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9篇“ 区域教研“的相关文章
- 基于需求导向的区域教研实践策略——以成都市LTS主题教研模式建设为例
- 2025年
- 教研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特色,也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成都市研发了LTS主题教研模式,进一步促进教研工作科学化、结构化和专业化发展,着力构建高质量的区域教研体系,为助力我国五级教研体系建设提供了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区域模式。
- 袁文王丹艺
- 关键词:区域教研
- 小学英语区域教研协同发展模式创新实践研究——以深圳市坪山区小学英语学科区域教研模式为例
- 2025年
- 新时代赋予了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新的内涵。深圳市坪山区基于协同发展开展小学英语区域教研活动,从共生单元(组织架构)、共生模式(协同推进)以及共生样态(共建共享)的创新模式出发,结合区域实际,探索了“‘12345’小学英语区域教研实施路径”,有效助推了区域教研的转型。
- 吴耿霞
- 关键词:区域教研
- 学前教育区域教研的四种新样态
- 2025年
- 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承载着引领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树立科学的保育教育理念、持续推动幼儿园提高保教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使命。近年来,随着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育人方式的逐渐落地生根,传统的“组织听评课、研磨课、公开课、送课入园”等方式已无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一些区域的学前教育教研员陷入不知如何组织区域教研活动的困境。
- 邱艳春
- 关键词: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教研员幼儿园园长育人方式
- 区域教研数字化转型的“一体四双三动”创新与实践
- 2025年
- 区域教研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是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区域教研的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针对区域教研中现存的教研目标离散、教研动力疲软、城乡融合度不深等难点问题,本研究明确了组织有序、目标升级、融入时代“三位一体”教研目标,构建了学校学科双提质、名师名课双提质、外力内力双提质、素养成果双提质“四双提质”教研机制,探索了协同联动、数智驱动、混合联动“三动融合”教研策略,开展了“一体四双三动”区域教研数字化转型实践,并据此加强区域教师教研的精准性、效能性和融合性,以促进区域教研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 胡志桥向黎张雅慧胡小勇
- 关键词:区域教研
- 以区域教研共同体促进广西县域教学质量提升
- 2025年
- 针对广西县域教育教学发展面临的一些困境,“广西县域教研支持计划”按照“一区两市四县八边境”的布局“分批集成式”地开展了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文章以该项目作为案例研究样本,梳理和总结了项目的具体做法和阶段性经验成果,从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的发展路径选择和策略探索进行研究分析,为充分发挥教研支撑县域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有效的实践案例。
- 韦珺吴玉龙
- 关键词:教学质量
- 基于主题课例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区域教研机制构建
- 2025年
- 基于主题课例研究的区域教研机制构建和实践,是新时期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建构基于主题课例研究的区域教研机制应确立以主题课例为核心的教学研究目标与实施路径,设计与实施主题课例开发流程与教研活动组织方式,探索建立主题课例驱动的区域师资培训模式及评价体系,创新构建课例资源支持系统。
- 刘建军
-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 三学三真:旨在重塑学习观的区域教研范式
- 2025年
- 为改变教研活动“重参加轻参与”、教学方式“重灌输轻体验”、教学价值取向“重知识轻素养”的现状,文章充分运用联盟教研机制优势,以区域推进“三学三真”教研范式,凸显教研的学习本质。通过“三学三真”一般范式与常用变式强化教师在教研中学习者的身份,促成教师发生“真学习”,从而构建以“真学习”为中心的教研新样态。
- 张晗芬
- 关键词:教研活动
- 学前教育区域教研的四种新样态
- 2025年
- 学前教育中的区域教研是一种基于特定地理区域的教育研究与交流活动。探索区域教研新样态成为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与引领。文章通过组织同一区域内的幼儿园教师等共同探讨学前教育中的热点问题、教学实践经验以及教育改革方向研究的方式,将学前区域教研概括为四种新样态。并通过新样态的描述和分享,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邱艳春
- 关键词:学前教育区域教研
- 基于课堂观察的初中物理区域教研
- 2025年
- 通过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从专业视角,用专业行为,把教研、科研、教师培训等与课堂教学紧密融合,运用区域教研方式推进基于课堂观察的教研改革,研发“观察量表框架”,确定“合作、改进、成长”的区域教研方向,提供课堂观察研究范例,逐步形成“三环节一提升”的区域教研模式和“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区域教研机制.
- 马先艳
- 关键词:课堂观察区域教研
- 区域教研助力黄河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 2025年
-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加强黄河文化传承弘扬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础。近年来,全省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立足地域文化实际,把黄河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创新传播媒介、组织实践活动、推进校家社协同等方式,有效将黄河文化与全环境立德树人相融合,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责任感,为黄河文化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 苏晓云
-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文化认同感区域教研文化育人传承弘扬文化融入
相关作者
- 罗滨

- 作品数:76被引量:384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 研究主题:教研 教师 教学 老师 教研员
- 桑嫣

-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
- 研究主题:区域教研 教学 课程标准 中学教育 实验仪器
- 胡小勇

- 作品数:248被引量:3,309H指数:35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教育 人工智能 信息化 教学设计 教师
- 伯海英

- 作品数:105被引量:147H指数:5
- 供职机构: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初中生物学 初中生物 课堂观察 生物教师 香菇
- 张琦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桥西区教育局
- 研究主题:区域教研 高中生物 酵母菌 种群数量 中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