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6 篇“ 冰雹过程 “的相关文章
富源县一次典型单体合并冰雹 过程 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2025年 本文对富源县2019年6月12日竹园镇新街村委会一次典型单体合并冰雹 过程 雷达回波的移动路径、回波形态、强中心回波面积、CR最大组合反射率强度、最大VIL累积液态水含量、RHI回波顶高、回波强中心高度、45DBZ中心高度、50DBZ中心高度、55DBZ中心高度、60DBZ中心高度、65DBZ中心高度等雷达回波参量结合冰雹 生命史初生、增长、成熟、降雹、消亡五个阶段对冰雹 过程 雷达回波演变特征进行分析,进行雷达回波单体合并过程 演变特征、冰雹 云识别、防雹作业经验总结,供防雹作业指挥人员在冰雹 云识别和防雹作业指挥工作中交流、参考。 耿留芬 陈瑾 张涛 闻存英 张蕊关键词:冰雹过程 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基于风廓线雷达产品的冰雹 过程 分析 2024年 利用贵州省威宁县气象局的风廓线雷达基础数据及其二次开发产品、雨量站和MICAPS的实况数据,对2019年6月11日发生在威宁本站的一次冰雹 大风天气过程 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廓线产品可反映出冷暖平流的时空变化及垂直分布,更早探测冷空气入侵、风场切变情况及低空急流强度;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和垂直速度可以指示降水的发生、持续时间及降水强度情况;强降水发生前有较强风垂直切变,降水过程 中风垂直切变值整体大于0.2 s^(-1),风垂直切变的增强会引起垂直速度和地面大风的增大;若以大于15 dBZ和小于10 dBZ为降水的起止标志,风廓线雷达反射率因子较其他产品可以更清晰地指示降水的开始和结束。 李源 杨哲 徐文隆 徐文隆 陈胜远关键词:冰雹 风廓线 雷达产品 低空急流 保定地区一次致灾冰雹 过程 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2024年 为提高冰雹 预报预警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加深对冰雹 特征的认识,文章利用多种气象资料,对2020年6月25日保定地区的冰雹 过程 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冰雹 过程 符合典型的华北冷涡型冰雹 天气形势;形成了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大气层结;高空急流、中低层切变线、地形和中尺度辐合线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抬升条件;地面干线是主要触发机制;各项热对流参数均符合保定地区冰雹 过程 热对流参数统计值;三体散射、旁瓣回波和VIL值的跃升对于发布冰雹 预警有10~20min的时间提前量;WRF模式较好地再现了本次冰雹 过程 ,虽然回波强度和位置上略有差异,但提供了高时空分辨率的探空数据和雷达回波资料,对提高冰雹 机理研究和冰雹 预报准确率、预警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卢宇坤 李安琪 葛文君关键词:雷达回波特征 中气旋 一次贵阳冰雹 过程 数值模拟及冰雹 形成微物理机制研究 2024年 本文采用WRF4.2模式对2020年5月19日发生在贵阳的一次冰雹 过程 进行数值模拟,再现了冰雹 云在贵阳市的移动路径和发展演变过程 。通过对冰雹 云不同发展阶段的动力、热力和云微物理特征的分析,以及冰雹 混合比源汇项的收支分析,得到了冰雹 形成的微物理机制及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模拟的冰雹 云在成熟阶段呈现典型的超级单体结构,存在悬垂回波和回波空洞。云内最大上升速度可达20 m s^(−1),上升气流从地面延伸至12 km,在高空西风的作用下向东流出,形成宽广的高空云砧。在上升气流后部中低层为强下沉气流。(2)雹胚粒子通过云冰碰冻雨滴形成,通过收集过冷云滴和雨滴增长,雹粒子的最大汇项是融化成雨水。(3)在冰雹 云的成熟阶段,雹收集过冷云滴的效率增大,主要发生在强上升运动区中高层(6~10 km高度),大量雹粒子分布在上升运动区中高层以及悬垂回波区,最大混合比可达11 g kg^(−1)。