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25 篇“ 制定法 “的相关文章
制定 法 历史解释的论辩效力及其作用限度2025年 历史解释是服务于某种合理的法 律解释目标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法 律解释方法 ,其通过考察立法 过程并借助立法 历史资料探求法 律制定 时的立法 意图,但历史解释并不止步于对立法 原意的发现,立法 原意可被再判断或评估。从法 律适用的理由论辩角度看,制定 法 历史解释可以发挥独立性的、限定性的、决断性的、补充性的论辩效力。基于规范前史的解释、基于规范创建史的解释和基于规范适用及发展史的解释,是历史解释论辩效力的实现路径。法 律规范具备在文本之外进行解释的必要空间,且借由立法 历史资料形成的解释倾向存在合理性,是历史解释论辩效力的发生前提。历史解释方法 也有其运作界限,即历史解释不能从根本上脱离法 律文本的可能文义限制;开展历史解释不能把立法 原意绝对化或片面化,而应根据社会现实的变化对历史观点作审慎判断;历史解释的论辩效力强度受制于立法 原意的清晰程度;历史解释的解释结论有时并不具有终局性,而是需要有来自其他解释方法 的理由配合或验证保障。 杨知文关键词:制定法 法律解释 历史解释 法律方法 论传统婚俗文化与国家制定 法 的协同路径 2025年 在我国,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典》婚姻家庭编及其司法 解释的出台,婚姻制度更加平等和自由,传统的落后婚姻观念逐渐被淘汰。然而,在一些地区,习惯在婚姻领域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包办婚姻习俗、近亲结婚习俗和等级婚姻制度等。对于传统婚俗文化与国家制定 法 之间的不一致,要在充分尊重传统婚俗文化的前提下进行调和,积极进行普法 宣传,加强法 治建设,建立合理、合法 的婚姻制度。 姚普瑞关键词:制定法 法治建设 国内外制定 法 解释研究现状对比分析及启示——基于可视化技术和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2024年 文章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核心期刊的313篇中文论文与311篇英文论文为数据来源,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和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进路述评国内外制定 法 解释研究成果。研究结果显示,国外发文数量波动后稳步上升,国内研究起步较晚,经历了稳定发展期后近年来却呈现出低迷状态;国外研究者、研究机构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且稳定,国内区域性聚集较强但整体略显分散;国外研究注重制定 法 解释的实践技艺,并以相关哲学理论为指导,意在解决制定 法 解释的司法 实践问题,国内则更为注重制定 法 解释的本体研究,关注解释方法 的合理性证成。鉴于此,我国未来的制定 法 解释研究应更加重视多样化和系统化的研究方法 ,扎根中国的本土司法 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幕布,加强对舶来法 律解释理论的本土化和对中华传统法 律解释文化的吸收;在研究主题方面,加强多视角、跨学科的研究,走出法 学研究视角的局限,同时扩宽制定 法 解释研究的宏观视角,更大程度上与我国法 治建设、构建国际法 治形象相勾连,贡献更多中国法 治智慧。 骆伟兰 余素青关键词:制定法 法律解释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法律方法论 意图是制定 法 解释的核心吗?——对交流意图论的批判性检视 被引量:1 2024年 交流意图论是一种关于制定 法 解释的意图主义理论。制定 法 内容由文义构成,文义的基础是言说者意义,而后者完全取决于立法 主体的交流意图,因此,相关交流意图处在制定 法 解释的核心。然而,法 律言说的现象学,表面上将字面意义而非交流意图作为制定 法 文义的基础,对交流意图论构成威胁。通过预设法 律人听者,将字面意义等要素安置在交流意图的概念之内,这样优化后的交流意图论就可以解除相关威胁。由此,立法 主体的交流意图始终是制定 法 解释的核心。 卢俊安关键词:法律人 制定 法 解释中的新文本主义被引量:1 2024年 制定 法 解释中的新文本主义是在回应意图主义的过程中产生的解释理论,相比倡导显明含义规则的旧文本主义,它坚决反对诉诸立法 意图以及援引与之相关的论据。在解释方法 上,新文本主义提倡以词典释义作为文义解释的出发点,积极运用解释准则处理疑难问题,鼓励法 官参考制定 法 的内部语境。由于新文本主义与其他解释理论之间不存在根本性分歧、文本内容无法 实现自洽且具体解释方法 存在疏漏,解释者在探索一种合理的法 律解释框架的过程中,依然需要超越新文本主义。 王云清制定 法 解释方法 的缺失2023年 诉诸解释准则和立法 史是处理制定 法 的歧义的两种方法 ,但每种方法 都存在着一定缺失。