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2篇“ 加味当归芍药散“的相关文章
阴虚血热型月经失调使用加味当归芍药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 观察加味当归芍药治疗阴虚血热型月经失调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6例阴虚血热型月经失调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有效率、月经周期、出血时间、凝血功能、性激素、焦虑情绪指标比较均差异显著(均P<0.05),而两组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加味当归芍药治疗阴虚血热型月经失调的效果显著,能调节月经情况,改善凝血、性激素指标,而且安全度比较高,对患者身心状态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
满忠慧
关键词:加味当归芍药散阴虚血热型月经失调凝血指标性激素
加味当归芍药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加味当归芍药联合甲钴胺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72)和观察组(n=70),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观察组联合加味当归芍药,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MDNS评分和TCSS评分、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中医症候积分、血糖控制情况及血清TNF-α、SOD和CAT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MDNS评分和TCSS评分及HbA1c、FBG和2h PB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升高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及血清TNF-α、SOD和CAT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加味当归芍药联合甲钴胺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杨卓杨梅
关键词:加味当归芍药散甲钴胺临床疗效
加味当归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加味当归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数据库、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加味当归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2021年12月。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最后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s,共计674例患者。结果显示:(1)试验组方案治疗慢性盆腔炎在总有效率、痊愈率、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3)试验组治疗慢性盆腔炎在提高IL-10、降低TNF-α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提高IL-4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4)试验组治疗慢性盆腔炎在提高CD4^(+)、CD4^(+)/CD8^(+)与降低CD8^(+)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当归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痊愈率,降低症状积分,临床上可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基于分析结果,结论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s进行论证。
谭萌申佩佩叶金鑫杨倪焱吴艳华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当归芍药散疗效META分析
加味当归芍药联合针刺治疗肾虚血瘀证月经过少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芍药联合针刺治疗肾虚血瘀证月经过少的疗效。方法:选取180例肾虚血瘀证月经过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加味当归芍药组、针刺组、联合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现代医学治疗,加味当归芍药组采用常规现代医学联合加味当归芍药治疗,针刺组实施常规现代医学联合针刺治疗,联合组采用常规现代医学联合加味当归芍药和针刺治疗。4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4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组中医症状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加味当归芍药组、针刺组、联合组上述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上述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加味当归芍药组、针刺组(P<0.05)。治疗后,4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加味当归芍药组、针刺组、联合组月经量及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加味当归芍药组、针刺组(P<0.05)。治疗后,加味当归芍药组、针刺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加味当归芍药组、针刺组、对照组(P<0.05)。治疗后,4组血清雌二醇(E_(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加味当归芍药组、针刺组、联合组血清E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加味当归芍药组、针刺组、联合组血清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清E_(2)水平高于其他3组(P<0.05),血清FSH、LH水平低于其他3组(P<0.05)。对照组、加味当归芍药组、针刺组、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6%、6.98%、7.14%、14.29%,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李芳赵亮王静库玉花范道艳
关键词: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加味当归芍药散针刺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
加味当归芍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芍药联合“新四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将86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水停证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按随机数字...
范玉琴
关键词:加味当归芍药散慢性心力衰竭血不利则为水
加味当归芍药治疗脾虚湿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芍药治疗脾虚湿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予加味当归芍药颗粒剂内服治疗,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记录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Lysholm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疗效指数判断其疗效,记录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评价其安全性,并在结束治疗6个月后进行随访,记录其复发率。结果:结束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68%)优于对照组(80.49%),治疗组的复发率(10.50%)低于对照组(30.30%)。治疗期间各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当归芍药在改善脾虚湿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方面的效果更明显,且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及毒副反应,用安全性高,可广泛应用于临证治疗。
周海东卢姚宏王力胡梁深周明龚礼于江涛陶志强范少勇
关键词:加味当归芍药散膝骨性关节炎
基于网络理学探讨加味当归芍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基于网络理学探讨加味当归芍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系统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人类疾病相关基因与突变位点信息数据库(DisGeNET)、疗效靶点数据库(TTD)等数据库分析组方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构建加味当归芍药活性成分-EMs痛经靶点网络,并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分子对接vina(Autodock vina)软件对组方潜在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蛋白免疫印记法初步验证组方对EMs小鼠模型子宫内膜预测靶点mRNA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组方筛选出活性成分86个,其治疗EMs痛经对应的交集靶点共64个,其中度值较高的靶点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肿瘤抑制基因p53(TP5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6(IL-6)、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CXC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1990个条目,KEGG通路分析涉及雌激素、黏着斑等127条通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组方核心成分槲皮素与VEGFA、AKT1、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等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力。验证实验显示,加味当归芍药可显著下调EMs小鼠模型VEGFA、CXCL8、TP53等mRNA及MMP9、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加味当归芍药的核心成分可调控EMs痛经的多个靶点,其作用机制可能和调控细胞侵袭、雌激素、免疫、炎症反应等信号通路相关。
孙建华孙建华陈春林陈萍陈萍周立郭淼
关键词:加味当归芍药散网络药理学痛经分子对接
加味当归芍药联合耳穴贴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功能及NF-κB、COX-2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加味当归芍药联合耳穴贴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功能及NF-κB、COX-2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1),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上联合加味当归芍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黏膜功能[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PG)Ⅰ、PGⅡ以及PGⅠ/PGⅡ)水平]、临床症状评分(胃脘痛、胃脘胀满、大便不爽、食少纳呆、神疲乏力、气短懒言)以及核因子-κB(NF-κB)、环氧化酶-2(COX-2)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两组患者的G-17、PGⅠ、PGⅡ以及PGⅠ/PGⅡ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胃脘痛、胃脘胀满、大便不爽、食少纳呆、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评分以及血清NF-κB、COX-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当归芍药联合耳穴贴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促进胃黏膜的恢复,有效降低NF-κB、COX-2的分泌。
石方臻张永亮邝生
关键词:加味当归芍药散耳穴贴压慢性萎缩性胃炎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加味当归芍药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何丹丹
加味当归芍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瘀水互结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网络理学研究
朱雨薇

相关作者

刘琛
作品数:21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乳腺癌 加味当归芍药散 干预 高泌乳素血症 乳腺增生
刘静霞
作品数:55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葡萄膜炎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中西医结合 视网膜色素变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
洪小兵
作品数:23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台州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加味当归芍药散 恩替卡韦
李伟林
作品数:50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肝纤维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
王宇
作品数:419被引量:1,570H指数:19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多囊卵巢综合征 哮喘 针刺 针灸 代谢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