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0篇“ 北柴胡“的相关文章
- 一种北柴胡饮片的产地趁鲜切制工艺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柴胡药材的产地趁鲜切制工艺,属于中药饮片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北柴胡药材的产地趁鲜切制工艺,包括:将产地新鲜采挖的北柴胡预处理后,第一次干燥至含水量为28.2%~44.9%,切片,第二次干燥,即得所述...
- 许宗仁张红刘帅孙婷婷郭冬刘静梁宗锁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北柴胡中有效成分定量模型建立及含量测定
- 2025年
-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54份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Ss-a)、柴胡皂苷D(Ss-d)、柴胡皂苷C(Ss-c)、柴胡皂苷F(Ss-f)的含量,并以Ss-a、Ss-d、Ss-c、Ss-f计柴胡总皂苷(Ss-s)的含量,运用TQ分析软件,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LS)、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T)、一阶导数(1stDer)、二阶导数(2ndDer)及SG卷曲平滑(SG)和诺里斯导数滤波(ND)进行光谱处理并建立模型。结果SMLR+SNT+2ndDer+SG对Ss-c、Ss-f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5、0.832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1%、-0.01%;SMLR+MSC+2ndDer+SG对Ss-a、Ss-d、Ss-s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6、0.8356、0.840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8%、-0.19%、-0.20%。结论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北柴胡有效成分快速含量测定,该研究为中药材含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
- 顾旭鹏张迪张韶珂练忠希程爱国何晓栋杨林林董诚明
- 关键词:北柴胡化学计量学方法
- 基于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技术的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的化学鉴别研究
- 2025年
- 目的基于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技术对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化学鉴别。方法对收集的不同基原、不同产地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然后依据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对北柴胡及其混淆品进行化学成分比较,进一步结合UPLC-Q-TOF/MS技术找出柴胡属混淆品代表性差异标志物。结果薄层色谱显示,不同基原柴胡饮片均具有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根据荧光斑点强度和位置可将其进行区分。北柴胡及其醋炙品特征图谱分别标定了14、16个共有峰,并指认其中6个成分。不同产地北柴胡饮片所含化学组分类似,建立的方法可以较好地体现柴胡特征。进一步通过特征图谱比较发现,竹叶柴胡在成分类群组成上与正品北柴胡接近,锥叶柴胡和大叶柴胡具有各自响应值较高的特征峰,藏柴胡皂苷含量明显高于北柴胡。利用UPLC-Q-TOF/MS共鉴定出69种柴胡化合物,主要为三萜皂苷类成分,其次是黄酮类,少数色酮、苯丙素类和炔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柴胡种间差异较为明显,不同柴胡混淆品具有代表性差异标志物。结论建立的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分析方法可用于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的化学鉴别研究,为全面合理开发利用柴胡资源提供依据。
- 郭艳艳王欢欢仲子怡刘欣莲孙利孙利
- 关键词:柴胡薄层色谱法
- 不同复配叶面肥对北柴胡品质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筛选提升北柴胡品质的叶面肥配方,探讨北柴胡中柴胡皂苷在木质部与韧皮部的分布规律,为北柴胡科学施肥及合理采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用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水溶肥和黄腐酸钾三种肥料,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应用HPLC测定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Ss-a)、柴胡皂苷D(Ss-d)、柴胡皂苷C(Ss-c)、柴胡皂苷F(Ss-f)、总皂苷(Ss-s)的含量;运用Origin 2017、SPSS 25.0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当叶面肥配方为磷酸二氢钾50 g/亩+微量元素水溶肥15 g/亩+黄腐酸钾13 g/亩时,北柴胡中柴胡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出现大幅度提升;各处理组皂苷类成分基本上在10月15日达到峰值,因此北柴胡最佳采收期在10月15日前后;韧皮部中5种柴胡皂苷类成分含量远高于木质部,随着时间推移木质部与韧皮部的干重占比逐渐趋向于1∶1。结论不同复配叶面肥能够明显提升北柴胡品质及产量,喷施叶面肥是改善中药材品质的有效手段,该研究为北柴胡合理水肥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 张迪顾旭鹏张韶珂程爱国何晓栋杨林林董诚明
- 关键词:北柴胡叶面肥正交设计HPLC柴胡皂苷
