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45篇“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的相关文章
综合护理对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4年
探究综合护理对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将86例患者平分为两组,分别应用综合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 观察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照组为11.63%(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减少后并发症,改善护患关系,对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效果明显。
王丽平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综合护理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
三维超声评估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与球囊扩张对胆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与球囊扩张对胆囊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包括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后患者78例,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后患者56例,健康对照者40例,通过三维超声测算受试对象空腹胆囊容积、脂肪餐后胆囊容积,计算胆囊收缩率,测量胆囊壁厚度,评估胆囊功能。并比较两种手方式对胆囊功能及胆囊炎、结石复发、胆系感染、胆管积气等后远期并发症的影响。结果EST组、EPBD组与对照组空腹胆囊容积相比较,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1.870,P<0.001),EST组小于EPBD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T组、EPBD组和对照组餐后胆囊容积比较,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499,P=0.799)。EST组、EPBD组与对照组胆囊收缩率相比较,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023,P=0.001),EST组小于EPBD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胆囊壁厚度>3 mm者EST组、EPBD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8/78)、(18/56)和(9/40),EST组多于EPBD组和对照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T组多于EPBD组和对照组。EST组胆管结石复发高于EPBD组;胆管积气发生率高于EPBD组。结论对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后与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后而言,通过三维超声评估胆囊功能仅计算胆囊收缩率是不够的,还要结合空腹胆囊容积和胆囊壁的厚度综合判断。EST后胆囊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胆管结石、胆系感染、胆管积气等并发症高于EBPD组。EPBD乳头括约肌的损伤小,对胆囊功能的影响小。
宋吉波董林森刘新枝
关键词:三维超声胆囊功能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联合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papillotomy,EST)联合气囊扩张(endoscopic papillo-sphincter balloon dilatation,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166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患者,其中单用EST治疗的患者50例为EST组,单用EPBD治疗的患者50例为EPBD组,EST联合EPBD治疗的患者66例为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联合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97.0%)高于单用EST组(90.0%)和单用EPBD组(9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出血发生率(3.0%)明显低于EST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用EPBD组(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急性胰腺炎或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6.1%)明显低于EPBD组(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三组患者间穿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发率(3.0%)与单用EST组(6.0%)和单用EPBD组(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T与EPBD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能提高手成功率且降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薛斌张道选
关键词: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气囊扩张术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腹腔镜经腹逆向引导下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501例报道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中采用经腹逆向引导技施行内镜乳头切开术(laparoscopic endoscopic sphincteropa pillotomy,L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的手方法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间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LEST治疗的501例十二指肠乳头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1例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无手死亡。手时间为60~190 min,平均107 min;中出血量为5~100 mL,平均21.8 mL;后住院时间为4~9 d,平均6.7 d。所有患者均成功切除胆囊,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净胆总管结石493例(98.4%),6例(1.2%)乳头切开成功后因胆总管残留结石置T管引流,后经胆管镜和液电碎石取净;一期缝合后发现残留结石2例(0.4%)。364例(72.7%)患者乳头狭窄切开成功后施行直接一期缝合,9例(1.8%)留置输尿管导管后施行一期缝合,118例(23.5%)留置鼻胆管后施行一期缝合,4例(0.8%)乳头狭窄切开失败者和6例(1.2%)乳头切开成功后因胆总管残留结石者中转为T管引流后发生轻症胰腺炎9例(1.8%),发生胆汁漏23例(4.6%),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8%(34/501,包括2例残留结石)。结论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中采用经腹逆向引导技施行LEST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陈安平高原李华林胡铤索运生刘进衡张胜龙刘安易斌
