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93 篇“ 加压法 “的相关文章
一种双加压法 生产稀硝酸的装置和工艺方法 本发明属于硝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加压法 生产稀硝酸的装置和工艺方法 。装置包括吸收塔、氨蒸发器,吸收塔具有30层,且每层都分布有盘管;还包括冷冻水槽、冷冻机组,吸收塔的26‑30层为上段冷冻机循环段,采用冷冻机组换... 陈长飞 田家民 蒋利民 汪永生跨植皮区缝合堆包加压法 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肉芽创面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跨植皮区缝合堆包加压法 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肉芽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10月于潮州市中心医院拟行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治疗的肉芽创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打包加压法 进行全厚皮片移植修复,观察组采用跨植皮区缝合堆包加压法 进行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比较两组术后皮片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2、4周的皮片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短(P=0.00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3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满意度较高(P=0.020)。结论:跨植皮区缝合堆包加压法 在肉芽创面患者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皮片成活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陈镇辉 李进波 郑炎强关键词:全厚皮片移植 肉芽创面 热牙胶垂直加压法 及iRootSP单尖法 用于根管充填中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研究根管填充治疗中采取iRoot SP单尖法 以及热牙胶垂直加压法 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样本对象是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共120例,纳入时间范围是2022.01到2024.01,选用分组方法 是随机数字表,均分两组各60例。对照组根管填充的方法 是热牙胶垂直加压法 ,观察组的填充方法 是iRoot SP单尖法 。评价填充效果。结果 疼痛评分对照,观察组术后24小时及术后1周数据统计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充填时间及质量对照,观察组充填时间更短,充填质量更优(P均<0.05);临床疗效对照,观察组相对更高(P<0.05)。结论 在根管填充过程中iRoot SP单尖法 的效果更加确切,患者疼痛症状更轻,方法 的充填时间更短,充填质量更优,值得普及。 谢秉理 亢静 陈峰关键词:根管充填 临床疗效 热牙胶垂直加压法 冷侧压法 配合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疾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 、冷侧压法 配合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疾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牙体牙髓病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本院2021年9月到2023年9月收治的120例牙体牙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 将其分为2组,均进行根管治疗,其中A组(60例,冷侧压法 填充)、B组(60例,热牙胶垂直加压法 填充),2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填充效果,治疗前后牙龈指数、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个月,A组总有效率81.7%、B组总有效率95.0%,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恰填率83.3%、B组恰填率96.7%,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欠填率13.3%、B组欠填率3.3%,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B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分别为[(0.80±0.13)、(0.81±0.15)、(0.69±0.12)、(2.12±0.10)mm]均低于A组的[(1.20±0.15)、(1.25±0.20)、(1.10±0.13)、(2.92±0.1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进行比较,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体牙髓疾病患者应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 根管充填效果较好,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牙周指标,同时安全性良好。 姜新亚关键词:牙髓疾病 根管充填 一种硝酸双加压法 生产用氧化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硝酸双加压法 生产用氧化炉,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适用性差的问题。本硝酸双加压法 生产用氧化炉包括呈圆筒的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驱动件一、驱动件二、夹紧块一、夹紧块二、支撑结构和... 黄心哲 姚寒飞 朱文婷双加压法 稀硝酸装置生产异常状况及处理 2024年 双加压法 稀硝酸装置属于重要的生产设备,可以为硝酸以及己二酸生产效率带来一定的提升,以此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进程。但是,在对双加压法 稀硝酸装置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因为该装置具有一定的繁琐性,很有可能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设备运行不稳定以及设备存在故障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严重阻碍化工行业的生产。 常健一种双加压法 稀硝酸生产用氨氧化炉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硝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加压法 稀硝酸生产用氨氧化炉,包括氨氧化炉本体;所述氨氧化炉本体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氨氧化炉本体一侧设置有出料口,且所述氨氧化炉本体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侧面设置有若... 王士龙 王绪源巧用加压法 验证“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途径” 2024年 水分是生物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水分主要由根系吸收,再由体内导管运输到体内需要的地方。涉及水分的传统探究实验,至少需要1 d的准备时间。以教材实验“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为原型,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使用加压法 进行大胆设计,并采用逆向思维当场快速验证植物体内的导管是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途径,得出叶片的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散失水分的“门户”,达成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 杨俊生关键词:加压法 植物 水分 气体交换 不同袖带加压法 应用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袖带加压法 应用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于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老年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A组,B组及C组,病例选取时间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其中A组(40例)采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肱动脉血压),B、C 2组采用电子血压计,B组(40例)测量肿胀处血压,C组(40例)测量肱动脉血压。3组根据所测血压值(舒张压高于测量值30 mmHg)压迫血肿,观察3组患者手部肿胀情况、臂围、指尖皮温及护士工作量。结果3组患者压迫前及压迫期间手部肿胀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压迫期间B组肿胀情况较C组小(P<0.05);3组患者压迫前臂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迫结束时及压迫结束后1 h 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两时间段B组臂围最小(P<0.05);3组患者压迫前、充气压迫及排气压迫时指尖皮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护士工作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B组患者护士工作量低于C组及A组,C组低于A组(P<0.05)。结论采用智能电子血压计根据肿胀处对肿胀进行加压 压迫效果较好,且可有效减轻护士工作量。 阮雪兴关键词: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肿胀 单手面罩直接加压法 模拟面罩通气困难的可行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模拟面罩通气困难(DMV)的临床试验方法 。方法 :纳入无DMV指征的全麻患者4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实施普通面罩通气方法 (双手VE面罩通气方法 )和模拟DMV方法 (单手面罩直接加压法 )进行面罩通气。主要观察指标为是否成功实施面罩通气;次要观察指标为实际潮气量、气道峰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结果:35例(87.5%)患者通过单手面罩直接加压法 可以成功模拟DMV。单手面罩直接加压法 患者潮气量[143.5(104.8,174.3)mL]较双手VE面罩通气方法 [442.0(409.3,482.8)mL]下降,气道峰压升高[31.0(27.0,37.0)cmH 2O vs.13.0(10.3,14.0)cmH 2O],P_(ET)CO_(2)降低[1.5(0,7.0)mmHg vs.32.5(30.0,35.0)mmHg](P<0.001)。结论:单手面罩直接加压法 可有效模拟DMV。 王斌 徐凯 耿梦琦 徐建玲 陈永权 姚卫东关键词:面罩通气 困难气道 气道管理
相关作者
张毅 作品数:195 被引量:407 H指数:1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超声诊断 临床病理学 超声 三阴性乳腺癌 梗阻性病变 吴梦尧 作品数:11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灵敏度 气相色谱 加压法 混合物 不同组分 姚建平 作品数:70 被引量:253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高速铁路 地基处理 铁路路基 湿陷性黄土 路基 董桂馥 作品数:170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 研究主题:记忆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 磁性形状记忆合金 磁记忆 高塑性 张水军 作品数:340 被引量:857 H指数:1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脑死亡 肝细胞 巴马小型猪 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