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篇“ 前提性批判“的相关文章
对“具体的总体”的前提性批判——论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的深层结构与科学特征
2025年
马克思从“抽象的规定”上升到“思想的具体”的社会研究方法,长期受到“实证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多重误读。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的社会研究成果是以“具体的总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从“现实的具体”蒸发到“抽象的规定”的研究形式却无法同时显示出来。因此,需要在区分“现实的具体”“抽象的规定”“具体的总体”的基础上,批判地揭示“具体的总体”的前提、形式与限度,以提炼与论证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的深层结构及其科学特征。马克思的社会研究方法既是解构“资产阶级社会”的理论武器,又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王时中
公共属抑或资本属:元宇宙教育的前提性批判
2022年
一、元宇宙作为教育技术的不适切首先是前提性维度:意向冲突。对于元宇宙而言,教育意向则成为其收益意向的手段,当收益意向凌驾于“育人”之上会带来教育目的的异化。资本属运作模式的核心目标在于资本收益,如果将其运用于教育实践之中则会出现诸多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出现。
张敬威苏慧丽谢明月
关键词:适切性资本收益资本属性前提性公共属性
公共属抑或资本属:元宇宙教育的前提性批判被引量:15
2022年
由于技术在创设与使用过程中具有意向,其在创设之初便被赋予了功能归属,所以技术具有非中立特征,而元宇宙技术的创设意向与运行意向均具有跨行业垄断的数字化平台属。所以元宇宙技术作为教育技术具有多种不适切:在前提性维度下,元宇宙的的资本收益意向与教育技术的育人意向之间具有意向冲突;在合法维度下,元宇宙平台的系统标准化权利破坏了教育的公平;在实践维度下,元宇宙平台以流量为结算标准的运行机制与作为公共产品的教育平台的运行机制相违背。所以元宇宙教育的前提是其具备公共属而非资本属,应通过监管与参与规定功能归属,通过异构数据互动规避教育垄断,通过提前布局促进元宇宙教育平台发展。
张敬威苏慧丽谢明月
关键词:公共属性资本属性教育
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马克思对西方人权理论的前提性批判与超越被引量:1
2021年
本质主义是形而上学视域下的重要思维方式,对人的本质的把握正是建构在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西方所谓的"人权",如"自由""平等"等,被视为固化在人的本质之中的一种天赋权利,因此,这种权利就成了一种具有永恒、普遍的自然权利。马克思在对资产阶级的人权理论展开批判之前,将矛头首先对准的是形而上学及其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摒弃"抽象的人"的先验预设,人权就不再是一种"自然权利",而是建构在"现实的人"基础之上的"历史权利"。马克思在"底层逻辑"上对西方人权理论的前提性批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建构及人权理念的践行具有重要意义。
刘伟
关键词:本质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天赋人权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的前提性批判被引量:2
2018年
社会思潮研究不仅应当将思维的触角伸向各种思潮理论渊源、观点主张、现实影响等基础问题,更要把握各种思潮历史观、价值立场、现实诉求等隐问题。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应着重从意识形态是否终结,理论与现实是否一致,如何处理一元与多元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清理,进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
乔瑞
关键词:社会思潮
隐喻研究认识论的前提性批判——“假物说”与“指事说”的理论意蕴被引量:21
2018年
对于隐喻运用机制,古今中外有学者认为,其基础的因素或要动用到"物",或要指称"事",这可分别称为"假物说"与"指事说"。然而,不基于"事"的自然物,例如自然界里客观存在的江河湖海,其价值和意义是难以确定的,只有参与到"事"的"物"才被赋予一定的意义。这样看来隐喻运用的基础因素,归根到底是"事"而不是本然形态的"物",不宜笼统地提"通过一物以理解和经验另一物",只用本体论事实的分析是不够完善的,还须要引进本体论承诺的分析。从"假物说"发展为"指事说",是对纯粹本然状态的物的扬弃,也意味着承诺该物之现实应然。隐喻里的"物"是本然存在的物与体现了主体目的与语境制约下物的意义和价值的统一,这样的统一是由做"事"而获得的。
徐盛桓
关键词:本体论承诺
“中国道路”的前提性批判——基于当下“中国语境”反思的批判被引量:1
2016年
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中,"中国道路"几乎是渗透于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各类交流场合的一个主题话语,并对其他话语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这也是一个在整体上被搞得越来越模糊的问题。之所以如此,从方法论上看,其根源就在于对"中国道路"的认识缺乏前提性批判。笔者以为,在中国,作为"批判的武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以自己特定的方式全面介入"中国道路"的前提性批判。鉴此,本文提出三个方面的问题:研究"
叶险明
关键词:前提性中国语境自我纠错全盘西化本真意义
“中国道路”的前提性批判——一种基于对当下“中国语境”反思的批判被引量:16
2015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中的"中国道路"研究,首先应搞清楚三个问题:必须确立科学的"中国道路"理念,以摆正"中国道路"与世界文明发展趋势的关系;必须具有世界历史视野,以确定当代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位置,全面把握"中国道路"与其他民族或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关系,从而使其与世界文明发展脉搏相合拍;必须秉持科学批判的态度,把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道路"从各种虚假的迷雾中抽取出来,以使其成为能够直面的复杂整体,从而能够正确昭示其在自我批判中的不断构建和延伸的过程。
叶险明
关键词:中国语境前提性批判
马克思哲学实质争论的“前提性批判
2015年
在何谓马克思哲学实质的话语争论背景下,却暗含着一种反马克思式的认识逻辑。其实,从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批判到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可看出,马克思哲学强调对现存世界的批判。其实质在于告诉我们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纯粹的理论批判并不能真正地反对现实世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实践活动与自身所处历史环境之间的联系及其对改造现存世界的意义。
李笑智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拜物教
由非前提性批判走向前提性批判——从默顿规范既有批判局限看科学规范批判的合法形态
2014年
默顿规范合法的既有批判,本质上是一种非前提批判取向的批判形态。然而默顿规范合法状况,却在根本上取决于其所依赖前提的合法状况。故默顿规范、进而一般科学规范合法批判,须置于对其前提合法批判前提之下,即须呈现为前提批判取向的批判。这既决定了默顿规范既有非前提批判不具有充分合法和根本有效,故须向前提性批判形态转换,也决定了科学规范批判的合法形态,必然呈现为多层级批判构成的整体。
肖士英
关键词:默顿规范合法性前提性批判

相关作者

叶险明
作品数:120被引量:781H指数:16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
研究主题:世界历史 资本主义 方法论 世界历史理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卞绍斌
作品数:37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研究主题:罗尔斯 马克思哲学 社会概念 社会 马克思哲学变革
张宏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空军第二航空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哲学研究 前提性批判 马克思哲学变革 方法论
吴海龙
作品数:24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铜陵学院
研究主题:知识学 费希特 自我 包容性发展 包容性
王成华
作品数:8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世界历史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