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26篇“ 剂量-效应“的相关文章
一种改善双极器件总剂量辐射效应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善双极器件总剂量辐射效应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器件抗辐射加固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传统双极器件第一导电类型基极深阱区中形成浓度更高的第一导电类型基极埋层阱区,使得基区电流路径从紧贴着浅槽隔离结构下表面...
葛超洋姚正谢儒彬李燕妃沈秋
Buck-Boost转换器总剂量辐射效应分析与抗辐射加固设计方法
2025年
DC-DC转换器在总剂量辐射环境下会带来输出电压漂移、线性调整率与负载调整率下降等影响,使得电路的输出稳定性能变差。针对传统基于工艺与版图的抗总剂量辐射效应加固方法会带来成本较高、版图面积过大及普适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实时监测与自适应加固并行的抗总剂量辐射效应加固设计方法,可脱离工艺实现在电路级层面的总剂量辐射效应加固,提升了Buck-Boost转换器的抗总剂量辐射能力。基于0.18μm BCD工艺对所提方法进行具体电路设计与物理实现验证,结果表明:在剂量值为2000 Gy(Si)的条件下,可将系统增益的下降率从19.26%补偿至6.65%,输出电压漂移率从0.0663%改善至0.0074%,负载调整率和线性调整率分别降低2.15%/A和0.0389%/V,为电路与系统级的抗总剂量辐射效应加固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郭仲杰卢沪刘楠吴龙胜
关键词:总剂量辐射效应误差放大器
减重率与肥胖青少年静息代谢率变化量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肥胖青少年减重率与静息代谢率变化量间的剂量-效应关系,为肥胖青少年预防体重反弹提供科学精准的理论支撑。方法2023年7—8月,招募10~17岁肥胖青少年60名,进行4周减重干预。减重率=(干预后体重-干预前体重)×(-1)/干预前体重×100%;采用气体代谢分析仪收集氧气吸入量和二氧化碳呼出量,代入Weir公式求得静息代谢率,计算调整体重的Δ相对静息代谢率=干预后-干预前。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减重干预前后体重和相对静息代谢率差异,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减重率与Δ相对静息代谢率的剂量-效应关系,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减重率与Δ相对静息代谢率的阈值效应。结果最终纳入49名肥胖青少年进行统计分析,男性26例,平均年龄(13.15±1.80)岁,体质量指数(BMI)为(31.20±3.91)kg/m2。4周减重后体重明显下降(t=20.486,P<0.05),干预前后相对静息代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2,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减重率每增加1%,Δ相对静息代谢率增加0.874kCal/(d·kg)(95%CI:0.185~1.563,P<0.05)。RCS结果表明调整年龄、性别、基线体重后,减重率与肥胖青少年Δ相对静息代谢率存在非线性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当减重率≤7.90%,每增加1%的减重率,Δ相对静息代谢率增加2.245kCal/(d·kg)(95%CI:1.032~3.467,P<0.05)。当减重率>7.90%,减重率的增加并不能显著增加Δ相对静息代谢率(P>0.05)。结论肥胖青少年4周减重率与静息代谢率变化量存在非线性的剂量-效应关系和阈值效应。当减重率不超过7.90%,其与静息代谢率变化量间存在量化关系,增加减重率可逐渐提升静息代谢率变化量;一旦超过7.90%,两者间关系并不显著。
秦煜玲朱琳程国栋
关键词:剂量-效应关系肥胖青少年
南极磷虾油对人体免疫增强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
2025年
免疫系统作为机体抵御病原体、修复组织损伤的关键机制,优化其功能对预防感染和延缓衰老至关重要。然而,现代人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加之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削弱了自身的免疫功能,长期以往将对身体健康不利。南极磷虾油因富含ω-3脂肪酸、虾青素等成分,在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尽管体外和动物研究已初步证明其免疫增强作用,但在人类营养研究中,其剂量-效应关系尚未明确,临床数据略显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讨南极磷虾油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剂量-效应关系,为营养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戴锦清
