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篇“ 分子电距矢量“的相关文章
- 分子电距矢量用于乙酰苯胺类化合物QSAR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通过对17个乙酰苯胺类化合物的分子电距矢量(MEDV)与其分子最小阻滞浓度(MBC)进行关联,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lgMBC=1.934-0.043×v5-0.094×v2-0.885×v9,R=0.896。随后采用留一法(LOO)交叉检验(CV)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相关系数Rcv=0.847。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 薛慧峰张生万李美萍
- 关键词:MEDV乙酰苯胺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 应用分子电距矢量对地笋中挥发油化学成分色谱保留值分析
- 2007年
-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地笋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子结构,并对其气相色谱保留时间进行了系统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研究。在变量筛选的基础上建立了多个挥发油化学成分QSRR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0以上。通过严格的统计检验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预测能力。
- 杨娟梅虎舒茂廖立敏朱万平李志良
- 关键词:分子电性距离矢量定量结构-保留关系
- 分子电距矢量用于氯代苯类化合物毒性的预测被引量:1
- 2007年
- 通过对18个氯苯类化合物的分子电距矢量(MEDV)与其分子毒性关系进行关联,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lgIC50=3.3377+3.2080v1+1.1453v2-0.5353v3-0.0571v6+0.3118v8,R为0.9420.随后采用留一法(LOO)交叉检验(CV)、内部模型验证法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氯苯类化合物与其分子电性距离矢量之间的关系.
- 吕俊杰张生万杜文曹晓峰
- 关键词:MEDV氯苯类化合物毒性
- 有机磷农药的分子电距矢量、分子中各种基团的个数及其气相色谱保留值的定量结构-相关关系研究
- 1 前言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生产和应用最多的一类农药,在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有机磷农药的分析,已普遍采用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我们在开展多种有机磷农药产品色谱分析的基础上,对有关农药的化学结构...
- 林润国陆建坚丘树萌李志良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分子电距矢量
- 分子电距矢量对酚类物质色谱保留值的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用MEDV描述子对102个酚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对MEDV矢量和其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之间建立了分子结构-色谱保留值定量关系(QSRR)。多元线性回归十参数模型的复相关系数达到了0.9436,逐步回归九参数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436,交互检验的RCV值为0.8448,表明模型对样本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 胡力玫
- 关键词:酚类
- 分子电距矢量对醇类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预测被引量:1
- 2004年
- 用MEDV描述子对55个醇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对MEDV矢量和其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之间建立了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值关系。借助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和交互检验建立了分子电距矢量和55个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保留值之间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值相关模型(QSRR),线性回归十参数模型的复相关系数达到了0.9950,逐步回归七参数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896,交互检验的RCV值为0.9700,表明模型对样本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 傅世平王远强
- 关键词:分子电距矢量醇类
- 分子电距矢量对竹叶挥发油成分的色谱保留时间的估计和预测被引量:6
- 2004年
- 用分子电距矢量描述子(MEDV)对24个从慈竹叶中分离出的挥发油成分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了结构描述子MEDV与这些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时间的定量相关模型。对9参数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复相关系数达到了0 995,但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为-3 019。对此模型进行改进,采用逐步回归5参数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93,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RCV值提高到0 984,表明5参数模型对样本具有良好的估计和预测能力。
- 吴世容聂金媛孙冠芸李志良
- 关键词:分子电距矢量挥发油
- 分子电距矢量对山矾花中头香成分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估计和预测被引量:5
- 2004年
- 用分子电距矢量(MEDV)描述子对22个从山矾花中分离出的头香成分的分子进行结构表征,对MEDV矢量和其气相色谱保留时间之间建立了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值关系。线性回归10参数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达到了0 972,逐步回归5参数模型复相关系数R为0 952,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RCV值为0 882,表明模型对样本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和预测能力。
- 聂金媛廖春阳吴世容李志良
- 关键词:分子电距矢量
- 分子电距矢量(MEDV)用于肽模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英文)
- 2001年
- 利用电距矢量 (MEDV)表征肽模拟物的分子结构 ,并与包含N、O、S杂原子 ,饱和与不饱和键或共轭体系的二肽分子的生物活性相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构建了两组二肽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 (QSAR)模型。对于 5 8个二肽组 ,模型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R =0 .84 2 3和RMS =0 .5 3 5。对于 4 8个二肽组 ,R =0 .8199,RMS =0 .3 5 7。为了检验QSAR模型的预测能力 ,对两个二肽组数据集进行了交叉校验 (CV)。采用LOO法即每次从n个样本中抽出n- 1个样本建立QSAR模型继而用该模型去预测余下的 1个样本的生物活性的方法。对于 5 8肽组 ,5 8次预测的生物活性与原实验活性之间的R =0 .790 6,RMS =0 .60 8,而 4 8肽组的R =0 .74 2 2和RMS =0 .4 17。MEDV只利用了分子二维拓扑图中元素电负性和相对化学键长的有关信息 ,不需要任何三维结构知识或分子校准步骤或有关物理化学性质的信息。此外构建QSAR模型时只利用MLR方法而不需应用主成分回归或偏最小二乘技术。方法简便快速 ,模型稳定有预测能力。
- 刘堰刘树深印春生
- 关键词:分子电距矢量MEDV二肽定量构效关系分子结构
- 基于黄酮类分子构型的大孔树脂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
- 中药提取分离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临床疗效,是中成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目前制约中药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在分离纯化中药提取液方面日益显示其独特的优势,尤其在简化提取分离工艺、提高原料和试剂利用率、...
- 周英新
-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黄酮类化合物定量构性关系分子电距矢量
相关作者
- 李志良

- 作品数:433被引量:1,820H指数:24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 研究主题:定量构效关系 卡尔曼滤波 神经网络 分光光度法 烷烃
- 廖立敏

- 作品数:149被引量:3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内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超声波提取 多糖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描述子 挥发性组分
- 梅虎

- 作品数:87被引量:308H指数:9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定量构效关系 氨基酸 描述子 支持向量机 原子电性作用矢量
- 吴世容

- 作品数:25被引量:207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定量构效关系 黄酮类化合物 核磁共振碳谱 分子电距矢量 原子电性作用矢量
- 朱万平

- 作品数:19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宜宾学院
- 研究主题: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描述子 挥发性组分 定量构效关系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