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4篇“ 别论“的相关文章
- 郭沫若诸子研究视野下的国别论:秦
- 2024年
- 秦国从僻处西隅到在春秋、战国时代称“霸”争“雄”,最终完成结束中国历史上数百年诸侯割据征战局面的大一统事业,与其采用并坚持法家思想主张,致力于富国强兵的治国方略密不可分。郭沫若在诸子研究时期着力考察春秋中期以至战国末期的社会发展演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诸多方面,有利于其对中国古代历史进程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的演变脉络和内在机理的脉络梳理与清晰认识,为其后来将两种社会形态的分界点确定在春秋、战国之交,奠定了重要研究基础。但郭沫若在看到法家对秦国图强争霸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对秦国到嬴政时代实现天下一统却评价不高,甚至赋予许多负面意义,显得不太客观公允,也与历史真实不尽相符。
- 杨胜宽
- 关键词:法家思想战国时代
- 中人之教与古代诗教的天人策略——以李杜、苏黄天人有别论背景下的师法抉择为中心
- 2024年
- 早在魏晋时期,中国文学界便进入了一个天才崇拜时期。然而,诗歌启蒙中经典作家的取法却与文艺主体论的如此天才崇拜产生了一定悖离:以李杜优劣论争中李白天才绝、杜甫人才绝的剖判背景,苏黄优劣论争中苏轼天才高妙、黄庭坚学力精严的理论共识,历代诗教所倡导的师法对象却恰恰以杜甫、黄庭坚为主。这一绕过天才的师法抉择,所体现的正是中国古代的“中人之教”思想。“中人之教”源自上智下愚不易而“中人之性”可塑的认知,体现了儒家人性反思之际确立的“中人”关怀:凡论教化,非就上智说法,乃是围绕中人立言;而其施教策略则为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作为中华文化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教化原则,“中人之教”的相关思想浸淫贯彻于文艺理论与批评实践,形成了文艺审美价值认定与师法取径对于天才的不同立场。如此天人权宜策略,既丰富了古代文才思想理论,又直接影响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言说形态:天人双提而侧注于人力法度。
- 赵树功
- 关键词:天才诗教
- 别论与贾平凹《河山传》相关联的几个问题——以《河山传》中的进城青年农民工洗河等为个案
- 2022年—2023年,贾平凹创作了一部以编年体与纪传体相融合为书写方式的长篇小说《河山传》,书中叙写的是青年农民工们从农村走进城市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是一部改革开放新时期和新世纪新时代的农民传记。文章以此为出...
- 张连杰
- 关键词:青年农民工
- 《素问·经脉别论》“权衡”新解被引量:1
- 2023年
- 《黄帝内经》中关于“权衡”的记载涉及6篇共6处。对其中“权衡”的含义,历代医家多将其理解为“平衡”之意。然而对于《素问·经脉别论》中“权衡”的记述,或可有其他解读。鉴于此,在对原文的行文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加之参考《后汉书》《战国策》及其他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相近的相关历史文献考证,并佐以临床验证,分析得出《素问·经脉别论》中“权衡”或为描述颧与眉目之间部位的推论。
- 张云飞田露
- 关键词:黄帝内经
- 低花需另当别论 低一级加叫
- 2023年
- 2022年第52周的ACBL叫牌测验里有这样一手牌,你坐西家拿着:西发牌,双方无局,IMP制。你选择开叫梅花2(永远表示强牌),打算在同伴预期的方块2应叫后再叫2NT,显示22-23大牌点的均型。是的,根据你们的叫牌法,一手强均型牌可以有5张高花套。因此你作为发牌人就是开叫梅花2,随之对手都保持沉默。
- Jan van Cleeff刘京(译)
- 关键词:叫牌梅花
- 秦汉时期容量石和重量石别论
- 2023年
- 容量石和重量石是石器时代先民创制的石质量器和衡器,同时兼有容量单位和重量单位的功能,二者均因使用石质材料制造而得名。容量石不是由重量石衍生出来的,而是独立产生的。容量石主要用于测量小型颗粒类的五谷和必须用容器储存的液体物质,后因其为石质材料难以伪造,不易改变,并能够长久保存而为社会广泛认可,遂成为容量单位。重量石因与容量石具有上述相同的特点而成为衡量单位。两种计量单位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了较为固定的换算比例关系。新莽时为避免二者混淆,改容量石为斛,此后政府文书多以斛代石,但民间依然大量使用容量石来进行计量和商品交换。
