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6篇“ 副伤寒甲“的相关文章
- 非典型副伤寒甲并急性肝肾功能损害1例
- 2019年
- 患者,男,56岁,农民,因"纳差、乏力10d,双下肢水肿5d"于2018年7月18日入院。患者10d前无诱因出现纳差、乏力,伴恶心、发热(体温不详)、咳嗽、咳痰、无呕吐,当地医院用药不详;5d前出现双下肢水肿,呈对称性、凹陷性,当地医院查肌酐371μmol/L,尿蛋白2+,为进一步治疗,遂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8.8℃,脉搏8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98/62mmHg(1mmHg=0.133kPa)。急性病容、全身皮肤轻度黄染、巩膜黄染、双肺呼吸音减低、右上腹压痛、Murphy's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其余系统查体未见异常。既往体健,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 高盼盼蒋兴华程明亮
- 关键词:肝肾功能损害副伤寒甲双下肢水肿医院用药
- 24例副伤寒甲临床特征和耐药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副伤寒甲临床表现及耐药情况,为其有效预防和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4例副伤寒甲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诊断、药物敏感试验、治疗及转归,分析耐药性特征。结果近期副伤寒甲临床表现不典型,急性高热占95.83%,肌肉酸痛占87.50%,腹痛、腹泻占20.83%,恶心呕吐占16.67%,无表情淡漠、皮肤玫瑰疹、相对缓脉等。白细胞计数(5.078±1.480)×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003±0.007)×109/L;降钙素原小于或等于0.5ng/mL占58.33%;超敏C反应蛋白(96.89±80.17)mg/L,脾大占20.8%,肝大占4.17%。耐药率前5位由高到低为氨曲南(62.5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0.00%),氨苄西林(29.2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2.50%),哌拉西林(12.50%)。敏感率由高到低为碳青霉烯类(100.00%),替卡西林/克拉维酸(100.00%),三代头孢菌素(95.83%),左氧氟沙星(95.83%),复方新诺明(95.83%)。结论副伤寒甲临床表现不典型,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左氧氟沙星或(和)头孢曲松耐药率低,疗效确切。
- 王辉秦波高源
- 关键词: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氧氟沙星头孢曲松耐药分析
- 副伤寒甲临床观察和耐药性分析
- 2010年
- 目的对我院2003年及2008年收集确诊的副伤寒甲125例进行细菌学监测,进行耐药性分析,监测结果推荐早期选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复方磺胺甲恶唑,阿莫西林+棒酸等价廉、效高的药物,待药敏试验结果后再根据结果调整用药。
- 张华芳应子勇俞增仙
- 关键词:副伤寒甲耐药性分析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诊断副伤寒甲30例被引量:1
- 2010年
- 伤寒、副伤寒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1994年及2004年曾因水源污染造成遵义市副伤寒甲暴发流行。近年贵州省流行的主要菌株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其临床表现已经越来越不典型,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有血培养、肥达反应、脂多糖一被动血凝试验(LPS—PHA),而荧光定量PCR是近几年兴起的检测技术,本研究比较几种副伤寒甲诊断方法的差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冉燕李佳邱隆敏罗亚文陈应华陈宇
- 关键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副伤寒甲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荧光定量PCR被动血凝试验肠道传染病