(4)在冰雹 云的消散阶段,云内上升速度减弱,高空云砧的范围扩大。雹粒子净转化效率降低,雹混合比减少。雹融化为雨水的效率增大,雨水分布质心降低,在近地面产生大量雨水。 殷蕾 王瑾 唐细坝 李娜关键词:冰雹 数值模拟 云微物理 青藏高原夏季一次冰雹 过程 的微物理特征 2024年 为提高青藏高原冰雹 过程 中降水特征的认识,利用雨滴谱数据并结合探空、雷达、FY-4A卫星和分钟降水资料,分析了2020年7月23日拉萨降雹过程 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在降水演变特征方面,雨量计分钟降水量与DSG5降水天气现象仪接近,但开始和结束时间、降水峰值及总降水量略有差异。此次过程 中雨滴、冰雹 的平均谱分布拟合曲线呈单调下降,雨滴谱符合Γ分布,雹谱符合M-P分布。降雹初期,降水粒子以小粒子居多,主要由雨滴下落中的蒸发所致;降雹后期,降水粒子谱宽变大,碰撞破碎和霰粒融化产生大量的小雨滴引起粒子数浓度剧增,数浓度增多和滴谱变宽导致雨强增大。冰雹 的数浓度仅占总降水粒子数浓度的1.6%,但对地面降水量的贡献最大。根据观测,拟合得到冰雹 平均末速度与直径的关系公式。 强德厚 刘俊卿 丁建芳 程博 吴江 唐利琴关键词:青藏高原 冰雹过程 微物理特征 谱分布 南平市一次冰雹 过程 双偏振产品特征分析 2024年 利用常规加密气象观测资料和三明S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对2024年2月21日超级单体风暴造成的降雹天气过程 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利的天气形势为此次冰雹 过程 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三次降雹时均出现高悬强回波、钩状回波等降雹强风暴基本雷达特征;双偏振雷达基本参量的冰雹 识别通常以高值Z H、低值Z DR、低值CC作为冰雹 主要判据;Z DR柱对应强烈的上升气流区,K DP柱对应强降水区,为风暴强度的预警提供重要信息。 陈江平 黄元森关键词:冰雹过程 双偏振雷达 一次冰雹 过程 降水量观测对比分析 2024年 为了比较翻斗雨量计、称重雨量计和DSG5降水天气现象仪对冰雹 过程 降水量的探测性能,分析了一次降雹过程 中的降水粒子谱特征,探讨了区分雨滴和冰雹 的方法,对3种设备获取的分钟降水量时间序列进行了综合对比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翻斗雨量计、称重雨量计测量和由DSG5计算的过程 分钟降水量序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服从同一个连续分布;利用DSG5雨滴谱资料不仅可以区分冰雹 过程 中的降雨量和降雹量,而且能快速灵敏地侦测到降水的起始、结束时间,更准确地反映降水强度的时间变化,可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研究提供精准的降水变化信息;翻斗雨量计和称重雨量计对冰雹 过程 分钟降水量的观测存在一定的缓冲,不能准确描述降水量实时强度的变化;称重雨量计观测的分钟降水量序列存在明显的滞后。 申高航 高安春 王子悦 刘婷婷关键词:冰雹 降水量 青海东北部一次典型冰雹 过程 的观测分析 2024年 青海东北部是青海省主要的农作物生产区、也是冰雹 高发区和灾害影响的高风险区,冰雹 预报预警和人工防雹作业是降低冰雹 灾害的重要手段,掌握冰雹 发生时各监测资料的变化特征是提高冰雹 预报能力、尽早开展人工防雹作业的前提。2021年6月29日青海东北部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冰雹 天气过程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雨滴谱资料,结合高空和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对此次冰雹 天气过程 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东北部地区高空有冷平流输送,地面增温明显,导致层结不稳定,是产生此次冰雹 的天气背景。平安地区降雹阶段平均雨滴谱和速度谱均呈多峰分布,人工观测的平安冰雹 最大直径和雨滴谱仪观测的相差不大,说明雨滴谱仪能很好的观测到冰雹 粒子,并且能确定最大冰雹 出现的时间。