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3篇“ 出血性烟雾病“的相关文章
- 出血性烟雾病血运重建术后预后分析
- 目的探讨出血性烟雾病患者行血运重建术后的预后因素及其相关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烟雾病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病,表现为脑基底动脉环及其分支的进行性狭窄和闭塞,形成异常血管网,易导致脑出血或脑缺血。对于出血性烟雾病,血运...
- 王胜
- 关键词:烟雾病出血性血运重建
- 出血性烟雾病急性期外科治疗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 背景:烟雾病脑出血是烟雾病脑卒中常见的发病模式。对于出血性MMD急性期,通过及时用药和/或手术来控制血压和颅内压可能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死亡率。然而,目前出血性烟雾病急性期的治疗效果尚不明确,缺乏有力的研究证据。目的:本研...
- 陈典达
- 关键词:烟雾病脑出血预后
- 出血性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式探讨(附13例病例报道)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出血性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4月-2018年4月共收治的13例出血性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中共发现13个动脉瘤,其中8个动脉瘤为主干动脉型,5个为外周动脉型;所有动脉瘤均为责任动脉瘤;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脑室内出血3例,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2例。8例合并主干动脉型动脉瘤患者均行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有2例患者后期行血管重建术;5例合并外周动脉型动脉瘤患者,其中1例早期行予Onyx胶栓塞治疗,后期行血管重建术,2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及血管重建术,另外2例早期行保守治疗,后期行血管重建术。8例烟雾病合并主干动脉型动脉瘤患者经弹簧圈栓塞术后,5例达到致密栓塞,3例瘤颈部分残余;5例烟雾病合并外周动脉型动脉瘤患者中2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及血管重建术治疗,动脉瘤夹闭完全,1例行Onyx胶栓塞术后未见动脉瘤残留,未出现新鲜梗死灶,2例早期保守治疗,后期行血管重建术患者复查,其中1例动脉瘤稳定,另外1例动脉瘤消失。13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恢复。结论临床上出血性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并不少见,根据动脉瘤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和积极的治疗措施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廖黎庆何跃陈如东杨洪宽厉华王宝峰于加省郭东生
- 关键词:烟雾病动脉瘤出血
- 出血性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出血性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选取2009-01-2013-01我院收治的30例出血性烟雾病合并动脉瘤(36个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1个动脉瘤位于Willis环,9个位于侧支吻合动脉,6个位于基底节区。其中非责任动脉瘤9个,责任动脉瘤27个。18个Willis环动脉瘤作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栓塞处理,3个作保守处理,6个基底节区动脉瘤均作保守治疗,6个侧支吻合动脉瘤作Glubran胶栓塞,3个给予保守处理,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显示,其中0分者15例(50.0%),1分6例(20.0%),2分3例(10.0%),3分3例(10.0%),5分3例(10.0%)。其中90.0%的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随访提示18个Willis环动脉瘤,6个侧支吻合类动脉瘤,6个基底节区动脉瘤均未见复发,3个保守治疗的Willis环动脉瘤基本稳定,未见恶化,3个右侧脉络膜前动脉瘤,再次出血而恶化。结论对出血性烟雾病合并Willis环类、侧支吻合类动脉瘤可首选血管内栓塞方案,其次则为外科手术。对合并基底节区动脉瘤者,通常提倡采用保守治疗方案,以优化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 张瑛戴启荷
- 关键词:烟雾病动脉瘤预后
- 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对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以女性多见,发病高峰在40-49岁,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出血伴脑室出血。本组25例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中脑实质出血19例,其中伴脑室出血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单纯脑室出血4例。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11例。结论积极采取外科手术及药物治疗,成年人出血性烟雾病多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 张怀东
-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脑出血