文本是法 律本身,文本主义解释方法 将解释准则视为处理法 律模糊的手段。法 律解释的结果无法 通过算法 预测,在解释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情况进行判断。法 律解释的语境具有不确定性,法 官需要运用各种准则和规范,以确定哪种语境最适合分析。非文本主义解释方法 在解释时更倾向于参考立法 史。然而,立法 史也是不可靠的、“非法 ”的。法 官在解释时,需要判断哪些声明是可靠的,哪些是空话。此外,法 官在解决案件时面临时间和专业的限制,制定 法 解释应当依赖于法 律文本本身,采取相对简单和机械的方法 。 黄路婷(译)关键词:文本主义 历史解释 美国基础设施领域的公私合作治理——以制定 法 为线索 2023年 在美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跨越四个世纪的历史变迁中,私人部门参与公共事业的进程形成了公私合作模式。传统的美国制定 法 无法 适应公私合作的创新与规范需求,经历了宪法 禁止—司法 突破—立法 确权的治理逻辑变化,最终形成二元共治格局。联邦公私合作相关法 律围绕州际贸易、公共福利等事务,以市场准入、金融支持、项目监管为主要内容,为推行公私合作消除联邦法 律障碍和州法 律隔阂。州公私合作相关法 律围绕州内事务,以项目授权和操作流程为主要内容,决定当地是否开展公私合作项目以及开展的具体方式。未来美国或考虑制定 联邦公私合作基本法 ,以促进治理体系稳定有效。 贾韶琦关键词:公私合作 制定法 地方婚姻习惯与国家制定 法 的冲突与融合:以云南迪庆藏族为例 婚姻家庭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既基础又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关系。随着《婚姻法 》、《民法 典》等法 律的先后颁布以及与婚姻家庭相关的司法 解释的出台,我国的婚姻制度更加趋向于平等和自由。传统意义上的封建婚姻形式正逐渐在婚姻法 的舞台上消失... 和悦关键词:制定法 制定 法 与习惯法 :唐宋与西夏的比较研究——以敦煌、黑水城契约文书为中心2023年 唐宋与西夏制定 法 对民间契约实践产生较大影响,强调立契自由,保障债权人利益,重视违约责任的约定等,制定 法 与民间契约习惯法 之间形成一种保障与依靠的关系。不同之处体现在,西夏契约习惯法 与制定 法 的关系十分密切,西夏契约更多强调对法 律的遵守,即“依律令”,维护私法 自治秩序,法 典规定在契约实践中得到执行;唐宋契约实践为习惯法 留出更广空间,强调“官有政法 ,人从私契”,形成复杂的互动与博弈关系,民间极力维护私法 空间,甚至表面上牵强唐律而实际上却采取模糊制定 法 规定的方式来试图冲破制定 法 ,对制定 法 提前设防,而制定 法 却对民间习惯既表现出包容同时又有所限制。 罗将关键词:唐宋 契约文书 制定法 习惯法 法 官如何平衡制定 法 与风俗习惯的冲突——以彩礼纠纷为中心的扎根理论研究2023年 对基层法 官访谈、审判观念等语料及判决文书的程序化扎根理论实证研究发现,理解彩礼返还问题应该分“两阶段三步骤”走:在彩礼“还不还”阶段,风俗习惯在适用位阶上劣后于《民法 典》“无过错彩礼返还规则”的强制性规范,自由裁量在该阶段无适用空间;进入“返还多少”阶段后,法 官通过关照和平衡女方利益以消减制定 法 与民间习惯差异和冲突导致的男女冲突立场之负面影响,借助立法 缺位的法 律漏洞及风俗习惯内生性特点利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在“彩礼事实认定”环节做文章以形成双方当事人都能接受的裁判结果;此外,由于“返还比例”受“以同居时长为中心影响因素的差序格局”限制和影响,法 官在此阶段的自由裁量较为局限。整体而言,法 官协调和平衡行为背后逻辑是法 律思维、情理思维和安全思维的综合运用。目前,社会性别意识进入彩礼纠纷司法 实践追求法 律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但应注重对双方利益的平衡保护。 张海 张海关键词:彩礼返还 制定法 风俗习惯
相关作者
苏力 作品数:155 被引量:6,910 H指数:4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官 法律 宪制 法学研究 法理学 刘翀 作品数:11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制定法 法解释 过程学派 美国法律 目的主义 彭中礼 作品数:136 被引量:793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治 司法裁判 民生 法律渊源 最高人民法院 张民安 作品数:59 被引量:1,122 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侵权责任 公司法 注意义务 法律效力 过错 高其才 作品数:131 被引量:1,240 H指数:19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习惯法 瑶族 村规民约 乡村治理 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