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20篇“ 区域创新网络“的相关文章
区域创新网络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应研究
2025年
基于2006—2022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7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面板数据回归和空间面板回归等方法探究区域创新网络特征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之间已形成完整、稳定且“核心—边缘”结构明显的创新关联网络,但其网络扩张性较弱,城市的新质生产力水平逐年提高且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度数中心性和网络稳定性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显著为正,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成渝城市群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进一步,空间溢出分析表明,城市度数中心性和网络稳定性存在空间“虹吸效应”,核心城市集聚创新资源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较强。
何雄浪李月书
关键词:区域创新网络长江经济带空间溢出效应
“孔雀东南飞”还能持续多久?--基于北京与长三角跨区域创新网络结构韧性监测
2024年
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结构韧性化理念,提出包括流动性、聚集性、层级性和匹配性四维韧性特征,构建创新网络结构韧性监测体系,利用2010-2022年北京与长三角26个城市的联合申请专利数据,计算北长跨区创新网络结构韧性值,并与京津冀、长三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从韧性监测现状看,北长跨区韧性均值低于长三角和京津冀,且都呈现不稳定波动态势,表明地理空间不连续的北长跨区创新网络结构稳定性和抵御外部冲击能力都弱于地理空间连续的区域;第二,从2025-2027年韧性预测值看,长三角、京津冀韧性值都呈上升趋势,而北长跨区韧性值呈现下降趋势,且与京津冀韧性差距显著增大,“孔雀东南飞”现象有望得到显著改善。
梁林李妍
关键词:创新网络结构
区域创新网络中的知识管理运行体系分析
2024年
阐述区域创新网络中知识管理的特征,依据知识管理特征和效应,结合区域创新网络,构建适应区域创新网络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并探讨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运行机理。
李鹏
关键词:区域创新网络知识管理系统模型
粤港澳大湾区流空间与区域创新网络耦合机制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报告》均明确指出,大湾区的发展对国家的发展大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要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并推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联合...
孔冀渝
关键词:区域创新网络
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的重点领域及前沿方向被引量:3
2023年
创新网络是经济地理学重要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基于现有经济地理研究成果,从创新网络类型与结构、演化过程与机理、效应与治理等方面论述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网络类型主要可通过知识创造方式、网络地位和知识类型不同进行分类,区域创新网络结构主要集中于探究主体结构和空间结构,而关于不同空间尺度创新网络创新能力差异尚存争议。(2)多维邻近性、合作基础、知识水平、空间交易成本、三元闭合效应以及主体属性、创新区位等是影响创新网络演化和相互作用的重要因子,但对不同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多空间尺度创新网络的耦合作用与机理研究不足。(3)创新主体构建创新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创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区域增长。以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的分析为主,对创新网络的技术-经济-生态环境综合效应关注不够。
曹贤忠吕磊曾刚
关键词:创新网络网络结构网络演化网络效应网络治理
区域创新网络格局演化与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4
2023年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QAP分析模型,归纳区域创新网络格局和演化特征,通过多维邻近性探讨区域创新网络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区域创新形式以合作创新为主,呈现多边化、开放化、深度化等趋势,创新主体呈现以企业为核心,高校为中介枢纽的显著特征;(2)区域创新网络演化尺度敏感性显著,呈现强中心多极网络化发展趋势,边界效应和路径依赖较强,网络不断极化发展;(3)多维邻近性对江苏省区域创新网络影响效应表现为促进、调节、交互及极值效应。
沈丽珍饶悦蒙晓雨汪侠
关键词:区域创新网络社会网络分析网络演化
多维邻近性视角下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研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由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城市间创新合作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城市间相互作用关系则是城乡规划学研究关注的重要内...
刘叶
关键词:拓扑结构
面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区域创新网络协同驱动研究——以长三角IC产业链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构建长三角城市群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创新网络,探究网络驱动机制对促进成果转化,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集成电路产业链合作专利数据为基础,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构建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创新网络,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探究网络演化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网络由“单核心”向“多核心”网络结构转变,网络“小世界性”显著,层级性清晰;开放型三角结构对网络演化呈倒“U”型曲线关系;研发主体的中心性、结构洞属性对网络演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距离对网络演化有差异化影响,其中技术多样性与重叠性对网络的影响呈“U”型曲线关系,技术宽度始终呈正向显著,而技术深度则对网络演化无显著的促进作用;网络演化具有显著的组织邻近性特征。
许学国马聪聪李烨
关键词:集成电路产业链长三角城市群
区域创新网络视角下德国大学跨学科合作的路径、特征与启示被引量:1
2022年
在“卓越集群”项目的推动下,德国大学通过跨学科合作打开了高等教育创新建设的新局面,从校内至校外建立起了系统的创新网络,形成了多元协同合作、内外联合发力、客观评估保障的协调发展局面。通过借鉴德国高等教育跨学科合作的成功经验,国内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要通过追求跨学科创新突破、建设项目型跨学科组织、完善跨学科合作机制构建起本土的跨学科合作创新网络,在“双一流”建设上寻求突破。
沈蕾娜邹丽丽
关键词:跨学科合作区域创新网络
基于联合专利数据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创新网络演化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1985—2019年长株潭城市群联合专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方法探究长株潭城市群创新网络空间特征。结果表明:①创新网络初具规模,演变阶段性明显。②长株潭主要创新形式是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高校间跨界创新。③本地创新网络存在空间差异,地理邻近性并非长株潭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重要的外部知识源。④长株潭创新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大型国有企业是网络核心。⑤长株潭创新网络存在整体稳定性不足、本土企业的中心性受限制、外部知识源本地转化不足等问题。
龙琳莉周国华唐承丽张丽
关键词:创新网络长株潭城市群

相关作者

马鹤丹
作品数:41被引量:126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
研究主题:区域创新网络 创新网络 知识创造 企业知识 企业知识创造
刘健
作品数:28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研究主题:西部大开发 区域创新网络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
易将能
作品数:11被引量:116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区域创新网络 挖掘机 故障诊断 控制技术 电气驱动系统
杨秀苔
作品数:191被引量:1,295H指数:19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过度自信 证券市场 IPOS 电源规划 核准制
樊霞
作品数:55被引量:764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产学研合作 企业 技术创新 持续性 共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