- 出血性烟雾病合并动脉瘤的治疗和预后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出血性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纳入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10例(12个动脉瘤)出血性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12个动脉瘤中,7个位于Willis环,2个位于基底节区,3个位于侧支吻合动脉;责任动脉瘤9个,非责任动脉瘤3个.7个Willis环动脉瘤中,6个行血管内栓塞或手术夹闭,1个保守治疗;2个基底节区动脉瘤均给予保守治疗;3个侧支吻合动脉瘤,2个采用33% Glubran胶栓塞,1个给予保守治疗.结果 (1)积极治疗的6个Willis环动脉瘤均无动脉瘤残留;1个保守治疗者,动脉瘤稳定.2个基底节区动脉瘤,分别于保守治疗后3、8个月动脉瘤消失.3个侧支吻合动脉瘤,栓塞者无动脉瘤残留;保守治疗者,14d后再次出血而死亡.(2)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5例,1分2例,2分1例,3分1例,6分1例.(3)9例获得2 -36个月随访,积极治疗及保守治疗后消失的动脉瘤均无复发,保守治疗的1例动脉瘤稳定.结论 给予烟雾病合并不同类型的动脉瘤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疗效可能更好.
- 张晓斌黄理金文军黄伟佳康晓雨邓仕凤郭鸿华
-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颅内动脉瘤出血
- 脑血管重建术治疗出血性烟雾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脑血管重建术治疗出血性烟雾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7例出血性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行脑血管重建术的患者中5例出现再出血,8例保守治疗的患者中4例发生再出血。脑血管造影显示直接搭桥及直接和间接联合搭桥手术的血运重建效果优于单纯间接搭桥手术。手术治疗患者发生再出血的时间间隔长于保守治疗患者。结论血管重建术治疗出血性烟雾病的疗效及预后可能均优于保守治疗。
- 张广宁李芳芳范巧菊隋小芳
- 关键词:烟雾病血管重建术颅内出血预后
- 27例手术治疗出血性烟雾病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比较分析开颅血肿清除术入路和经钻孔引流入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出血性烟雾病优劣。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病例27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B组行单纯血肿腔钻孔引流术,对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操作、术后结果(梗塞发生率、病残率及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操作、术后梗塞发生率、术后病残率及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出血性烟雾病,经钻孔引流术创伤性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较满意,更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 王伟金孙鹏黄国豪陈沛林
- 关键词:烟雾病出血手术
- 出血性烟雾病的影像诊断价值
- 2013年
-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29例经CT检查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的病人做DSA脑血管造影。结果:29例病人被确诊为烟雾病,累及单侧或双侧的颈内动脉分枝和椎动脉分枝。结论:DSA脑血管造影是未能明确病因的脑出血病人的常规检查方法,对出血性烟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尹华贾广志
- 关键词:DSA脑血管造影烟雾病
- 68例出血性烟雾病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研究成年出血性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DSA表现。方法对CT诊断为颅内出血。并经DSA确诊的68例烟雾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和DSA影像资料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男23例,女45例,平均37.8岁。DSA表现:双侧前循环病变57例,合并后循环改变19例;单侧前循环病变9例,合并后循环改变6例;单纯后循环病变2例,单纯前循环病变41例。合并脑动脉瘤患者11例,其中7例进行了栓塞或开颅夹闭术。合并脑梗死患者13例。2次以上反复出血17例。脑室出血59例,脑实质出血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因脑出血量较大,需行开颅手术者6例。结论成人出血性烟雾病主要表现为脑室内出血,尤其中年女性多见。积极针对合并动脉瘤及症状的外科干预多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但难以防止再次出血。脑DSA是明确分析烟雾病病变特征及选择治疗方法的首要手段。
- 叶建俊陈光忠许和振舒航曾少建陈汉明夏俊标
- 关键词:颅内出血烟雾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相关作者
- 邱胜利

- 作品数:42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导航 颅内动脉瘤 尿激酶灌注治疗 血管内治疗 小骨窗开颅术
- 贾广志

- 作品数:113被引量:298H指数:9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CT 放射学 栓塞 并发症
- 晁迎九

- 作品数:47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栓塞 颅内 弹簧圈
- 魏建军

- 作品数:98被引量:243H指数:9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神经导航 颅内 栓塞 血管内治疗
- 程俊

-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SKP2 人脑胶质瘤 神经胶质瘤 出血性烟雾病 免疫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