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4 篇“ 劳动结构效应 “的相关文章
1950-2017年上海经济增长中的劳动 结构 效应 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完善劳动 结构 效应 的指数分离方法,对上海建国以来的劳动 结构 效应 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计算,探讨劳动 结构 效应 的演变规律。文章利用指数的增量分析方法,以及按因素影响比例分解分配共变效应 ,将劳动 结构 效应 从经济增长中直接分离出来,并讨论变量反向变动时劳动 结构 效应 的具体形式。利用这一方法计算,上海工业化时期劳动 结构 效应 较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两位数;后工业化时期,劳动 结构 效应 大幅减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至个位数;逆工业化时期,劳动 结构 效应 为负。研究发现,(1)劳动 结构 效应 是上海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快速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初期尤其显著;(2)劳动 结构 效应 随工业化产生发展,进入后工业化时期逐渐衰减并最终消失,第二产业劳动 力比重变化率是决定劳动 结构 效应 的主要因素;(3)劳动 结构 效应 进一步减弱是2008年以来上海潜在经济增长率下滑的重要原因,未来上海仍然存在一定的劳动 结构 效应 。上海劳动 结构 效应 的演变规律对全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郝大明关键词:劳动结构效应 经济增长 山东省经济增长中的劳动 结构 效应 :1979~2017 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实证计算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中的劳动 结构 效应 。首先,利用指数的增量分析方法,通过按因素影响比例分解分配共变效应 ,将劳动 结构 效应 从经济增长中直接分离出来。其次,利用这一方法计算1982~1988年山东省劳动 结构 效应 为0.543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3.0%;1991~1995年和2003~2008年分别为0.1875和0.29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6%和24.3%。未来山东省第一、二产业劳动 力向第三产业转移还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劳动 结构 效应 仍将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 郝大明关键词:劳动结构效应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中的劳动 结构 效应 ——一个分产业测算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在钱纳里等人(Chenery et al)[1]的模型基础上,发展出一个分产业测算模型。通过研究发现:1979—2012年间,全国劳动 结构 效应 达1.711 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间劳动 结构 效应 较大,但主要归功于东部,而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间劳动 结构 效应 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间劳动 结构 效应 都较小。原因之一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原因之二为第三产业劳动 生产率过低。 张杰飞 张杰飞 李勋来关键词: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劳动结构效应 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与劳动 结构 效应 ——一个基于指数分解的实证研究 2013年 用指数分解法对我国东部沿海省市1995-2010年的经济增长差距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各研究对象的总产出增长率具有明显的时序演进趋势,且存在着以1999年和2004年为拐点的变动特征。其中,纯生产率效应 起主导型驱动作用,纯劳动 投入效应 作用相对较小,而纯劳动 结构 效应 的作用在逐渐增强。格兰杰因果检验进一步证明,纯劳动 结构 效应 主要受各产业间劳动 力资本配置变化的影响。 郑慧 赵昕关键词:劳动结构效应 偏离份额分析 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与劳动 结构 效应 --一个基于指数分解的实证研究 本文使用指数分解法对我国东部沿海省市1995—2010年的经济增长差距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各研究对象的总产出增长率具有明显的时序演进趋势,且存在着以1999年和2004年为拐点的变动特征.其中,纯生产率效起主导... 郑慧 赵昕关键词:经济增长 中国各省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解与劳动 结构 效应 :1978~2007年 被引量:7 2010年 本文基于因素分解法实证研究了1978~2007年我国各省份经济差距的演变机制。结果显示:各省份GDP增长率已呈现出某种程度的"速度收敛",这主要源于三大区域内部收敛以及区域间的中西部收敛。各省份GDP增长均具有显著的"纯生产率效应 驱动"特征,各省份GDP增长率的敛散性主要是纯生产率效应 差距演变导致的,纯劳动 结构 效应 和纯劳动 投入效应 对增长率差距的贡献较小。各省份增长的纯生产率效应 主要受资本深化程度的影响,纯劳动 结构 效应 主要受劳动 力在行业间流转程度的影响。 高帆关键词:GDP增长率 基于指数方法的劳动 结构 效应 分析 被引量:14 2006年 The paper uses index to expound and prove labor structure effect in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from 1978 to 2004.The results reflect the effect accurately and the method has great superiority in generalization,comprehensiveness and accuracy. 郝大明关键词:劳动结构效应 广东经济增长中的劳动 结构 效应 探析 2006年 文章按产业和不同所有制部门对广东经济增长中的劳动 结构 效应 (1978—2003)进行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表明:尽管广东具备从劳动 力资源重新配置中获得增长的潜力,但是广东经济增长中的劳动 结构 效应 并非严格遵循普遍认同的倒U型演变轨迹。据此,文章从广东典型的劳动 力供给和需求特点:二元劳动 供求结构 和资本深化的角度,对其非同一般的演变轨迹提供一种解析。 李景睿关键词:广东经济 经济增长 资本深化 劳动 结构 效应 与经济增长——以广东省为例被引量:2 2004年 劳动 结构 效应 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作用举足轻重。从目前广东省产业结构 和“标准模式”对比看 ,劳动 结构 效应 仍然有很大的可供发挥的空间。劳动 结构 顺利调整需要政府放松对第三产业发展的种种限制 ,特别投资方面的限制。政府还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 ,以增强劳动 者“岗位转换力”。 古明加关键词:劳动结构效应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GDP 政府职能 江苏经济增长中的劳动 结构 效应 被引量:1 2003年 本文通过定量研究测算了江苏省1978-2000年经济增长中的劳动 结构 变动系数及劳动 结构 效应 ,发现在劳动 结构 调整的过程中,劳动 结构 系数有降低的趋势,总劳动 结构 效应 呈倒“U”型变动,边际劳动 结构 效应 递减,经济增长与劳动 结构 效应 则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最终得出我省“十五”期间仍有调整劳动 结构 以促进经济增长的空间的结论。 徐倩关键词:经济增长 劳动结构效应
相关作者
徐现祥 作品数:116 被引量:5,586 H指数:4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地方官员 政治激励 经济增长目标 经济差距 舒元 作品数:88 被引量:2,803 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 实证研究 技术进步 郑慧 作品数:75 被引量:237 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风暴潮灾害 灾害保险 海洋灾害 风暴潮 经济增长 高帆 作品数:247 被引量:3,432 H指数:3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城乡 政府-市场 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 李景睿 作品数:41 被引量:64 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珠江三角洲 人力资本 收入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