雹云发展大致经历了发生、跃增、降雹和消亡等阶段,降雹前低层雷达反射率因子出现明显的“V”字型入流缺口;雹云成熟阶段具有明显的有界弱回波区结构,中低层有明显的偏南气流入流,且此时径向速度图上雹云有明显的“0线”,“0线”垂直向上,穿过悬垂回波和有界弱回波区域上部,指向冰雹 云顶。此次冰雹 个例的分析,对青海东北部冰雹 预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冰雹 发生前各要素变化特征是后期科学指导防雹作业点适时、适量开展人工防雹作业的重要判据。 王启花 林春英 刘潇 张莉燕 赵占秀 张博越 龚静关键词:冰雹 雨滴谱特征 回波特征 青海东北部 昭通一次冰雹 过程 的回波演变分析及其识别 2024年 根据昭通C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对发生在云南昭通一次特大冰雹 事件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使用模糊逻辑算法,以偏振参量作为输入进行冰雹 识别。结果表明:冰雹 云在降雹之前VIL、EF会经历较大的跃增,此次过程 中VIL增量高达48 kg/m^(2),EF增量达到5 km。雹云发展成熟至降雹阶段,强回波区CC值降低,K_(DP)值在-1~1 deg/km之间,Z_(DR)值在-0.5~0.5 dB之间。使用双偏振雷达进行冰雹 识别,结果表明,双偏振雷达在相态识别及识别提前量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吕玲慧 苏德斌关键词:双线偏振雷达 雷达回波特征 冰雹 一次冰雹 过程 的多源资料观测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为认识降雹不同阶段对流系统的回波、微物理参量和热动力演变特征,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激光雨滴谱仪、微波辐射计、自动气象观测站等观测资料,对2017年7月9日天津地区一次冰雹 天气的回波特征、雨滴谱差异、温湿度及水汽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850 hPa切变线东侧的暖湿气流与500 hPa冷空气叠加,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积累及对流天气触发。降雹临近时,环境大气不稳定性显著增强。(2)冰雹 云发展演变阶段观测到两次地面降雹,均发生在对流单体合并加强过程 中。(3)降雹时段,粒子最大直径、质量加权平均直径和中值体积直径达到峰值,中大滴对降水雨强的贡献率达94.56%,该时段平均谱谱宽最大;降雹后,直径小于1.0 mm的小滴对雨强贡献率增大,在不超过1.0 mm的粒子区间平均谱呈双峰特征,第一峰和第二峰分别出现在0.3 mm、0.6 mm附近。(4)降雹前水汽出现缓慢持续积累,积分水汽、液态水含量在降雹前1 h出现明显跃增,低层逆温的存在使高层干冷、低层暖湿的现象更为明显;降雹结束后整层大气水汽有所回落。 宋薇 邱晓滨 邱晓滨 陈超关键词:冰雹 数浓度
相关作者
唐熠 作品数:110 被引量:310 H指数:11 供职机构:桂林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多普勒雷达 低温雨雪冰冻 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雷达回波 低空急流 李明元 作品数:36 被引量:69 H指数:5 供职机构:遵义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冰雹 伺服系统 长寿命 冰雹过程分析 雷达 蒋丽娟 作品数:58 被引量:176 H指数:9 供职机构:桂林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旱涝 气候特征 灰霾天气 暴雨 多普勒雷达 寿绍文 作品数:244 被引量:2,728 H指数:31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暴雨 暴雨过程 位涡 梅雨锋暴雨 姚超 作品数:8 被引量:18 H指数:3 供职机构:泰安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冰雹过程 冰雹 回波特征 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中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