- 北柴胡及常见伪品藏柴胡、锥叶柴胡鉴别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建立北柴胡、藏柴胡、锥叶柴胡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外观性状鉴别、薄层色谱和HPLC指纹图谱系统建立北柴胡、藏柴胡、锥叶柴胡鉴别方法。结果锥叶柴胡横切面为菊花状,北柴胡横切面为年轮状并具有不定程度的裂纹,外部有较薄的黑色外环纹,藏柴胡横切面较平整,外部有较厚的黑色外环纹。薄层色谱显示藏柴胡的荧光斑点强度最强,北柴胡与藏柴胡相似,荧光强度较藏柴胡弱,锥叶柴胡在Rf值约为0.90处具有独特的绿色荧光斑点。HPLC指纹图谱显示,藏柴胡与北柴胡野生药材的相似度约在0.50~0.80,锥叶柴胡与北柴胡野生药材的相似度约在0.20~0.45,北柴胡与北柴胡野生药材的相似度在0.90以上,可以相似度数值范围区分北柴胡、藏柴胡与锥叶柴胡。结论3种鉴别方法均可用于对上述3种柴胡的鉴别,且各有利弊,因此内外在质控方法联用可更加有效地鉴别柴胡品种,保障临床用药质量。
- 张军戴衍朋戴衍朋卢琪朱娟娟曲珍妮石典花苏本正
- 关键词:北柴胡外观性状薄层色谱指纹图谱
- 基于山东省药品抽检的北柴胡配方颗粒质量分析与研究
- 2024年
- 目的基于山东省药品抽检工作,对全省北柴胡配方颗粒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考察与分析。方法对抽样的54批样品按法定标准检验,并进行探索性研究,以全面评价北柴胡配方颗粒质量现状。结果按法定标准检验合格率为100%;按探索性研究方法检验合格率为90.7%,5批样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柴胡皂苷总量低于拟定限度。探索性研究发现部分批次样品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风险;部分批次样品可能存在原料质量差、未按处方投料等问题。结论建议企业加强原料控制,同时优化工艺,严把质量关,从而更好地保障药品安全性与有效性。
- 毕天琛曲智雅郭衍珩杨国宁赵丹彤
- 关键词:法定标准柴胡皂苷
- 鉴定藏柴胡的特异性引物、检测北柴胡中掺伪藏柴胡的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分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鉴定藏柴胡的特异性引物、检测北柴胡中掺伪藏柴胡的方法及应用,所述的特异性引物的DNA序列为:Bm‑F:5'‑GTAACAAGGTTTCCGTAG‑3';Bm‑R:5'‑TTCACACCAA...
- 赖晶滕宝霞宋平顺马潇倪琳张明童
- 一种北柴胡中柴胡皂苷B2和B3的超声提取工艺及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柴胡中柴胡皂苷B2和B3的超声提取工艺及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称取北柴胡粉溶于提取溶剂中进行超声提取,得柴胡皂苷B2和B3的干燥提取物;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高效液相色...
- 梅雪刘诗慧杨春艳余刘勤宋永砚王一桦周春阳
- 北柴胡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对北柴胡质量进行控制。方法分析采用VenusilXBP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10nm。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E、柴胡皂苷F、6″-O-乙酰基柴胡皂苷A的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12批药材指纹图谱中有13个共有峰,相似度0.970~0.995。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0.75%~100.91%,RSD1.6%~4.0%。内蒙古、山西产药材中各成分含量接近。结论该方法精密、准确、稳定,可用于北柴胡质量评价。
- 于静波韩越艾启迪孙洋周梓洋刘赛虎张子浩舒慧王宇红
- 关键词:北柴胡HPLC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
- 北柴胡根部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8
- 2024年
- 目的对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成分进行活性筛选,初步评价了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从北柴胡根部共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蛇床子素(1)、欧前胡素(2)、异补骨脂素(3)、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4)、反式-对羟基桂皮酸(5)、反式-3′,4′-亚甲二氧基桂皮酸(6)、反式-阿魏酸(7)、伞形花内酯(8)、七叶内酯(9)、迷迭香酸(10)、紫花前胡苷(11)、紫丁香苷(12)、5,7,3′,4′-四甲氧基黄酮(13)、5,7,4′-三羟基-6-异戊烯基异黄酮(14)、芹菜素(15)、木犀草素(16)、槲皮素(17)、牡荆素(18)和金丝桃苷(19)。结论化合物3~6、8、10~14、18和19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8~11、16和18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分别为38.07、6.91、29.41、22.86、48.99、15.91和30.82μmol/L。
- 贾云鹏杨晓军王超任火冰杨海珍
- 关键词:北柴胡苯丙素类抗肝癌活性异补骨脂素金丝桃苷牡荆素
相关作者
- 魏建和

- 作品数:560被引量:3,250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白木香 中药材 北柴胡 桔梗 结香
- 秦雪梅

- 作品数:923被引量:6,531H指数:39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
- 研究主题:代谢组学 逍遥散 柴胡 抗抑郁 抑郁症
- 隋春

- 作品数:66被引量:651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北柴胡 白木香 毛状根 柴胡 桔梗
- 郝建平

- 作品数:93被引量:51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北柴胡 种质资源 柴胡皂苷 柴胡 愈伤组织
- 侯大斌

- 作品数:189被引量:681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附子 乌头 北柴胡 柴胡 乌头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