2014年
- 目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护理进行探讨,以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60%,两组患者总满意率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在围术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沈耐径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护理
- 胰十二脂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体会
- 2014年
-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体会。方法对18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15例顺利治愈出院。术后并发胆瘘1例、胰瘘2例,经及时发现和充分引流,分别于术后第15 d、21 d和30 d愈合出院。未发生与护理措施不当有关的并发症。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范围较大,涉及上腹部多脏器的联合切除。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综合护理,对降低并发症率和病死率具有积极意义。
- 邱丽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
- 胰十二脂肠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与体会。方法对我院45例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术前相关准备、围手术期教育、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所以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腹腔内出血2例,腹腔感染2例,应激性溃疡1例,胰瘘1例。结论重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顺利完成手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临床上需重视该术式的围术期处理。
- 张子群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 原发性十二脂肠恶性肿瘤临床治疗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脂肠恶性肿瘤发病规律和临床治疗要点。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1例确诊的十二脂肠恶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测确诊。乳头状管腺癌17例;粘液腺癌1例;类癌2例;低分化腺癌1例。1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随访1a生存者9例,随访2a生存者6例,随访3a生存者2例,2例至今仍存活;3例行局部切除术,随访15个月生存者2例,随访20个月生存者1例。结论选择联合的检查方式可提高原发性十二脂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经病理确诊后通过胰十二指肠切除是治疗原发性十二脂肠恶性肿瘤最基本的方法。
- 闫保功
- 关键词:原发性十二脂肠恶性肿瘤
- 原发性十二脂肠恶性肿瘤临床诊治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脂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症有胰瘘5例,胆瘘1例,胃肠吻合口瘘1例,腹腔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切口感染2例,呼吸道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1例;本组41例中,手术死亡1例,死于胰瘘及严重腹腔感染。结论原发性十二脂肠恶性肿瘤的治疗强调术中精细的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 王结实
- 关键词:恶性肿瘤诊治
相关作者
- 聂玉强

- 作品数:452被引量:2,502H指数:21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胃癌 高强度聚焦超声 幽门螺杆菌 非酒精性脂肪肝
- 李瑜元

- 作品数:559被引量:3,844H指数:30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消化性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 叶小利

- 作品数:239被引量:927H指数:19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 研究主题:小檗碱 黄连生物碱 黄连 黄连碱 黄连总生物碱
- 钱中波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
- 研究主题:波依定 倍他乐克 半胃切除 修补术 高血压病
- 黄静宇

- 作品数:12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黄石市团城山骨科医院
- 研究主题:成人 胸腰段脊柱骨折 胸腰段 后路内固定治疗 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