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0篇“ 制度审视“的相关文章
- 领导干部责任制体系化的制度审视、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
- 2025年
-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深化发展对领导干部责任制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领导干部责任制呈现“领域型”责任的特征,并且内容要素联系不紧密、碎片化,需要运用体系化思维以形成制度合力。领导干部责任制的体系化完善以党政科层制、体系融贯性和权责统一原则为基础逻辑,需要将形式内容的规范融贯性与坚持党的领导的价值融贯性相结合,激发制度活力。探索体系化完善进路,技术方法上要着力于融贯性,积极协调党规国法,谨慎扩展新领域责任制;核心内容上要持续推进责任制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既在考核激励中增强内在激励和容错纠错的作用,做到精准问责和轻重分离,又要加强经常性检查考核并形成成熟稳定的制度机制,提高制度效能。
- 黄耀鹏
- 关键词:体系化
- 质量保障的真相或幻象——基于制度理论的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审视
- 2024年
- 高质量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中的关键议题。学校认证制度为保障教育质量及其持续改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着全球国际学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在其质量保障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认证目的逐渐偏移,认证逐渐形式化、标签化等乱象。本研究基于制度理论,运用“制度要素-载体”理论框架,探讨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在教育质量保障过程中的影响与现实挑战。分析结果表明:尽管认证制度能够为国际学校规范化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但同时,其实践中日益凸显的功利化、形式化与同质化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质量保障的根本目的,质量保障的实际效果减弱。正确认识国际学校认证制度中的价值、实践和文化张力,对于充分发挥认证制度质量保障作用,推进高质量学校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 滕珺周佳欣
- 关键词:国际教育
- 基于性别公正的生育制度审视
- 2024年
- 性别公正、男女平等是我国基本国策。我国法律一直致力于消除性别不公且取得显著成就。就生育领域而言,法律始终追求性别公正,新近立法更在努力弥合性别鸿沟,但在生殖赋权、生育成本分配、抚育义务负担等方面仍存不足。部分规定强化女性客体性与母性,限缩对女性的生殖赋权、加重女性的生育负担与抚育义务。究其原因,主要是立法领域依旧残留“男权主义”“性别虚无主义”等思想。生育立法宜跟进生殖科技的发展,回应人口政策的转变,坚守性别平等的理念,完善性别公正的生育制度;检讨限缩女性生育自由,加重女性生育负担的规则,对两性平等地赋予生殖权利,在两性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公平地分配生殖成本、合理地分配抚育义务。
- 周平
- 关键词:性别公正男权主义
- 建设工程合同的体系定位与制度审视
- 2024年
- 建设工程合同归于服务型合同,承包人交付不发生物权变动,只是进行占有的事实移转。发承包双方签署的工程回购协议,并非真正的回购,仅为工程款支付协议。无论是否约定承包人留置,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承包人都不得拒绝交付工程。作为服务合同,建设工程合同具有一般服务合同的共性,即通过提供劳务获取劳务债权且对劳务债权进行担保。因此,承包人工程款优先权应与服务合同体系中的留置权一致,担保主债权为劳务债权即包括成本、税费与利润的工程价款,担保范围为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与实现担保的费用。作为劳务结果型服务合同,建设工程合同与劳务行为型合同不同。依此,可以从是否需要提交劳务成果、是否具有从属性以及有无资质要求三方面区分劳务分包合同与雇佣合同。在劳务结果型合同里,建设工程合同属于承揽合同的特别合同。建设工程合同作为承揽型合同,其承包人也像承揽人一样享有法定担保权,但因合同标的为建设工程,法律不准许承包人占有工程而损害公共利益,只是赋予了承包人工程款优先权。从体系角度审视,工程款优先权理应为法定担保权。同时,在法律没有规定发包人任意解除权的情况下,根据体系解释,发包人也应像定作人一样享有任意解除权,但不得损害招标投标秩序。
- 周清林
- 关键词:典型合同建设工程合同
- 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审视:新自由主义下的效率与公平
- 2024年
- 对于新加坡来说,新自由主义不仅是一种经济原则,而且是一种隐藏在其政治体制下与政府所秉持的实用主义相耦合的治理模式。这样的政治经济制度促使新加坡教育追求效率,采用竞争性的教育分流制度。同时,精英主义下的教育分流制度也利用新自由主义治理技术使其被普罗大众所接受、信任和遵循。新自由主义下竞争激烈的教育分流制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提高了教育效率、释放了个人的自由与能力,因此被认为能够最大化社会效能;如果形成良性循环,社会将整体受益。但另一方面,如果把所有控制权抛给自由市场,则会导致教育不平等和社会分化。虽然新加坡一贯重视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强调精英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从近年来对分流制度大刀阔斧的改革可以看出,新加坡政府越来越重视分流制度带来的教育公平问题,致力于将追求效率的精英教育与追求公平的包容性教育相结合,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陈衍柯雨婷
