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6篇“ 北京政变“的相关文章
- 日本间谍的对华渗透与1924年“北京政变”
- 2024年
- 20世纪20年代初正是北洋军阀派系间长期陷于混战之际,日本军政当局派遣大量间谍以各种身份作掩护,在华进行广泛的情报搜集,同时还施以所谓“谋略”,操控军阀间的争斗,策划政变,扶植代理人,以维护其在华利益。第二次直奉战争前后。
- 朱继光
- 关键词:日本间谍第二次直奉战争北京政变情报搜集北洋军阀代理人
- 中共三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对曹吴军阀的态度与斗争策略——以1923年“北京政变”为中心
- 2024年
- 第一次直奉大战后,中国共产党经过推动孙中山与吴佩孚联合等事件,认识到吴佩孚并不可靠,绝不会与曹锟分裂,于是将其与曹锟共同列为斗争对象。1923年6月13日,曹锟发动北京政变。与此同时,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大会确立与国民党合作的方案,适时提出国民革命运动,倡导与曹吴军阀争夺政权。中共三大结束后,议决多项重要问题的中国共产党,迅速参与到这场全国关注的政变事件中。中国共产党明确将曹锟与吴佩孚共同列为斗争对象。中国共产党态度的转变,同破除孙曹联合谣言等事件密切相关,其目的在于巩固国民革命运动的合作基础,清除曹吴军阀所依仗的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王毓伟
- 关键词:中共三大孙中山北京政变
- 京津新闻界与1923年北京政变
- 1923年,黎元洪被直系军阀逼迫出走天津,史称这一事件为北京政变或癸亥政变。政变发生后,京津两地报馆基于各自立场,从不同视角跟进报道之。由于政变起因扑朔迷离,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各种报道和分析莫衷一是,形成一波新闻热点。 ...
- 郑凡硕
- 关键词:北京政变新闻报道舆论特征
- 1924年北京政变再探讨——以《冯玉祥日记》为中心
- 2023年
- 冯玉祥班师回京前夕,本拟暂时维持政府现状,由曹锟下令惩处吴佩孚以结束第二次直奉战争,随后再召集国内贤豪共商改组政府。黄郛等人虽主张即时推翻、完全改革,但因缺乏实施的可行性,遂在进京之初选择了冯玉祥“暂维现状”的主张。可是由于原内阁成员拒不合作、总统曹锟以及吴佩孚的军事反扑等,迫使冯玉祥不待召开和平会议,即改组政府,搭建了以黄郛为国务总理的摄政内阁以资过渡。纵观政变前后的相关史事,从中可以看出冯玉祥此次回师并非完全出于单纯的军事反直,还含有自身某些不成熟的政治诉求。
- 陈景拴
- 关键词:黄郛北京政变
- 内阁政制与北京政变后的北洋政权代谢被引量:1
- 2022年
- 1924年10月的北京政变是民国北京政治的一个重要节点。政变之后,总统、国会逐渐被边缘化,内阁成为北京政府唯一的中枢决策机构。内阁的中央职能和法统特性使它在当时的北方政局中难以或缺,故内阁的组织人事和制度依据每每成为各派系关注的焦点。但这一时期各派系在内阁的成立依据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造成了内阁政制的持续演变。复杂的政团斗争破坏了内阁摄政或执政的信任基础,影响了北京政府行政机制的连续性。奉系在无法维系内阁政制既有法统的情况下,成立了以张作霖为首的军政府制,改变了北京政府在中央政制层面的内外关系,使其失去了政统上的优势。内阁政制的复杂性与军阀间的矛盾交互影响,导致了民初政制体系的消亡。
- 周海建
- 关键词:北洋军阀北京政变段祺瑞
- 毛泽东对商人参加统一战线的初始认识--以《北京政变与商人》为中心被引量:2
- 2022年
-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于商人参加统一战线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排斥拒绝到团结联合的变化过程。1923年7月11日,毛泽东在《向导》周报发表《北京政变与商人》一文,高度评价商人的革命性,对商人在革命中发挥更大作用寄予了很高期待。该文实际上涉及了中共早期对于中国革命特殊性和与资产阶级结成革命统一战线的认识问题,体现了当时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革命理论和策略的适应性调整,同时这一转变也是中共与共产国际从理论到实践层面“灌输——互动”、相互促进与影响的结果。
- 孙浩程
- 关键词:商人统一战线民族民主革命
- 表述困境:《北京政变》中的“中国形象”解读
- 2020年
- 王文显剧作《北京政变》的最大意义,并不在于其戏剧写作技巧。细读文本并将其写作活动和作品置于中西文化关系的语境中,就不难看出王文显创作《北京政变》的意图,是希望向美国观众呈现他眼中“真实”的中国形象,以此回应西方中国形象话语,纠正西方大众对中国的偏见、误解。但当他以认可“停滞的帝国”这一西方建构的中国形象为出发点时,他在展示“真实”的中国形象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便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
- 李汇川
- 胡景翼与1924年北京政变
- 2020年
- 胡景翼作为反直小三角同盟的核心人物之一,在北京政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胡景翼深受国民革命思想影响,在被直系改编后忍辱负重,积极接触、引导冯玉祥参加革命,联络孙岳组成反直小三角同盟,并出兵帮助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对时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 王力
- 关键词:北京政变
- 北京政变中驱逐溥仪出宫事件与日本之币原外交
- 1924年11月,冯玉祥的军队将溥仪等前清皇室驱逐出紫禁城,废除之前的《清室优待条件》,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震动。溥仪依靠庄士敦、陈宝琛等亲信寻求外国公使的介入与保护,并最终躲入了日本公使馆寻求庇护,之后又寓居天津租界。日...
- 许龙生
- 关键词:段祺瑞
- 北京政变与孙中山北上
- 2017年
- 1924年10月23日,直系将领冯玉祥在北京发动军事政变,在一举推翻了曹锟的北京贿选政府后.即向孙中山等各界名人发出梗电,欢迎北上,共同研究、解决国家大事,以恢复安定的局面。
- 葛培林
- 关键词:北京政变孙中山军事政变
相关作者
- 吴元康

- 作品数:43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史料 孙中山 国民党 北京政变 段祺瑞
- 刘曼容

- 作品数:27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孙中山 《孙中山全集》 北上 北京政变 帝国主义
- 鄢增华

- 作品数:13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孙中山纪念馆
- 研究主题:孙中山 国民政府 纪念馆 北京政变 抗战期间
- 李汇川

-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北京政变 文化 资格 中国现代话剧 引介
- 王旭

- 作品数:18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研究主题:唐代 文契 清至民国 土地买卖 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