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7篇“ 冶炼强度“的相关文章
- 基于流体力学的高炉冶炼强度对炉缸侧壁温度影响的实践与分析
- 2024年
- 随着高炉向大型化发展,大型高炉的炉缸寿命已成为制约高炉寿命的关键因素,而高炉冶炼强度是影响炉缸寿命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高炉炉缸进行建模及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大型高炉炉缸内1500℃铁水的流动进行模拟,并根据固液流动传热定律得到炉缸耐材热面的温度分布。分析了不同冶炼强度下耐材热面的最高温度和位置及其对耐材侵蚀的影响。结合宝钢3号高炉停炉破损调查及炉缸侧壁温度历史数据,提出了一种确定高炉适宜冶炼强度的定量分析方法,并提出了改进炉缸侧壁温度异常的措施。
- 王训富邹碧洋吴胜利何丛珍
- 关键词:流体力学冶炼强度高炉寿命
- 高冶炼强度下转炉炉体维护实践被引量:1
- 2022年
- 转炉炉龄是钢铁企业炼钢工序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在整个炼钢生产和降低冶炼成本过程中,均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随着炼钢技术的不断进步,各钢厂转炉冶炼强度不断升高,天津市新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炼钢厂于2020年初进行了转炉高冶炼强度生产实践,转炉冶炼周期最低达到25min以下,这对转炉炉体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转炉炉衬侵蚀机理的研究,分析了在高强度冶炼条件下转炉炉衬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转炉炉衬的强化维护措施。实践证明,强化维护措施实施后,2号转炉炉龄最高达到33980次,成效显著。
- 王连全马兵书王飞宇
- 关键词:转炉炉衬侵蚀炉龄
- 马钢4号高炉提高冶炼强度操作实践被引量:3
- 2022年
- 对马钢4号高炉提高冶炼强度的操作实践进行了总结。4号高炉克服环保限产、原燃料质量下降等不利因素,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过程管理、优化调整送风制度和布料制度、稳定炉热和造渣制度、控制合理的操作炉型及保持炉缸活跃、充分发挥新设备优势、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模型等措施,炉况持续稳定顺行。2021年2月,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75t/(m^(3)·d),燃料比下降至500kg/t以下,技术经济指标创开炉以来最好水平。
- 刘洋高鹏陈军刘响
- 关键词:大型高炉冶炼强度技术经济指标
- 一种快速调节高炉冶炼强度的方法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快速调节高炉冶炼强度的方法,采用耐火材料制作风口内衬套,风口内衬套为长度方向两端敞口的空心管状;当需要降低高炉冶炼强度时,休风后将所述风口内衬套插入内嵌在高炉上的风口小套中,使得热风最终从风口内衬套中流出...
- 王利勇赵新张凯凯陈得建常中亮王子彬
- 文献传递
- 首钢股份1号高炉限产条件下的低冶炼强度操作被引量:1
- 2018年
- 对首钢股份1号高炉限产条件下的低冶炼强度操作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质量、缩小风口面积(停氧、减风)、优化煤气流分布、坚持"高风速、高动能、高炉温"的方针等措施,逐步摸索低冶炼强度下适宜的基本操作制度,达到1号高炉"限产、降耗"的目的。高炉限产期间,最终实现焦炭负荷5.14的目标,为最近三年最好的水平。
- 余晓波徐明浩李志海段伟斌韩红伟
- 关键词:高炉冶炼强度炉腹煤气量指数
- 宣钢3#高炉提高冶炼强度操作实践
- 河钢宣钢3#高炉通过对操作制度、外围出铁组织、日常炉型管理以及入炉原燃料的不断优化,实现了高炉炉况长周期稳定顺行,技术经济指标进一步改善,尤其2017年4月份生产指标取得了较大突破,日均产量完成5048t/d,取得历史最...
- 冯艳国刘建民李兵
- 关键词:高炉技经指标
- 文献传递
- 宣钢3#高炉提高冶炼强度操作实践
- 河钢宣钢3~#高炉通过对操作制度、外围出铁组织、日常炉型管理以及入炉原燃料的不断优化,实现了高炉炉况长周期稳定顺行,技术经济指标进一步改善,尤其2017年4月份生产指标取得了较大突破,日均产量完成5048t/d,取得历史...
- 冯艳国刘建民李兵
- 关键词:高炉技经指标
- 文献传递
- 异常冶炼强度下的高炉操作实践分析
- 2016年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炼铁厂5#高炉受护炉、限产、使用风机不匹配等因素影响,送风风量逐步下降,在生产中出现了鼓风动能及实际风速不足,炉况顺行变差,燃料比升高的情况。现介绍如何在异常冶炼强度下保持高炉稳定顺行,降低入炉焦比和燃料比。
- 丁鑫志
- 关键词:操作炉型原燃料焦比燃料比
- 太钢5号高炉在低冶炼强度条件下操作制度的探索与优化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太钢5号高炉在低冶炼强度的生产条件,通过稳定炉料结构和优化布料矩阵,调整送风面积和合理配置长短风口,调整热制度和造渣制度,控制铁水温度为1 480~1 500℃,维持m(Mg O)/m(Al_2O_3)〉0.5,控制炉前出铁炉数等措施,实现高炉稳定顺行和节能降耗。
- 刘文文
- 关键词:大型高炉
- 鞍钢4038m^3高炉长期低冶炼强度实践
- 2015年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1号高炉投产不到3年时间,铁口以下炉缸局部环炭温度快速上升,严重影响炉缸安全,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新建1座软水站,使冷却水流量增加到4 600 m3/h、定期使用含钛球团护炉、高炉利用系数长期维持在1.9 t/(m3.d)以下,同时保证烧结矿质量稳定,且严格控制含锌高的杂料入炉,在干熄焦用量不足时,及时提高入炉焦比20~40 kg/t,从而保证高炉炉缸安全受控。
- 张延辉赵立军龚继兵
- 关键词:高炉炉缸
相关作者
- 项钟庸

- 作品数:115被引量:31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高炉 炉腹煤气量指数 高炉炼铁 燃料比 炼铁
- 孙宝银

- 作品数:320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林钢铁集团
- 研究主题:安全工作 企业 安全管理 质量管理 高炉
- 侯兴

- 作品数:90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高炉 炼铁 锰铁高炉 锰铁 炼铁技术
- 文永才

- 作品数:83被引量:223H指数:8
- 供职机构: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攀钢 炼钢 半钢炼钢 高炉 钒钛磁铁矿
- 刘云彩

- 作品数:62被引量:229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钢集团
- 研究主题:高炉 炼铁 高炉操作 高炉强化 高炉炼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