-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教育分流社会分化教育公平
- 轻罪治理下的自诉制度审视
- 2023年
- 只针对特定罪名的轻微罪行才能提出的自诉与当下轻罪治理的对象和需求高度重合,自诉在轻罪治理中可以不再只是扮演对公诉进行补充的辅助起诉方式,而是能够作为支撑轻罪治理的有效程序。自诉在轻罪治理中,不仅是能够被用以区分重罪和轻罪的工具,并在区分完成后作为针对轻罪适用的专门程序,在适用中还能发挥其独特的被害人权利和效率优势提升轻罪治理的效果。自诉在轻罪治理中的活力也还有赖于自诉在轻罪治理的目标下进行适当的重构和完善,以破解自诉长期以来的适用困境和实践难题。
- 赵天红周露鹭
- 关键词:自诉
- 因应自动驾驶的交强险:制度审视与优化被引量:2
- 2023年
- 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现代汽车行业的一项重要创新。自动驾驶系统接管驾驶权将引发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的变化,继续适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抑或另寻风险分散机制成为新课题。目前我国产品责任险无法分散驾驶员责任风险且适用门槛高,制造商企业责任制度构建还不完善且适用条件不成熟,而交强险适用范围涵射自动驾驶汽车,兼顾技术促进和受害人保护,与自动驾驶汽车具有适配性。然而现行立法对交强险的制度规则设计仍停留在传统机动车时代,交强险的事故分项限额制限制了其损害补偿功能的发挥,对投保主体、受害人范围、追偿事由的现行规定难以回应自动驾驶引致的风险场景变化。为应对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挑战,建议调整交强险责任限额,改用受害人分项限额制,构建汽车所有人或管理人与生产者共同投保的二元投保格局,将车上人员纳入保障范围,重订保险人追偿权行使事由,以此促进交强险作用发挥和有效运转。
- 康雷闪龚晓敏
- 关键词:自动驾驶交强险产品责任险
- 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实证考察与制度审视——以房地产行业为视角被引量:1
- 2023年
- 在市场低迷与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打击之下,房地产行业债务纠纷更为频繁出现,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也更易受到侵害。2022年12月30日发布的《公司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使业界目光再次聚焦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通过实证考察2018—2022年房地产行业的公司债权人利益损害司法案件可发现,不同债权获得方式造成救济难度差异、各类型公司债权人利益损害存在救济路径缺陷、公司债权人寻求利益保护不当致使救济效率低下等实践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本文建议对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进行再审视,并结合《公司法》相关规定与房地产行业特殊情况展望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新未来。
- 陈奕吉张舜玺
- 关键词:公司债权人债权人保护房地产
- 以“景观”照“现实”:新时代信访制度审视
- 2022年
- 信访制度作为一项独特的制度安排,在维护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表达诉求、保障人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营建社会和谐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发展加速化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远远超出了既有信访制度的承载能力,因而使信访制度的存在意义受到了质疑甚至诟病,全力推进信访制度改革变得非常必要,这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需要。为了确保信访制度改革之路不至于走上“唐吉坷德式”的幻象之路,就需要立足新时代的现实,从总体性视角把握信访制度所面临的社会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人的原子化以及道德碎片化等新情况、新挑战,在合时代、合法律、合需求、合道德的语境下对信访制度改革作出回应。
- 镇龙桂
- 关键词:信访制度原子化碎片化
- PPP物有所值架构与制度审视
- 物有所值是PPP的核心理念,是政府评估是否采用PPP模式替代传统模式提供服务的一种技术手段,国外相关制度研究较为热门。PPP模式作为当今公共服务领域内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的创新方式,在中国引入PPP模式的这30余年来,国家...
- Huang Shao-Yu
- 关键词:公私合作交易成本制度审视
相关作者
- 张军凤

- 作品数:88被引量:282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义务教育 高职院校 基础教育 农村教育 高校
- 金锦萍

- 作品数:61被引量:45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慈善组织 慈善事业 非营利法人 非营利组织 慈善
- 闫莉

- 作品数:15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民生问题 中国梦 制度审视 道德困境 生成逻辑
- 蔡宗模

- 作品数:124被引量:771H指数:16
- 供职机构:重庆文理学院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全球化 高校 西部高等教育 教育
- 毛亚庆

- 作品数:144被引量:1,743H指数:2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情感能力 社会 社会情感 高等教育 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