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篇“ 加味青蒿鳖甲汤“的相关文章
加味青蒿鳖甲治疗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经验采撷
2024年
微小残留病是指急性白血病(AL)经过诱导化疗后达到血液学完全缓解,与此同时患者体内仍然残存<1×109的白血病细胞的状态,是疾病复发的根源之一。如何提高治愈率是治疗AL的难点,治疗关键是防止微小残留病的发生。根据微小残留病发生及演变规律其主要病机为正虚毒伏,因此确定“扶正透毒祛毒”的中医治则。李秀军教授以《温病条辨》“入阴透毒”经方“青蒿鳖甲”为基础方拟定“加味青蒿鳖甲”治疗微小残留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基于此,该文就李秀军教授应用加味青蒿鳖甲治疗AL微小残留病的临床经验和体会进行论述。
魏恒杜达李秀军
关键词:加味青蒿鳖甲汤微小残留病急性白血病
加味青蒿鳖甲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缓解后CD34^(+)细胞源DC共刺激分子B7-1、B7-2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加味青蒿鳖甲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AML-CR)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2只新西兰大白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和加味青蒿鳖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3只。加味青蒿鳖甲高、中、低剂量组兔分别给予加味青蒿鳖甲浓缩煎剂30、15、7.5g/(kg·d)灌胃3d,正常组兔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末次给药后心尖取血,获得正常兔血清和加味青蒿鳖甲高、中、低剂量兔血清。将AML-CR患者骨髓稀释后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提纯CD34^(+)细胞,并对CD34^(+)细胞进行扩增,将扩增后的CD34^(+)细胞分为加味青蒿鳖甲高、中、低剂量血清组、正常血清组、细胞因子组以及空白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添加细胞因子(GM-CSF+IL-4+IFN-α+TNF-α)诱导9d成为树突细胞(DC),培养过程中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用FCM检测DC表面抗原分子B7-1、B7-2、CD83、CD1a、HLA-DR表达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DC中B7-1、B7-2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空白组DC细胞始终未观察到树突状改变;加味青蒿鳖甲高、中、低剂量组、细胞因子组和正常血清组细胞胞体显著增大,细胞表面出现星状多形性和树枝状突起。与空白组相比较,加味青蒿鳖甲高、中、低剂量组DC表面标志物B7-1、B7-2、CD83、CD1a、HLA-DR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细胞因子组和正常血清组相比较,加味青蒿鳖甲高、中、低剂量组DC表面标志物B7-1、B7-2、CD1a、HLA-DR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加味青蒿鳖甲高、中剂量组DC表面标志物CD83明显升高(P<0.05)。空白组、细胞因子组和正常血清组三组间B7-1和B7-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组、细胞因子组和正常血清组比较,加味青蒿鳖甲高、中、低剂量血清组B7-1和B7-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加味青蒿鳖甲治疗AML-CR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该方能够有效促进AML-CR
朱国庆彭名行雷斯尹尚瑾陈孟豪左乐黄礼明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加味青蒿鳖甲汤共刺激分子
加味青蒿鳖甲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的疗效分析
2022年
探究在晚期肺癌癌性发热患者的治疗中运用加味青蒿鳖甲的疗效。方法 74例晚期肺癌癌性发热患者均为我院2020.9-2022.5间收治的患者,按照计算机数表法对其分组,一组为接受塞来昔布治疗的常规组,另一组为加用加味青蒿鳖甲治疗的分析组,分别选入37例患者。两组治疗后比较总体治疗效果、白细胞数目、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分析组在完成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P<0.05);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数目方面可以看出,分析组低于常规组(P<0.05);并对分析组和常规组的生活质量增加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分析组在完成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常规组要更低(P<0.05)。结论 加味青蒿鳖甲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总体疗效和生活质量水平,降低白细胞数目和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有较高的参考借鉴意义。
庞继亮
关键词:晚期肺癌癌性发热中药加味青蒿鳖甲汤疗效
加味青蒿鳖甲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的效果分析与探究
2022年
分析加味青蒿鳖甲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的效果。方法:选择83例晚期肺癌癌性发热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42例,观察组给予加味青蒿鳖甲治疗,对照组给予乙酰氨基酚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0.73%(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5.01±1.35)、体温(37.04±0.52)℃、退热时间(42.54±2.36)h均低于对照组(8.72±1.87)、(37.51±0.46)℃、(72.32±3.18)h(P<0.05); 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肺癌癌性发热患者采用加味青蒿鳖甲治疗,可有效降温,缩短退热时间。
