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76篇“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文章
- 农村群体性事件价值整合的顶层设计之维
- 2021年
- 价值整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顶层设计是最根本、最宏观、最重要的价值整合路径。顶层设计的战略思路引入农村群体性事件价值整合有具体的背景,当前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进入攻坚的重要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渐进式体制改革需要科学系统的整体设计,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涉及到诸领域、诸要素以及系统化,任何改革措施都可能牵一发动全身。顶层设计是化解农村群体性事件价值整合最根本、最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公正的路径,从源头上、整体上规定了利益的分配、权利的行使、体制上的安排。
- 任美慧
- 关键词:公平公正
- 我国县级政府应对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能力研究
- 农村稳定发展是我们作为农业大国追寻的目标。农村群体性事件作为威胁我国基层稳定的潜在因素,一直以来备受各界关注。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农村结构的变革,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村土地的增值等激化了各主体间的利益矛盾,在诉求渠...
- 杨亚琼
- 关键词:县级政府农村群体性事件
- 文献传递
-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机理研究
- 2020年
-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农村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农村群体性事件呈现出参与人数多、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强的特征,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其发生机理,提出防范对策,是切实保障农村社会安全稳定,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要保证。
- 缪金祥封梦
- 关键词:农村群体性事件
- 农村群体性事件生成逻辑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基于L镇三个个案分析
-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包括农村的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度转变。因利益问题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数量一直居高不下,成为中国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特别是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严重影响基...
- 王国中(Victor Wong)
- 关键词:农村群体性事件生成逻辑
- 文献传递
- 基层政府应对农村群体性事件能力建设研究——以宁波市北仑区为例
- 2020年
- 当前,我国进入社会加速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频率、影响广度呈上升趋势,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治理造成了巨大压力。理性认识农村群体性事件,研究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的关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通过过程控制和要素控制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强化基层政府应对农村群体性事件能力建设。
- 池林刚
- 关键词:农村群体性事件政府治理
- 转型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其化解机制被引量:3
- 2020年
-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转型关键期,各领域出现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特别是受到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利益冲突加剧、法制观念淡薄、政策条件不完善等,为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应从农村发展的现状出发,构建相应的利益导向机制、诉求机制和协调机制,以及农村社会预警机制,通过这些化解机制将群体性事件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 张景方
- 关键词:农村群体性事件化解机制
- 农村群体性事件危险源分析
- 2019年
-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2017年全年的统计结果,我国常住农村人口5亿766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41.48%。随着我国经济长足发展和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农村矛盾导致的农村群体性事件频发。如何处理好农村群体性事件,保证农村地区稳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次数持续增多,群体性活动给社会治安、政府管理、经济发展造成较大损失。要破解农村群体性事件,就需从根源上客观理性地分析引发农村群体性事件矛盾的发展,将矛盾化解在开始,解决在基层。正确认识和客观分析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危险源,提前化解矛盾,对保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白龙
-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农村危险源应急管理
-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群体性事件预防研究——以西北A村“修河堤”事件为例
- 农村群体性事件是农村地区社会矛盾的激烈表现形式,反映出农民群体之间的关系失衡,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社会发展、挑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执政能力。近年来农村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研究也更迫切。社会工作在农村社会...
- 张彩艳
- 关键词: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群体性事件河堤
- 文献传递
- 农村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基于乡镇政府的视角
- 2018年
- 21世纪以来,农村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威胁因素。在对群体性事件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从乡镇政府的视角尝试提出相应治理意见,如厘清乡镇政府角色、完善"舆情引导机制"和"参与-回应机制"。
- 吴玉贤
- 关键词:农村群体性事件乡镇政府
-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及长效治理对策
- 2018年
- 以乡村关系紧张、村两委关系不协调、村两委与村自组织之间关系不顺、村庄选举混乱丛生和村庄民主监督乏力等为表征的乡村治理体系失衡,是农村群体性事件暴发的深层根源。造成失衡的原因包括规则体系不完善、多元利益博弈、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观念浓厚以及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等。通过完善规则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协调村两委关系、建立制度化的村庄吸纳机制、强化村庄公民权利教育以及完善村庄监督机制等措施,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可以从制度和体制方面化解村庄矛盾的深层次诱因,防范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 谢迪
- 关键词:农村群体性事件
相关作者
- 周延飞

- 作品数:29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省委党校
- 研究主题:农村群体性事件 农村集体经济 基础设施 指标体系 公共治理
- 闫翅鲲

- 作品数:30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 服务型政府 农村 基层政府
- 张昆玲

- 作品数:37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石家庄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群体性事件 公民意识 大学生 意识养成 养成机制
- 张勤

- 作品数:104被引量:63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志愿服务 韧性 社会组织 公共服务 社会建设
- 宋杉岐

- 作品数:40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学院
- 研究主题:新农村建设 乡级政府 行政模式 农村群体性事件 公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