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篇“ 利多卡因合剂“的相关文章
局部注射低浓度亚甲蓝利多卡因合剂联合术后吲哚美辛栓塞肛对混合痔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据报道,我国约有59.10%的成人患有肛肠病,其中超过半数(51.56%)为痔^[1]。痔有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之分,临床以混合痔多见,此类型通常较难治愈,多采用手术治疗。然而混合痔解剖结构独特,加之手术创伤、换药以及术后排便的反复刺激,其术后疼痛并不少见。术后疼痛不仅会对伤口生肌愈合产生不利影响,还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及心理负担^[2]。吲哚美辛栓为非甾体消炎药,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达到抗炎镇痛的目的,在预防和治疗介入术后综合征中广泛应用^[3]。
李平海徐文涛
关键词:前列腺素合成混合痔吲哚美辛栓术后综合征
低浓度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骶管麻醉在痔上黏膜环切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骶管麻醉在痔上黏膜环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行痔上黏膜环切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每组40例。低浓度组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中浓度组采用中浓度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高浓度组采用高浓度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比较三组的麻醉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最大运动阻滞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低浓度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中浓度组、高浓度组(P<0.05)。结论在痔上黏膜环切术中低浓度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可在发挥较好麻醉作用的基础上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朱林夕
关键词:痔上黏膜环切术罗哌卡因利多卡因骶管麻醉
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在局麻下小儿包皮环切术术后镇痛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使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在局麻下小儿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1日-2019年8月31日,年龄8-13岁,因包皮过长或包茎在医院行局麻下包皮环切术的患者120人作为对象,按手术时间顺序以交叉设计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实验组采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进行局麻手术,对照组单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麻手术,手术方式无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峰值(数字等级评分法)、术后疼痛峰值出现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术后疼痛峰值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疼痛峰值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推迟(P<0.01),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结论: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在局麻下小儿包皮环切术的应用,降低术后疼痛强度,延长术后止痛时间,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痛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李健辉
关键词: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包皮环切术
利多卡因合剂精索封闭治疗慢性睾丸痛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慢性睾丸痛指单侧或双侧的睾丸及阴囊内容物疼痛,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针对慢性睾丸痛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精索神经阻滞、脉冲射频、手术等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对35例慢性睾丸痛患者实施利多卡因合剂精索封闭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年龄16-73岁,平均48岁,病程6个月至3年。
蒋少华李颖毅张辉赵波
关键词:利多卡因合剂
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在高胸段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分析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在高胸段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入本院进行乳腺肿瘤手术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手术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将84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进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地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给麻醉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术中疼痛发生率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前臂肌力减退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在高胸段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应推广。
孙晓鹏
关键词:罗哌卡因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在高胸段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在高胸段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拟行乳腺手术女性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硬膜外麻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利多卡因加0.15%地卡因,观察组患者给予0.5%罗哌卡因加0.67%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局麻药物总量、前臂肌力、循环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满意度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局部麻醉药物总量为(12.3±2.3)ml,对照组为(15.9±7.2)m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剂量后,观察组患者前臂肌力为(8.1±2.3)kg,对照组为(2.5±0.9)kg,观察组患者前臂肌力减退速度较对照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及镇痛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进行高胸段硬膜外麻醉安全有效,对于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轻。
董萍
关键词:罗哌卡因利多卡因麻醉效果
低浓度亚甲蓝利多卡因合剂对混合痔术后镇痛的应用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比较局部注射低浓度亚甲蓝利多卡因合剂与术后吲哚美辛栓塞肛对混合痔术后镇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10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术后每日常规换药使用五黄消痔软膏、复方角菜酸酯栓1粒塞肛,治疗组手术结束时在切口周围皮下组织点状注射低浓度亚甲蓝利多卡因合剂10mL,对照组手术结束时及术后每日换药时加用吲哚美辛栓100mg塞肛。结果治疗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浓度亚甲蓝利多卡因合剂对混合痔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只要浓度、剂量及注射深度掌握得当,是一种安全可靠、费用低廉、易于操作的治疗方法,值得在混合痔术后推广应用。
谭群英冯道得
关键词:混合痔术后镇痛
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用于双侧颈丛神经阻滞的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0.25%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用于双侧颈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施行双侧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选用0.25%罗哌卡因-0.67%利多卡因,B组选用0.25%布比卡因-67%利多卡因,均在C4横突行双侧颈丛神经阻滞,深丛5 ml,浅丛6 ml,观察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结果两组麻醉均效果满意,A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两组均无并发症。结论0.25%罗派卡因-0.67%利多卡因合剂用于双侧颈丛阻滞镇痛效果理想,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绪雄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
复方利多卡因合剂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合剂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接受陀螺刀放疗的中央型肺癌、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在出现放疗反应后,治疗组给予复方利多卡因合剂,对照组给予双八面体蒙脱石散,观察两组病情转归...
高健张廷彭小丹
关键词:复方利多卡因放射性食管炎
文献传递
复方利多卡因合剂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合剂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接受陀螺刀放疗的中央型肺癌、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在出现放疗反应后,治疗组给予复方利多卡因合剂,对照组给予双八面体蒙脱石散,观察两组病情转归...
高健张廷彭小丹
关键词:复方利多卡因放射性食管炎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高健
作品数:9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武警江西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复方利多卡因 放射性食管炎 疗效观察 利多卡因合剂 血清白蛋白
张廷
作品数:11被引量:29H指数:5
供职机构:武警江西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复方丹参滴丸 复方利多卡因 放射性食管炎 疗效观察 利多卡因合剂
彭小丹
作品数:16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武警江西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门诊 老年 外科护理 护理体会 脑梗死患者
陈雪华
作品数:16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研究主题:罗库溴铵 麻醉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阿曲库铵
吕沛林
作品数:15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血流动力学反应 罗库溴铵 手术麻醉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