关键词:不良生活方式临床数据人体免疫功能免疫增强作用免疫系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久坐时间与肌肉减少症的剂量-效应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久坐时间与肌肉减少症的剂量-效应关系,为提升MHD患者的肌肉健康状况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进行透析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肌肉减少症患病率和久坐时间等数据。根据久坐时间四分位数将MHD患者分为Q1组(久坐时间<3.40 h),Q2组(3.40 h≤久坐时间<5.20 h),Q3组(5.20 h≤久坐时间<9.33 h)和Q4组(久坐时间≥9.33 h)。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久坐时间与肌肉减少症风险的剂量-效应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久坐时间与肌肉减少症风险的关系且行趋势分析。按照年龄、性别、透析龄分组,采用交互检验法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MHD患者576例,男272例,女304例,年龄(59.69±11.38)岁,久坐时间5.20(3.40,9.33)h,肌肉减少症患病率为31.60%(182/576)。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显示,久坐时间与肌肉减少症患病风险有线性关联趋势(P_(非线性)=0.226),呈正相关(P_(整体)<0.01)。Logistic分析显示,校正全部混杂因素时,与Q1组比较,Q3、Q4组的肌肉减少症风险分别增高1.557倍(OR=2.557,95%CI 1.255~5.334,P<0.01)、7.721倍(OR=8.721,95%CI 4.328~18.323,P<0.01)。且Q1、Q2、Q3、Q4组患肌肉减少症风险的OR值均呈增加趋势(P_(趋势)<0.01)。亚组分析显示,在不同年龄、性别、透析龄亚组的MHD患者中,肌肉减少症风险与久坐时间的关系基本一致(OR值为1.807~3.090,均P<0.05),且久坐时间与年龄、性别、透析龄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交互>0.05)。结论MHD患者的久坐时间越长,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越高,久坐时间≥5.20 h时,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显著增高。医护工作者应鼓励MHD患者改善生活习惯,尤其是每日久坐时间≥5.20 h的患者,预防肌肉减少症的发生。
丁悦凤汪思黄家懿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COPD患者血清NLR、CRP/ALB水平对频繁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及剂量-效应关系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P/ALB)水平对频繁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及剂量-效应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院COPD患者153例,随访1年根据患者急性加重情况分稳定组(n=55)、急性加重组(n=39)、频繁急性加重组(n=59),同期体检健康者5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血NLR、CRP/ALB水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OPD患者频繁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LR、CRP/ALB水平评估COPD患者频繁急性加重的价值。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血清NLR、CRP/ALB水平与COPD患者频繁急性加重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对照组、稳定组、急性加重组、频繁急性加重组血NLR、CRP/ALB水平依次升高(P<0.05);NLR、CRP/ALB是COPD患者频繁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家庭氧疗是COPD患者频繁急性加重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NLR、CRP/ALB联合评估COPD患者频繁急性加重的AUC值为0.849,大于NLR、CRP/ALB单独评估;NLR(χ^(2)=20.730,P<0.001),CRP/ALB(χ^(2)=19.931,P<0.001)与COPD患者频繁急性加重存在非线性剂量-效应关系,两条曲线均大致呈“J”形,当NLR>4.50,CRP/ALB>3.40时,NLR(β=0.893,95%CI=1.389~4.294,P<0.001),CRP/ALB(β=0.973,95%CI=1.451~4.826,P<0.001)与COPD患者频繁急性加重风险呈正相关。结论COPD患者血清NLR、CRP/ALB水平与频繁急性加重关系密切,存在独立的“剂量-效应”关系,可为临床评估频繁急性加重风险提供参考。
向海李辛岚范小兵刘翠华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cGAS、STING基因表达与癌组织CD44阳性的剂量效应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UCB)患者血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的基因表达与癌组织CD44阳性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5月海南省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UCB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60例作为对照Ⅰ组,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Ⅱ组。比较3组血cGAS、STING mRNA表达及研究组、对照Ⅰ组瘤组织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表达情况。