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9篇“ 利巴韦林喷雾剂“的相关文章
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
2024年
分析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的时间范围为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我们医院接收的88名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病人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抓阄方法随机把所有参与研究的病人划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各分配44名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常见不良反应、各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和SAS、SDS指标评分。 结果 研究组各项临床表现症状的消退时间以及入院时长小于常规组;研究组的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常规组,研究组患儿的免疫功能各项指标好于常规组;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的总体出现频率明为6.82%,明显小于常规组的22.73%;研究组各项临床改善好于常规组;研究组SAS指标和SDS指标评价得分低于常规组,组间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可可有效抑制柯萨奇病毒,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力,且其用药安全性较高,能有效缓解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临床症状,消除患儿因病产生的负面情绪,使得治疗期间患儿依从性良好,避免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丁建清童佳丽
关键词:利巴韦林喷雾剂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疾病
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FMD患儿90例作为考察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研究组接受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临床症状、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的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升高,CD8^(+)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指标:Ig A、Ig M、Ig G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Ig A、Ig M、Ig G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IL-1β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HFMD患儿,可有效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促进临床症状改善。
柳娜娜陈倩常甄真高婉卿童仁香夏蔚郑云云
关键词:利巴韦林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免疫球蛋白炎性因子
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福建省福鼎市医院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各50例,单一用药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联合用药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单一用药组的78.00%(χ^(2)=7.161,P=0.007);治疗5 d后,2组患儿IgA、IgG及Ig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患儿疱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流涎消失时间均短于单一用药组(P<0.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改善患儿整体预后。
叶国秀周宝琴马健陈歆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2B利巴韦林喷雾剂
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对手足口病患儿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对手足口病患儿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东莞市茶山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成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给予两组患儿综合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使用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治疗,两组患儿均进行3~7 d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7 d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7 d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后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研究组患儿高热、疱疹、流涎各症状的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7d后两组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可起到药物协同配合的作用效果,促进患儿症状体征的改善,抑制炎症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翁光辉黄嫚袁健婷谢景友
关键词:蓝芩口服液利巴韦林喷雾剂炎性因子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2
2020年
目的:比较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利巴韦林喷雾剂在小儿手足口病(HFMD)中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8例HFMD患儿分为干扰素组(n=44)和利巴韦林组(n=44),分别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所有HFMD患儿均接受常规隔离、清淡饮食、抗病毒、口腔皮肤护理等HFMD的标准干预,持续治疗5 d。观察两组HFMD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实验室指标(WBC、ALT、AST、CK-MB)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扰素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皮疹结痂时间、厌食改善时间均短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4、2.533、2.783、3.478,P<0.05);治疗后,两组WBC、ALT、AST、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干扰素组低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2、3.619、5.193、8.356,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干扰素组总有效率(97.73%)高于利巴韦林组(8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0,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缓能有效缓解HFMD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和减轻心肌损害,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喷雾剂
唐晓芳童晓玲安阳阳
关键词:手足口病小儿利巴韦林喷雾剂
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在医院治疗的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6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蒲地蓝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梁桂丽
关键词:蒲地蓝利巴韦林喷雾剂
α-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α-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研究组在使用利巴韦林喷雾剂的基础上给予α-干扰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流涎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经统计分析显示:热退时间、流涎消失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与开始治疗时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与单核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性(P<0.05),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不具有相关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 G,Ig A,Ig M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且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结论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儿的退热、流涎消失及疱疹消退时间,提高免疫蛋白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任荣黄旭
关键词:Α-干扰素利巴韦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干扰素雾化与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对50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探讨干扰素雾化对照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月住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0例,依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给予干扰素雾化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后退热时间为(1.06±0.27)d、皮疹消退时间为(2.78±0.69)d、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为(2.94±0.53)d;对照组治疗后退热时间为(2.13±0.11)d、皮疹消退时间为(4.29±0.37)d、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为(4.84±0.5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干扰素雾化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率显著提高,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不良反应和病发症情况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宗艳梅刘亚敏李颖
关键词:干扰素利巴韦林重症手足口病
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收治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利巴韦林喷雾剂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石晓涛
关键词:蒲地蓝利巴韦林喷雾剂
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符合疱疹性咽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12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利巴韦林喷雾剂喷雾口腔局部,连用7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清开灵口服液,口服,2次/d,连用7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72.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疱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高于清开宁口服液,且携带使用方便,可供儿科大夫参考。
裴宏亮
关键词:利巴韦林喷雾剂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相关作者

任尚申
作品数:21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
研究主题:小儿 新生儿 早产儿 利巴韦林喷雾剂 缺氧缺血性脑病
贾鲲鹏
作品数:69被引量:367H指数:10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OREXIN-A 下丘脑 增食欲素 瘦素
叶国秀
作品数:11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福鼎市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疗效 治疗小儿 手足口病 儿童过敏性紫癜 甲型流感
陶金成
作品数:25被引量:166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溶性微粒 药学 银屑胶囊 银屑病
师冬琳
作品数:8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婴儿 病因学 黄疸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