关键词:十二指肠乳头狭窄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和球囊扩张后迟发型大出血发生率的对比研究(附视频)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内镜引导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十二指肠乳头迟发型大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内镜下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4年12月经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行ERCP诊疗的1571例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诊疗资料。结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组后迟发型大出血率(5/1034,0.48%)略高于球囊扩张组(0/479,0),但无显著差异(0.88%vs 0,P=0.066)。5例大出血患者均在内镜下成功止血,其中1例止血钳止血,2例氩离子凝固(APC)止血,2例肾上腺素注射止血,1例注射止血成功后再次出血,采用APC止血成功。结论 APC是ERCP十二指肠乳头迟发型大出血止血的有效措施,操作简单且安全,采用球囊扩张可能降低十二指肠乳头迟发型大出血的发生率,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杨娇楠王修齐丁辉韩双印李修龄杨玉秀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球囊扩张手术后出血
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和护理
2014年
总结了68例胰胆管疾病患者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和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对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患者后可能发生的出血、穿孔、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等并发症进行风险评估和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各项预防和护理措施。认为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性强,护士必须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掌握相关手注意事项,手过程与医生配合熟练、精准、规范,才能使手顺利、安全、快速,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岑爱丽
关键词: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并发症护理
利胆排石汤联合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鼻胆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利胆排石汤联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ST)、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行ERCP、EST、ENBD,后均禁食,常规应用抑酸剂、抗生素、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治疗组于前3天及后7天连续予利胆排石汤口服。监测患者后第3、7天总胆红素、淀粉酶、白细胞总数及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例数。结果治疗组总胆红素、淀粉酶、白细胞总数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并发急性胰腺炎,对照组有3例并发急性胰腺炎(P<0.05)。结论利胆排石汤联合ERCP、EST、ENBD不但可以有效治疗胆总管结石,而且可明显降低胆总管结石经ERCP取石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
钟文英郭玉青赵鹏王新芳黄光鸿
关键词:利胆排石汤胆总管结石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鼻胆管引流术
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的临床护理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ERCP、EST对胆系及胰腺疾病诊治中的护理要点。方法运用ERCP、EST对50例因不同程度发热、腹痛和黄疸而入院的患者进行诊治。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检查,引流时间依病情而定,体温、血象恢复正常,腹痛、腹胀缓解后3d可拔管,平均住院时间8d。结论ERCP、EST具有观察胆胰管病变直观、安全,对患者创伤小的优点,掌握好其适应症、禁忌症,做好前、中、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陈昭琳罗静兰陈婵
关键词: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护理
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的医护配合与护理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中的医护配合及护理方法,以提高手成功率及患者预后质量。方法选取60例平均年龄55岁的患者,其中对20例可疑患有胆总管结石症的患者行单独ERCP检查,40例确诊患有胆总管结石症的患者行治疗性ERCP与EST。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常规护理准备,中与医师熟练配合,协助医师插管、注射造影剂、取出结石、退管及放置引流管,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手效果,做好并发症护理工作。结果通过与医师中、后的熟练配合与护理,20例疑似患者经ERCP检查均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本组60例患者中58例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的,只有2例并发了急性胰腺炎,经正确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后也痊愈出院。结论护士在ERCP及EST前准备充分、中与医师密切配合、后正确及时的高质量护理水平都会提高手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预后效果。
石如玉吕艳萍
关键词:逆行胰胆管造影护理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联合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的效果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64例接受内镜取石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82例患者采用EST联合EPBD取石(EST+EPBD组),其余82例患者采用EST取石(EST组),比较2组患者取石时间、碎石率、一次性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出血、消化道穿孔、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胆管炎)发生率。结果:EST+EPBD组取石时间为(39.4±11.2)min,低于EST组[(45.2±2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T+EPBD组一次性结石取净率为95.1%(78/82),高于EST组[90.2%(74/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EPBD组碎石率为9.8%(8/82),低于EST组[21.9%(1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T+EPBD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9%(18/82),高于EST组[20.7%(17/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T联合EPBD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安全、有效,可较EST缩短取石时间、降低碎石率。
王晓燕蒋小猛何亚龙徐岷陈萍张尤历
关键词: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胆总管结石

相关作者

李兆申
作品数:2,272被引量:18,716H指数:5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 胰腺肿瘤 内镜 幽门螺杆菌
麻树人
作品数:228被引量:1,274H指数:17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 内镜治疗 胆总管结石 ERCP 胰胆管造影术
邹多武
作品数:407被引量:5,480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华医学会
研究主题: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性食管炎 胃食管反流 内脏高敏感 肠易激综合征
许国铭
作品数:904被引量:8,497H指数:4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胰腺癌 幽门螺杆菌 胰腺肿瘤 超声内镜 慢性胰腺炎
叶萍
作品数:82被引量:612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裂孔疝 内镜检查 胃内 X线钡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