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研究组、对照Ⅰ组血cGAS、STING mRNA表达与组织CD44表达的相关性。研究组根据组织CD44表达分为阳性患者、阴性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组织CD44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血cGAS、STING mRNA表达与组织CD44阳性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血cGAS、STING mRNA表达比较,研究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F/P=194.740/<0.001,142.937/<0.001);研究组瘤组织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积分、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Ⅰ组(t/χ^(2)/P=18.463/<0.001,67.222/<0.001);研究组血cGAS、STING mRNA表达与组织CD44积分呈中度负相关(r/P=-0.638/<0.001,-0.717/<0.001);对照Ⅰ组血cGAS、STING mRNA表达与组织CD44积分呈低度负相关(r/P=-0.299/0.020,-0.291/0.024);研究组CD44阳性患者体质量指数、低分化比率、浸润深度T3~4比率、淋巴结转移比率大于阴性患者,血cGAS、STING mRNA表达低于阴性患者;浸润深度T3~4、淋巴结转移是组织CD44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558(1.289~5.076),2.870(1.313~6.275)],血cGAS、STING mRNA升高是组织CD44阳性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673(0.518~0.874),0.696(0.529~0.915)];血cGAS、STING mRNA表达与组织CD44阳性间存在非线性剂量效应关系,当血cGAS mRNA>2.15、血STING mRNA>1.75时,组织CD44阳性的风险显著降低。结论UCB患者血cGAS、STING mRNA表达增加,二者显著增加时对UCB组织CD44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胡婉彦汪溢秦晓燕郑志昂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CD44
Trench型N-Channel MOSFET低剂量效应研究
2024年
基于抗辐射100V Trench型N-Channel MOSFET开展了不同剂量率的总剂量辐射实验并进行了分析,创新性提出了器件随低剂量率累积以及不同偏置状态下的变化趋势和机理,给出了器件实验前后的转移曲线和直流参数,进行了二维数值仿真比较,证明了实验和仿真的一致性。研究表明:随高剂量率的剂量增加,器件阈值电压(V_(TH))发生了明显负向漂移现象,导通电阻(R_(DSON))出现5%左右的降低,击穿电压(BV_(DS))保持基本不变;低剂量率下总剂量效应与高剂量率有明显不同,阈值电压漂移量减小,同时出现正向漂移现象;此时导通电阻(R_(DSON))和击穿电压(BV_(DS))较高剂量率变化量进一步下降。研究认为,低剂量率下器件界面缺陷电荷增加变多,使得阈值电压的漂移方向发生改变,同时低剂量率实验周期是高剂量率的500倍,退火效应也较高剂量率的明显,导致器件参数辐射前后差异性减小。
徐海铭唐新宇徐政廖远宝张庆东谢儒彬洪根深
关键词:低剂量率
一种分离放疗中剂量效应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属于放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放疗中剂量效应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本发明方法的步骤包括:重建仅含剂量模糊效应和含总剂量效应的各运动时相的放疗子计划;对各运动时相CT图像与参考时相CT图像进行形变配准获得各自...
王光宇李光俊李治斌魏维阁肖青罗大双贺海萍陈黎柏森
一种分离放疗中剂量效应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属于放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放疗中剂量效应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本发明方法的步骤包括:重建仅含剂量模糊效应和含总剂量效应的各运动时相的放疗子计划;对各运动时相CT图像与参考时相CT图像进行形变配准获得各自...
王光宇李光俊李治斌魏维阁肖青罗大双贺海萍陈黎柏森

相关作者

全明辉
作品数:68被引量:32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学龄前儿童 META分析 肥胖 心肺 剂量-效应
朱峰
作品数:170被引量:582H指数:1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研究主题:吸入性损伤 烟雾吸入性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肺损伤 烧伤
田梅
作品数:160被引量:28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电离辐射 氡 Γ射线 电离辐射诱导 基因-放射治疗
陈佩杰
作品数:543被引量:3,825H指数:3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青少年 骨骼肌 儿童青少年 有氧运动 基因表达
刘臻真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抑菌剂 烟草青枯菌 剂量-效应 植物青枯菌 青枯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