李成丽刘华王斌曾化桂何寄琴
关键词:加味青蒿鳖甲汤晚期肺癌癌性发热乙酰氨基酚
加味青蒿鳖甲对急性髓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患者CD34^(+)源树突细胞诱导过程中IL-6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加味青蒿鳖甲对急性髓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患者CD34^(+)源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诱导过程中IL-6的影响。方法以高、中、低剂量的加味青蒿鳖甲煎剂灌胃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不同浓度的含药兔血清备用。Ficoll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继予CD34^(+)免疫磁珠提纯得到CD34^(+)细胞。使用Flt-3、IL-3、TPO、SCF等细胞因子体外扩增后,以IFN-α、GM-CSF、IL-4、TNF-α等细胞因子配以不同浓度的含药兔血清进行体外诱导DC。在DC诱导的第0天、第6天、第9天取上清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6的含量,并在第9天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分子CD80、CD83、CD86、CD1a、HLA-DR的表达。结果各含药血清+细胞因子组、正常血清+细胞因子组及单纯细胞因子组中IL-6的含量都随着DC诱导成熟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P<0.05);在同一时间内各含药血清+细胞因子组IL-6浓度均较正常血清+细胞因子组、单纯细胞因子组升高(P<0.05)。CD80、CD83、CD86、CD1a、HLA-DR表面分子在各组中均可表达。CD80表面分子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3、CD86、HLA-DR等的表达在各含药血清+细胞因子组中均较正常血清+细胞因子组、单纯细胞因子组高(P<0.05);含药血清中剂量+细胞因子组与低剂量+细胞因子组中CD1a的表达较高剂量+细胞因子组、正常血清+细胞因子组、单纯细胞因子组高(P<0.05)。结论加味青蒿鳖甲能促进急性髓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患者CD34+源DC的成熟,且在诱导DC成熟的过程中促进DC分泌IL-6。
尹尚瑾黄礼明常宝珠姚宇红李秀军陈涛宋娟陈孟豪
关键词:急性髓性白血病加味青蒿鳖甲汤树突细胞白细胞介素-6
单纯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加味青蒿鳖甲治疗胸腰椎结核(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单纯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加味青蒿鳖甲治疗胸腰椎结核(气阴两虚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对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疼痛的缓解程度、炎症反应的减轻情况以及降低化疗产生的副作用,以挖掘中医药在防治...
陈耀龙
关键词:腰椎结核青蒿鳖甲汤
加味青蒿鳖甲治疗晚期肺癌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析对晚期肺癌患者出现非感染性发热时使用加味青蒿鳖甲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9/5/1-2020/4/30期间收治的62例晚期肺癌非感染性发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为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对照组31例和加用加味青蒿鳖甲治疗的31例观察组。评价疗效及用药前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变化情况。结果:本文证实了加用加味青蒿鳖甲与单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相比对于降低患者白细胞数量更有帮助(P<0.05),观察组总疗效高(P<0.05)。结论:对晚期肺癌非感染性发热患者治疗时采用对乙酰氨基酚片联合加味青蒿鳖甲能够进一步提升疗效。
孙丽娜
关键词:加味青蒿鳖甲汤晚期肺癌非感染性发热
加味青蒿鳖甲对CEM/VCR细胞凋亡率及Bcl--2的影响
董孟锡
基于B7/CD28通路探讨加味青蒿鳖甲干预AML--CR患者CD34+细胞源DC激活T细胞的分子机
左乐
晚期肺癌癌性发热经加味青蒿鳖甲治疗的疗效探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加味青蒿鳖甲运用于晚期肺癌癌性发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5月~2017年10月纳入的68例晚期肺癌癌性发热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研究组采取加味青蒿鳖甲,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食欲、精神、睡眠及日常生活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0.05),治疗后各评分提高,且研究组各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味青蒿鳖甲运用于晚期肺癌癌性发热中效果明显,有效控制体温,改善白细胞计数,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情稳定。
南新记
关键词:癌性发热中医治疗加味青蒿鳖甲汤晚期肺癌

相关作者

黄礼明
作品数:68被引量:305H指数:9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 多药耐药 青蒿鳖甲汤
胡莉文
作品数:62被引量:219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中医 养正片 急性髓系白血病
刘健
作品数:7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研究生院
研究主题:加味青蒿鳖甲汤 细胞源 微小残留白血病 DC CD34+
马武开
作品数:330被引量:1,654H指数:20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苗药 健骨方 多药耐药
仇江辉
作品数:11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医院
研究主题:细胞源 微小残留白血病 CD34+ 加味青蒿鳖甲汤 M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