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3篇“ 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文章
- 创伤后成长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医学应对方式与康复锻炼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
- 2025年
- 目的分析创伤后成长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医学应对方式与康复锻炼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3年3月-2024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17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医学应对方式调查表(SCSQ)、创伤后成长水平调查表(PTGI)、锻炼依从性调查表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创伤后成长、医学应对方式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AMOS 21.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中介效应验证。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17份,回收有效问卷2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31%。209例患者的PTGI得分为(45.62±10.52)分;SCSQ中的积极应对得分为(14.05±3.46)分,消极应对得分为(15.23±3.67)分;康复锻炼依从性得分为(31.62±4.38)分。创伤后成长与积极应对、康复锻炼依从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积极应对与康复锻炼依从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创伤后成长在医学应对方式、康复锻炼依从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00%(0.037/0.148)。结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稳定期早期阶段的消极应对明显,创伤后成长水平不足,康复锻炼依从性较好,且仍有提升空间。创伤后成长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康复锻炼依从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张洁来艳丽王亚霖方晓霞
- 关键词:中青年创伤后成长医学应对方式中介效应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医学应对方式的现状及相关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理弹性、医学应对方式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我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诊治的MHD患者80例,将其设为MHD组,并挑选同一时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者归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研究对象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医学应对方式各维度评分,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HD患者心理弹性状况与医学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 在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方面,MHD组坚韧、自强、乐观因子得分更低(P<0.05);在医学应对方式各维度评分方面,MHD组面对因子得分更低,回避、屈服因子得分更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坚韧、自强、乐观与面对呈正相关,与回避、屈服呈负相关(P<0.05)。结论 MHD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较低,且面对疾病时更倾向于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同时两者存在明显相关性,需要临床给予高度重视。
- 吴柳玉林宜晓许艳艳韦泽丰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心理弹性医学应对方式
- 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与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 2025年
- 目的 研究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与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4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分别发放心理弹性、医学应对方式调查表,分析心理弹性与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经Pearson相关性计算,发现医学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工作状态、家庭收入、居住状态、调查时间点、SF-36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关注患者的心理弹性状况并及时给予相关干预,引导其选择积极的医学应对方式,能保障患者的心理状态,为预后提供保障。
- 洪妙萍
- 关键词:医学应对方式中青年心理弹性脑卒中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医学应对方式下的自我效能与睡眠状况调查
- 2025年
-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MHP)患者不同医学应对方式下的自我效能与睡眠状况。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就诊的158例MH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随后根据MCMQ分为面对、回避、屈服3组人群,比较3组人群的自我效能感和睡眠状态差别。结果:MHP患者MCMQ面对得分为(15.61±7.64)分,回避得分为(15.25±6.74)分,屈服得分为(9.09±5.23)分。根据3个维度得分高低,将MHP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回避组51例(32.28%)、面对组83例(52.53%)、屈服组24例(15.19%)。面对组GSES得分为(28.29±3.83)分,回避组为(27.90±3.41)分,屈服组为(19.46±2.95)分,方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091,P<0.001),且与屈服组比较,面对组和回避组GSES得分均升高(P<0.05)。面对组PSQI得分为(12.94±2.07)分,回避组为(14.06±2.04)分,屈服组为(17.79±1.69)分,方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133,P<0.001),且两两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面对、回避作为主要应对方式的MHP患者比屈服作为应对方式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和更好的睡眠质量。临床上应积极采取护理措施,使屈服的患者的医学方式转变为面对和回避。
- 张时卿任清清郭惠茹
-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医学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睡眠状况
-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针对性干预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基于行动研究法的针对性干预对老年急性脑卒中(AS)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0月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的91例老年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常规组45例患者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46例患者接受基于行动研究法的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医学应对方式[应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定]、遵医行为、睡眠质量[应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定]及神经功能[应用中国脑卒中量表(CSS)评定]。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MCMQ中的面对评分均高于入组时(P<0.05),回避及屈服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0.05),且研究组面对评分高于常规组、回避及屈服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规律用药、科学膳食、功能锻炼、按时复诊的遵医率高于常规组(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SRSS、CSS评分均低于入组时(P<0.05),且研究组SRSS、CS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老年AS患者实施基于行动研究法的针对性干预,可改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和遵医行为,提高睡眠质量及神经功能的修复效果。
- 李丽芳霍丽敏王慧娟刘运平
- 关键词:行动研究法针对性干预急性脑卒中医学应对方式睡眠质量