- 付开镜
- 关键词:石器
- 小儿肺与血脉别论被引量:1
- 2022年
- 文章基于取类比象的传统中医思维方式,结合西医所见所论,从中西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整合,进一步阐述小儿肺与血脉的关系。传统中医认为,肺属五行之金,禀从革之性,司宣降之职。肺实质部分的支气管树与肺间质的肺血管结构像木之形,肺通气与循环功能具木曲直之性,兼之小儿体质具有“脏腑娇嫩,易虚易实”“少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病理特点,故其形态上条达舒畅,功能上以通为顺,于金之外又兼木之形性。在该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实例进行综合探讨,为从血脉角度治疗小儿肺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 陆丘李新民孙丹李焕敏
- 关键词:儿童血脉取类比象
- 挚虞《文章流别论》诗体观“俳谐”辨正
- 2022年
- 挚虞之诗体观“俳谐”,指“雅音之韵,四言为正”之外的五七俗言诗,刘勰《文心雕龙》在其基础上形成“谐隐”论,但历来的诗论家对挚虞的诗体观往往是忽略甚至认为是陈腐守旧的。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之“俳谐体”应该是继承了挚虞之诗体观“俳谐”,但历代解读却含糊不清、莫衷一是。受杜诗注家的影响,大多认为“俳谐”为“俳优诙谐”,又加之标题中有“戏作”,往往将“戏作”与“俳谐体”混为一体。在梳理杜诗“俳谐体”和其后李商隐、黄彦平、范成大、杨万里、朱熹、方回等人的“俳谐体”诗歌以及历代文人对“俳谐”“俳谐体”的解读,还原其在诙谐、幽默的诗学层面上被今人屏蔽掉的挚虞的“俳谐”诗体观。
- 张福清
- 关键词:俳谐
- 《素问·阴阳别论》中五脏脉悬绝日探析被引量:1
- 2022年
- 运用河图“生”“成”数的数理逻辑,结合运气学说中的“太过”“不及”理论,对《素问·阴阳别论》“持真脏脉”中“十八日”“九日”“十二日”“七日”“四日”五脏脉悬绝日的数字由来,进行深入考究,探析数字背后的数理逻辑,阐发《黄帝内经》数理中所蕴含的天地阴阳消长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出其背后蕴含的中医理论内涵,并将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 马贝王锦峰宋思敏王东军王益民
- 关键词:象数运气学说
- 刘毓崧关于“三月庙见”的学术回应与现实妥协——以《昏礼重别论对驳义》为中心
- 2022年
- 汉代以来,学界便有因反对“归葬女党”、不解“先配后祖”而质疑“三月庙见”者,导致“三月庙见”存在与否、形式如何等问题的答案扑朔迷离。晚清时期,刘毓崧、刘寿曾在《昏礼重别论对驳义》中举证以证明“三月庙见”确有其事及其之于大夫以上婚礼的必要性,为“三月庙见”正名。此外,他们还通过历叙大夫以上婚礼与士庶婚礼不同,以说明“三月庙见”存在的合理性,又提出成妇重于成婚来回应未庙见女子的归属问题。但刘氏父子地方志编纂者的身份又令他们背弃“成妇重于成婚”的学术立场,这反映了清中晚期学者由借助礼学考证以矫正今俗向以今俗反省古礼的视角转变。
- 吴婷
相关作者
- 王洪武

- 作品数:101被引量:52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PBL教学 《黄帝内经》 中药 糖尿病 中医
- 姚卫群

- 作品数:159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佛教 婆罗门教 印度哲学 奥义书 古印度
- 郭兆昆

- 作品数:14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德州学院
- 研究主题:高校学报 智力资源 报告文学 时代呼唤 传承
- 王玉兴

- 作品数:99被引量:355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脏腑辨证 《内经》 PBL教学 PBL 中医学
- 李绍先

- 作品数:42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同城化 三星堆 旅游 川边藏区 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