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篇“ 劳动报酬份额“的相关文章
生产率分布与劳动报酬份额:理论与经验分析
2025年
2009—2015年中国制造业劳动报酬份额开始出现上升的趋势。对此,本文通过细分行业数据分析发现,生产率分布的变化影响着劳动报酬份额。企业间劳动生产率离散程度的下降,会提高行业劳动报酬份额,随前者变化的工资减价程度和行业利润份额是两者之间的重要传导机制。由于企业工资减价的程度随着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高劳动生产率企业的工资水平更高但劳动报酬份额更低。这意味着近年来制造业劳动报酬份额的趋势性提高,既受到了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也受到了低劳动生产率企业的市场份额扩大的影响。这一结论为理解制造业劳动报酬份额上升现象提供了参考,对于识别工资决定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赵文肖双双
关键词:劳动报酬份额劳动生产率工资
初次分配中的合理劳动报酬份额:议价能力和数字技术视角
2025年
合理分配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的报酬比重是走向内需循环经济的关键。从存量上看,劳资双方相对议价能力的大小决定着总剩余福利的分配;从增量上看,资本边际产出与劳动边际产出的增长率之差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直接原因。文章基于2008—2021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借助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来测算劳资双方相对议价能力,发现资方长期处于一个稳定的优势地位,并分析了工会和管理层结构对相对议价能力形成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技术是一种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其与劳方相对议价能力之间存在正向交互效应,扩大了彼此对最终报酬份额的影响程度。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在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员工高素质、私有产权性质企业对劳动报酬份额具有更明显的推动作用。本文的发现为准确评估相对议价能力和提高劳动报酬份额提供了新的参考视角。
李静谢喆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发展、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劳动报酬份额提升被引量:1
2024年
如何发展数字经济以期实现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发生、提升劳动报酬份额、优化要素分配结构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所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揭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构建了一般均衡模型,阐释了数字经济通过促进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和提升劳动技能结构两个渠道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制;其次,本文利用税收调查数据对企业数字资本规模进行测度,并汇总到省级层面,得到了各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并利用随机系数模型计算了各省劳动对产出的时变贡献份额,进而对数字经济和劳动报酬份额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资本规模提升1%,劳动报酬份额大约提升0.032%。而造成中国劳动报酬份额整体下滑、阶段性由降转升的深层原因在于数字经济不仅会强化资本对简单劳动力的替代效应,也会促进资本和技能劳动力的互补效应,以及数字经济对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在劳动力规模效应和技能的结构效应共同作用下,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改善要素收入分配结构、提升劳动收入份额
刘修岩徐邵军
关键词:数字经济劳动报酬份额
数字经济、税收征管与劳动报酬份额被引量:2
2023年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劳动报酬份额是在初次分配环节中连接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纽带。本文基于2004—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劳动报酬份额的作用途径及税收征管对其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劳动报酬份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主要包含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效应、数字经济规模集聚效应与数字经济群众普及效应三个作用途径。税收征管对数字经济与劳动报酬份额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税收征管通过实现更公平的要素价格与更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来改善劳动者在初次分配环节中的处境。此外,数字经济对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路径与税收征管的调节作用还会因产业性质与区域特征而异。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改进方向。
马海涛程莎莎王斐然
关键词:数字经济税收征管劳动报酬份额收入分配
我国部门间劳动报酬份额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基于2012、2017和2018年中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构建了考虑时点和个体在内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我国部门间劳动报酬份额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部门关联效应中的后向关联系数对劳动报酬份额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2)部门自身效应中的中间进口替代因素和行业竞争度对劳动报酬份额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服务化程度对劳动报酬份额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3)部门关联效应以及部门自身效应对部门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影响程度有所区别.