- 胃肠间质瘤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5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81例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FoP)、疾病感知量表(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I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探究3种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IST未转移(P=0.016)、支持利用度高(P=0.006)者面对应对方式得分较高;受教育水平高(P=0.016)、主观支持水平高(P=0.002)者的回避应对方式得分较高;生理健康恐惧得分低(P=0.003)、受教育水平高(P=0.010)、主观支持水平高(P=0.027)者的屈服应对方式得分较高。结论GIST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受到社会支持、疾病恐惧、肿瘤转移、受教育水平的综合影响,应为患者提供全面的GIST知识和信息,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和态度。
- 郝迎春夏义文李沣员徐皓侯慧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医学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 医学应对方式在宫颈癌患者自我倡权与疾病获益感的中介效应
- 2025年
-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在疾病获益感与自我倡权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4—8月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获益感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自我倡权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组宫颈癌患者疾病获益感总分为(52.50±7.76)分,自我倡权总分为(64.76±6.68)分,面对应对(16.48±4.00)分,回避应对(15.93±1.79)分、屈服应对(8.46±2.03)分。本组宫颈癌患者疾病获益感总分与自我倡权总分呈正相关(分别为r=0.480,均P<0.001),与面对和回避应对均呈正相关(r=0.627、0.463,P<0.001),与屈服应对呈负相关(r=-0.267,P<0.001)。宫颈癌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在疾病获益感与自我倡权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35.6%;屈服应对和回避应对分别占总效应的17.0%和18.6%。结论宫颈癌患者自我倡权可通过改变患者医学应对方式间接提高其疾病获益感。建议医护人员应加强及重视自我倡权能力,鼓励患者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从而增强患者疾病获益感。
- 田杨君滕慧陈正英王琴孙淑娟谭朝霞
- 关键词:宫颈癌医学应对方式中介效应
- 以集束化护理为基础的患者参与管理模式对TACE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以集束化护理为基础的患者参与管理模式对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本院共纳入126名TACE术后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63例(以集束化护理为基础的患者参与管理模式);评估不同护理方案对TACE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结果护理1周后,相较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27.90±1.14)以及生存质量评分(87.34±2.51),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35.69±1.31)以及生存质量评分(91.89±2.56)均明显较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面对(21.51±0.26)分、回避(17.62±1.37)分、屈服(14.01±0.28)分,观察组面对项目的评分(24.25±1.23)较高(P<0.05);屈服(12.15±0.31)和回避(15.74±1.62)较低(P<0.05);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46.26±2.04)、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47.47±2.40)较对照组SDS评分(58.57±2.03)、SAS评分(49.35±2.04)降低更为明显(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相较于对照组(85.71%),观察组(96.83%)明显较高(P<0.05)。结论以集束化护理为基础的患者参与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TACE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并改善其医学应对方式,使患者更积极地面对疾病的同时还可减少回避和屈服等消极应对行为。此外,该模式还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 魏晓敏季文洁孙可可
- 关键词:TACE自我效能感医学应对方式
- 医学应对方式在1型糖尿病患者领悟社会支持与疾病痛苦间的中介效应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医学应对方式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疾病痛苦间的中介效应,为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疾病痛苦量表,对2020年4月-2022年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住院治疗的309例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SS 25.0进行相关性分析,AMOS 24.0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医学应对方式各维度得分显示,面对应对方式(19.63±3.55)分、回避应对方式(15.48±3.59)分、屈服应对方式(9.42±3.04)分;面对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132,P<0.05),与疾病痛苦呈负相关(r=-0.247,P<0.01);回避、屈服与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657、-0.724,P<0.05)、与疾病痛苦呈正相关(r=0.216、0.201,P<0.01)。领悟社会支持对糖尿病痛苦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β=-0.233,P<0.01),面对应对方式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糖尿病痛苦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β=-0.033,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2.41%。结论鼓励1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积极的医学应对方式可增强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对糖尿病痛苦的抑制作用,关注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便于拟定特异性的社会支持政策和措施,以减轻其糖尿病痛苦。
- 张红梅张宁傅荣厉姝岑孙晶娜
- 关键词:1型糖尿病领悟社会支持中介效应
- 高血压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03-01-2023-03-31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估患者应对方式现状,将应对患者纳入积极应对组,将回避屈服患者纳入消极应对组,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影响高血压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因素。结果90例高血压患者中积极应对58例(64.44%),回避20例(22.22%),屈服12例(13.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消极应对组与积极应对组间受教育程度(χ^(2)=5.002,P=0.025)、家庭人均月收入(χ^(2)=9.140,P<0.001)、自我效能感(χ^(2)=6.633,P=0.036)和社会支持(χ^(2)=7.572,P=0.0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低(OR=2.727,95%CI为1.119~6.647,P=0.027)、自我效能感低(OR=3.267,95%CI为1.191~8.957,P=0.021)、低社会支持度(OR=3.750,95%CI为1.333~10.546,P=0.012)是影响高血压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的危险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OR=0.987,95%CI为0.981~0.992,P<0.001)是影响高血压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的保护因素。结论部分高血压患者会消极应对疾病,受到患者自身受教育程度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自我效能感低、低社会支持度等因素的影响。
- 居梦凡孔节黎希希黎娓
- 关键词:高血压医学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度
相关作者
- 胡荣

- 作品数:70被引量:714H指数:16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研究主题:学士 护理 老年人 冠心病病人 冠心病
- 赵立双

- 作品数:30被引量:267H指数:8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PICC 医学应对方式 白血病患者 护理
- 孙淑华

- 作品数:26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PICC 抑郁 医学应对方式 白血病患者
- 姜小鹰

- 作品数:282被引量:4,648H指数:36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研究主题:护理 学士 护理本科生 护理专业 老年人
- 秦柳花

- 作品数:73被引量:483H指数:1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脊柱侧弯 围手术期 脊柱侧凸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