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1篇“ 刑事电子证据“的相关文章
- 刑事电子证据可采性规则研究
- 大数据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诉讼证明方式的变革,电子证据进入诉讼领域并对案件证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立法上并没有过多关于电子证据可采性规则的规定,“两高一部”出台的关于电子证据的规定,大多侧重于规...
- 田媛
- 关键词:电子证据可采性规则最佳证据规则证据排除规则
- 刑事电子证据审查制度研究
- 2024年
-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子证据作为认定犯罪事实和定罪量刑的依据,越来越普遍出现在刑事诉讼之中。但我国现存的刑事电子证据审查制度并不完善,证据本身合法和程序合法的协调、真实性独立于其他性质之外等问题,对刑事审判活动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电子数据本身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多载体流通性、可复制性等特征,反映到诉讼活动中,即能否正确认定案件事实以及能否公正定罪量刑。审查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合理性、科学性就是对于其本身缺点特性的“过滤”。针对不同层面、阶段规范审查规则,对电子证据审查认证的程序进行定向规定,实现电子证据的审查认证在实践中的合理衔接。
- 陈卓凡
- 关键词:电子证据证据审查
- 大数据背景下刑事电子证据取证研究
- 万祺薇
- 刑事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审查研究
- 2021年《刑诉法解释》中关于电子证据真实性的审查规则以《审查电子数据的规定》为蓝本,而《审查电子数据的规定》发布于2016年,距今已七年时间。《审查电子数据的规定》构建的电子证据真实性的混合审查模式是否与当下电子证据的...
- 冷佳君
- 关键词:刑事案件电子证据真实性审查司法实践
- 刑事电子证据的审查:学理基础、实践样态与模式选择被引量:10
- 2023年
- 电子证据作为网络技术与智慧司法深度融合的产物,在司法个案裁判中具有不可或缺性,司法证明也由传统的“物证”时代走向了电子证据时代。通过对域内外电子证据审查的研究文献梳理可知,国内对于电子证据审查仍旧坚持以真实性为主的相互印证模式,域外对其审查则呈现出以可采性为主的正当程序模式。然而,由于电子证据本身的虚拟性、多重性、技术性、可灭失性、可复制性等属性,以真实性为主的相互印证模式在个案审查中障碍重重。那么,电子证据审查将何去何从?从法律规范与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可见,应采取以相关性兼真实性并重的审查模式,相关性是电子证据可采性的前提,而真实性则揭示电子证据的本质,两者共同描述着电子证据的形式与实质,既相互补充、又相互证成,相关性审查起到“过滤”效应;审查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则以原始性、同一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为“四性一体”的审查标准,衡平相关性与真实性之间的价值冲突,让更多的正当程序条款在电子证据审查中发挥“安全阀”之功效。
- 自正法
- 关键词:刑事电子证据可采性审查模式
-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调取刑事电子证据的困境及其解决思路被引量:1
- 2023年
- 基于我国“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及粤港澳大湾区内跨境犯罪侦查的实际需要,我国应当在坚持“数据主权”及“数据本地化存储”的要求下,对数据的“出境”与“出国”区别对待。本文在充分尊重三地不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构建由网络服务提供商直接执行跨境调取及保全电子令的新型刑事司法互助模式,并为兼顾国家的数据主权与数据安全、涉案人的信息保障权及取证效率,提出了该模式的“三步走”策略,分别为直接自愿履行、协商或咨询后履行以及在上述两个步骤不能成功情况下的强制执行。
- 李哲
- 关键词:电子数据网络服务提供商
- 探讨我国刑事电子证据规则体系的构建背景
- 2023年
- 任何法律制度的构建都需要充分考虑具体的时代背景和产生的效力范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法律制度与司法实践相符合,保持其优秀品质,并避免制度构建的失误和失灵。对于我国刑事电子证据规则体系的构建来说,同样需要考虑到信息革命、审判中心主义诉讼制度改革以及依法治国的方略所塑造的社会图景。这些因素对我国刑事电子证据规则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信息革命为刑事电子证据的存储、获取和使用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式。依法治国的方略要求法律制度在构建过程中必须以法律为基础,并且需要与国家的整体治理目标相一致。只有在充分考虑到具体时代背景和效力生成界域的情况下进行构建,才能确保刑事电子证据规则体系的科学合理和有效运行。
- 曾少秋
- 关键词:诉讼制度依法治国
- 刑事电子证据保管链证明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电子证据既存在与传统书证同样的真实性问题,即需要确认其制作者的真实性,以防伪造、捏造,更重要的是,还存在传统书证不涉及的同一性问题,即证据掉包或混入问题。电子证据同一性证明依赖于电子证据保管链的证明,电子证据保管链具有动态复合性,既涉及原始电子数据的保管链,又涉及呈述性电子数据的保管链。原始电子数据的保管链证明环节有原始电子数据的收集环节、原始电子数据的保管环节、原始电子数据的移送环节。呈述性电子数据保管链证明的环节包括呈述性电子数据发现环节和呈述性电子数据固定环节。刑事电子证据保管链的证明方式主要有笔录证明和证言证明等方式。与传统证据保管链的证明不同,笔录除纸质笔录外还包括电子笔录,证言除取证人员的证言外还包括见证人的证言。此外,原始电子数据和呈述性电子数据保管链证明适用的证明方法存在差异。
- 汪振林彭淑亭
- 关键词:电子数据
- 刑事电子证据鉴真规则研究
- 鉴真是判断证据是否具有证据能力的基础,对认定证据的同一性、关联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由于电子证据具有系统性、双载体性等科技特征,导致对电子证据的鉴真有别于传统的实物证据,因此把握好电子证据鉴真的关键问题有利于解决司...
- 万江华
- 关键词:刑事诉讼电子证据审查机制
- 刑事电子证据的收集与运用问题思考研究
- 在信息时代下的先进科学技术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我们享受这种便利的同时,网络犯罪情况的出现也给我国的检察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电子证据作为证明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的证据,其隐蔽性、多样性、易破坏性...
- 李鹏李先
- 关键词:刑事电子证据
相关作者
- 罗长斌

- 作品数:14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北警官学院法律系
- 研究主题:社会医疗保险 保险诈骗 社会医疗 承诺 命案
- 潘庆林

- 作品数:7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刑事电子证据 裁判 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
- 张吉喜

- 作品数:74被引量:356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 公正审判权 逮捕 量刑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 章亿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刑事电子证据 电子证据 网络犯罪 实验室
- 曾文辉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 刑事电子证据 电子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