许健何萌孙嘉璐李钏
关键词:劳动报酬份额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数字化投入如何影响中国出口中的国内劳动报酬份额被引量:4
2023年
快速的数字化进程正在改变全球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冲击着要素报酬分配的公平性。文章基于WIOD数据库分析了数字化投入对中国出口中的国内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化总投入显著降低了出口中的国内劳动报酬份额,且劳动技能需求结构的变动及数字化投入所引致的工资率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国内劳动报酬份额降低的主要机制;(2)区分投入来源后发现,国内来源的数字化投入对出口中的国内劳动报酬份额具有积极影响,而国外来源的数字化投入则带来消极影响;(3)技术性贸易措施(TBT措施)冲击了数字技术的引进,弱化了数字化总投入和国外来源的数字化投入对出口中的国内劳动报酬份额的负向影响,而国内来源的数字化投入对出口中的国内劳动报酬份额的正向影响则因TBT措施而得到强化。
黄永明张亚楠
关键词:劳动报酬份额技术性贸易措施
数字化、要素偏向性与行业劳动报酬份额被引量:4
2022年
伴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已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利用中国2000—2018年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化正在逐渐弱化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程度,对劳动报酬份额整体上有正向影响,并存在行业异质性。制造业数字化提高了劳动效率,使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导致单位产出的劳动需求减少,对劳动报酬份额有负向影响;服务业数字化提高了资本效率,使技术进步的劳动偏向程度加深,对劳动报酬份额的正向影响增强。从细分行业看,相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数字化对劳动报酬份额的负向效应更强;数字化对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劳动报酬份额的正向效应较强,对数据密集型服务业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为负。
沈宏亮宋思萌李杰
关键词:数字化劳动报酬份额
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变化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被引量:19
2022年
为了更好地解释过去20年来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呈现的U型变化模式,本文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下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将偏向型技术进步、资本动态及国际贸易等因素纳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2000—2017年间整体劳动报酬份额的U型变化特征,并捕捉和量化了生产率冲击、偏向型技术进步冲击、投资冲击、劳动力供给冲击及贸易成本冲击等多类冲击在解释劳动报酬份额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研究发现:(1)偏向型技术进步冲击是解释中国劳动报酬份额U型变化的主要因素,中国整体劳动报酬份额的上升有70%以上可归因于2007年后中国可贸易部门与不可贸易部门的技术进步偏向类型的改变。(2)在结构因素中,90%以上的解释力来自部门内效应,而非部门间的结构变化。(3)在各种冲击因素中,来自中国自身的冲击是主要的,其他国家冲击的解释力度相对较弱。(4)数值模拟显示,改善投资效率、提高贸易自由化水平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均会进一步提高我国当前劳动报酬份额。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我国近年来劳动报酬份额变化模式的理解,同时也为当前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张军张军张丽娜
关键词:劳动报酬份额动态一般均衡
区域创新能力对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研究
近年来,我国正经历从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的重要转变。知识型经济推动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同时创新也引发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一轮调整。收入分配作为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当经济新常...
李焙尧
关键词:区域创新能力劳动报酬份额收入分配空间溢出效应
新发展格局下全球生产网络与劳动报酬份额变动被引量:11
2022年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生产网络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框架,将Solow的劳动报酬份额双因素分解模型扩展为产业内部分配、中间品替代、价值链协作和最终需求结构的四因素模型,进而延伸到多国情景考察了国内和国际生产网络与最终需求构成的多重循环路径对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机理,并利用跨区域投入产出和结构分解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全球层面,中间品替代效应总体上大于价值链分工带来的就业创造,导致了劳动报酬份额的持续下降。而中国的中间品替代与价值链协作的叠加效应在整个考察期内始终为正。纯国内价值链和国际价值链分工的深化均促进了劳动报酬份额的提升,且金融危机后国内价值链协作的贡献愈加突出,同时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缓解了外需下降的抑制作用,表明国内生产网络和需求结构所构成的国内大循环正推动中国形成独特的要素收入分配演化路径。
刘维林
关键词:劳动报酬份额全球生产网络价值链分工

相关作者

赵文
作品数:57被引量:47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研究主题:收入分配 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份额 经济增长 收入差距
张车伟
作品数:179被引量:3,179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研究主题:收入分配 就业 经济增长 劳动力市场 劳动报酬
邵珠琼
作品数:8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劳动报酬份额 刘易斯转折 经济增长 GDP 边际生产率
周健
作品数:115被引量:322H指数:9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刘易斯转折点 二元经济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低碳经济
谢攀
作品数:39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研究主题:产出缺口 广义矩估计 经济增长 劳动报酬 企业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