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0篇“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相关文章
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
近年来,在沈阳市的大力推动下,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理念已被界广泛接受。组织开展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工作,可以引导制造借鉴其他企的成功经验,采用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整合、分离、外包物流业务,增强企核心竞争力;...
王杰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文献传递
宿迁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的问题研究
2024年
目前,宿迁制造业物流业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制造物流业务开始外包给物流,两之间的联动发展现象愈加明显。文章通过分析宿迁市制造业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找出两联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冯欣欣涂在友徐心慧谢锶雨杨戴共杨丽
关键词:制造业物流业
福建省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2024年
基于2012—2021年福建省制造业物流业的数据,利用熵权法计算两个行发展的综合得分,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两的耦合协调状况,并采用GM(1,N)模型计算两个行联动趋势,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测算两个行的耦合协调度中各个因素的发展关联度。结果表明:两个行处于良好的耦合状态且不断逼近完全耦合,耦合协调度从2012年的轻微失调发展到2021年的良好协调,并且处于持续上升态势;制造业具有较高的自我发展能力并能有效促进物流业发展;在两灰色关联分析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其次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周璇
关键词: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度
长株潭地区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探究
2024年
以长株潭地区制造业物流业为研究对象,以长株潭地区2012—2023年的制造业物流业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CRITIC权重法测算制造业物流业综合发展指数,建立二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模型,对长株潭地区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株潭地区制造业物流业综合发展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但物流业发展水平长期低于制造业发展水平;长株潭地区整体耦合协调发展趋势较好,但各地级市协调发展不均衡,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针对这些问题,长株潭地区应加强区域间产合作、加大创新科研投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府引领加强“两联动,加快长株潭地区一体化进程。
张伟黄首晟
关键词:长株潭制造业物流业
黄河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实证研究
2023年
供给侧改革给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可以有效地促进二者的转型升级,增强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如何选择合适的联动路径,形成符合区域特色的两联动发展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论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两联动发展现状,并构建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两联动发展水平,综合分析发现黄河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从供应链管理视角提出黄河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新模式,并从政府层面、制造业层面、物流业层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张敏
关键词:制造业物流业耦合协调度
基于灰色关联的安徽省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以安徽省制造业物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在综合考虑两联动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系统构建安徽省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安徽省两联动发展状况,明确两间相互影响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促进安徽省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对策。
何赟吴邦雷杨辉平何嘉欢
关键词:制造业物流业灰色关联分析
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制造业物流业是关联度较高的产。以两联动协同机制研究为突破口,进而提升整个相关经济系统的运行质量,已成为寻求产转型和企核心竞争能力提升的全新思路。在对物流制造业协同联动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两联动协同发展的必要性进行论证,提出制造业物流业协同联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赵英姝吴占坤赵淑雯
关键词:制造业物流业
转型中的大庆市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
2021年
石油是我国工发展主要动力源,随着石油储量减少,产转型是石油资源型城市必经之路。大庆是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在产转型中大庆市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可以提升制造业物流业竞争力,促进大庆产结构优化,有助于大庆经济发展转型成功。本文通过分析大庆市制造业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两联动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选择两联动发展不同的形式,提出两联运发展的保障条件和措施。
王丽娟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物流业制造业
我国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研究被引量:37
2020年
从耦合协调理论入手构建了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模型,分别选取制造业物流业的六个指标构建两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依据我国八大经济区20042016年的统计数据对两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时空分异研究。八大经济区的时序演化分析表明,在20042016年间,两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此种上升趋势;八大经济区的空间分异分析表明,八大经济区的两耦合协调水平不一,总体上东、中、西三大经济带呈近似分布。各经济区应根据时空分异分析结果,抓住两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从政府支持、社会环境优化、人才培养引进等角度进一步提高各自地区的两协调发展水平,继而促进我国整体实体经济的发展
陈春明陈佳馨谷君
中国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生产率效应被引量:16
2020年
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不仅是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物流业效率效益水平提升的主要途径。运用距离协同模型测度中国2004-2016年30个省区市制造业物流业联动程度,并构建随机前沿模型考察两联动物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国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水平呈持续增长趋势,两联动从2008年已实现初步协同向基本协同的阶段跃进,但至今还未实现良好协同。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两联动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领先,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落后。但三大区域内各省份两联动均未出现低度协同和高度协同,主要处于初步协同、基本协同、良好协同三个阶段,仅东部地区少数省市实现了良好协同。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有助于提升物流业技术效率,但是两者存在倒U型关系,两联动水平对物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值。东部西部地区两联动物流业技术效率也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中部地区的提升作用尚未显现。
梁红艳柳丽华
关键词:制造业物流业生产率

相关作者

王珍珍
作品数:87被引量:860H指数:16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制造业 物流业 试验区 实证研究
董千里
作品数:165被引量:1,418H指数:22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
研究主题:物流业 制造业 物流集成 成体 区域物流
陈功玉
作品数:113被引量:1,174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研究主题:供应链 企业 供应链管理 技术创新 混合渠道分销
郭淑娟
作品数:3被引量:31H指数:1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
研究主题:物流业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制造业 格兰杰因果检验 汽车制造业
刘丹
作品数:43被引量:256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物流业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物流服务 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