- 肠沙门菌副伤寒甲血清型的萘啶酸抗性和克隆扩散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玉溪市1999年至2008年甲型副伤寒患者肠沙门菌甲型副伤寒血清型(SPA)分离株的萘啶酸抗性和克隆扩散。方法采用有对照的K-B纸片扩散技术对4060株SPA进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对随机选择的166个萘啶酸抗性(NAR)株和20个萘啶酸敏感(NAS)株进行SpeI消化染色体DNA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聚类分析以及氟喹诺酮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分离株的NAR率由1999年的12.5%、2000年82.2%、2001年93%上升到2008年的100%;NAS株在1999年占优势,但在2000年以后被NAR株替代;166个NAR株都降低了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其MIC值比20个NAS株的高得多。186个菌株SpeI消化产物得出以SpeI01、SpeI02型占优势的9种PFGE型。结论萘啶酸筛检实验可用于检测SPA降低氟喹诺酮敏感性,SpeI01和SpeI02是玉溪流行的主要克隆,建议制定并实施氟喹诺酮药物抗性株引起爆发流行的处理方案。
- 姚颖波王树坤储从家山德生阚飙刁保卫吴强杨汝松
- 关键词:脉冲场凝胶电泳
- 2起伤寒、副伤寒甲流行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对漳州地区2起伤寒、副伤寒甲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以指导该病防治。方法收集我院2起伤寒、副伤寒甲流行的完整病历资料,分为伤寒组和副伤寒组,对比分析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结果2起流行均发生于秋季,皆通过消化道途径而感染,并具有高热、头痛、食欲减退和乏力等相似的全身中毒症状,热型均以不规则热为主,玫瑰疹均缺如。伤寒组胆囊受侵较多见,而副伤寒组潜伏期较短,心、肝、脾及血液系统损害较为多见。伤寒组肥达试验全部阳性,阳性比明显高于副伤寒组,但细菌培养阳性比均不高。结论漳州地区2起伤寒、副伤寒甲流行各具特点,器官损害选择性有差异,症状体征有不典型化倾向,副伤寒组肥达试验阳性率低,细菌培养阳性比均不高。
- 郑瑞丹高晓芳陈洁魏国荣徐成润伍伟平陈碧芬陈雪婉
-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
- 伤寒、副伤寒甲沙门菌毒性和抗原性的稳定性
- 2009年
- 目的观察伤寒Vi多糖结合疫苗生产用菌株伤寒沙门菌CMCC50098株和副伤寒甲沙门菌CMCC50073株毒性和抗原性的稳定性。方法将CMCC50098和CMCC50073菌株分别连续传代至30代,取3、5、10、15、20、25、30代次菌,进行小鼠毒性试验,免疫家兔制备血清,进行抗原性试验。结果CMCC50098和CMCC50073菌株连续传30代,毒性均未改变,抗原性均未下降,血清凝集效价均达到1∶12800。结论CMCC50098和CMCC50073菌株连续传代至30代,毒性及抗原性均稳定。
- 刘钰刘梅影吕世泽张学峰王平张达伦林云王建华
- 关键词:伤寒沙门菌毒性抗原性稳定性
- 副伤寒甲并发全血细胞减少8例被引量:2
- 2008年
- 陈进苏光阳林秉滔林丽华庄海珍
-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副伤寒甲并发急性肠道传染病多系统受损血小板减少
- 三种实验室检查在副伤寒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 2008年
- 陈贵辽李国伦韦彤
- 关键词:副伤寒甲
- 氧氟沙星伍用硫酸丁胺卡那霉素治疗耐药副伤寒甲76例分析
- 2008年
- 近年来副伤寒病较往年增多,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是其特点,我们近两年来收治的76例耐药副伤寒经氧氟沙星伍用硫酸丁胺卡那霉素全部治愈,现分析如下:
- 邸燕云黄莉
- 关键词:氧氟沙星副伤寒甲
相关作者
- 陈进

- 作品数:37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环县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副伤寒甲 并发 恩替卡韦 甲型副伤寒 抗菌治疗
- 庄海珍

- 作品数:27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环县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副伤寒甲 恩替卡韦 垂体后叶素 酚妥拉明 恩替卡韦治疗
- 陈贵辽

- 作品数:31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59医院
- 研究主题:副伤寒甲 疗效观察 传染病 HIV 艾滋病
- 林丽华

- 作品数:8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环县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副伤寒甲 垂体后叶素 酚妥拉明 并发 急性肠道传染病
- 李国伦

- 作品数:42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59医院
- 研究主题:戒毒 静脉药瘾者 艾滋病 疗效观察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