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70篇“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相关文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减贫效应研究
2025年
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部署,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保障弱势群体生存和减轻弱势群体生活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家庭金融收入调查(CHFS)”2017、2019年2期数据,以家庭为单位,分别以国际贫困线、低保线和相对贫困线为贫困标准探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减贫效应,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兜底线”的研究提供借鉴。结果显示:3种贫困标准下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均发挥了减贫效应,减贫效果为国际贫困线>低保线>相对贫困线,且在地区间存在差异性,当前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提出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生活需求相适应的常态化增长机制和动态补贴机制,适度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强低保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注重低保制度的公平正义,进一步缩小地区差异等建议。
陈文美赵羽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减贫效应贫困线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研究 ——以Z县为例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的贫困群体随之产生,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难以发挥作用。自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制度建立以来,国家、省、市、县各级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认...
王菠
关键词: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脱贫户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2024年
低保作为农村福利体系最基础的环节,其减贫效应被学界广泛关注,但低保对脱贫户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的影响却常被忽视。从消费行为理论视角出发,构建理论模型讨论低保对脱贫户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4年三期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中介模型分析低保对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低保可以改善儿童的短期营养,不会影响儿童长期营养和健康结果;②儿童健康食品摄入得分对儿童短期营养状况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摄入过量则不健康食品得分在低保对儿童的短期营养状况的影响中产生遮掩效应;家庭食品支出起部分中介作用;③从流动性约束强度差异来看,低保对儿童短期营养状况的改善强度随脱贫户面临的流动性约束增强而减弱。由此可见,我国的低保制度仍有待完善,还需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条件的现金转移支付模式,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转移支付体系。
黄帆刘艳张泽宇
关键词:农村低保贫困陷阱
贵州省P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低保政策”备受人们的关注,如何有效和精准地设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村低保政策”是指当地政府为低收入设定的生活保障政策,能够为贫困人群提供生活保障,该政策也是社会救助的一部分,与农村广大老百姓的利益关系密切,农...
熊毅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
全面小康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存在。实施共同富裕既有“富裕”的问题,更有“共同”的问题。支持和带动自身能力和机会不足的群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难...
王孙娣
关键词:相对贫困农村低保消费支出结构家庭结构
审批权下放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问题研究—以D县Y镇为例
刘景玲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研究——基于内蒙古S县调查数据
武玉霞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影响因素组态路径研究
2024年
以安德森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客观需要、促进资源、倾向特征”三个层面影响因素的组态分析框架。使用动态QCA方法,采集了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共计310个案例。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探寻提高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影响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存在三种主要路径,即三种模式:需要-主导型、需要-特征型和需要-资源型。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提升路径存在替代效应,可通过调整“恩格尔系数”“农村政策保障供给”“农村住房均价”等主观可控因素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高生活保障水平。时间维度上总体一致性较高,表明各因素对生活保障水平的影响具有稳定性。空间维度上,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组态偏好差异。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倾向于需要-主导型,华南、华北、东北地区倾向于需要-特征型,西北地区则更倾向于需要-资源型。因此,在制定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策略时,地方政府需综合考虑经济、政策和社会多元因素之间的联动效应,明晰核心因素的替代策略,还应因地制宜、因情施策。
姜茂敏林辰涂爱仙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减贫效应的研究--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在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之后,绝对贫困问题已经得到了彻底的解决。然而,在以相对贫困为治理目标的后扶贫时代,贫困治理仍然任重而道远,返贫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以贫困脆弱性为表征的长期动态减贫问题值得关注。在我国...
骆青鹏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减贫效应贫困脆弱性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府信任效应: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被引量:3
2023年
基于制度理论,利用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分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获得农村低保会显著提高个体的政府信任,使用逆概率加权法(IPTW)纠正选择性偏误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反事实分析表明,相较于非低保户,农村低保更有助于提高低保户的政府信任;机制分析显示,农村低保通过提高个体对低保绩效和政府质量的评价进而提高政府信任;异质性分析显示,农村低保的政府信任效应仅对低收入者、中青年人和西部地区显著,而且会随个体政府信任水平和政府层级的提高而减弱。
孔泽宇严新明
关键词:农村低保政府信任

相关作者

肖云
作品数:188被引量:1,571H指数:19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农民工 大学生 社会保障 影响因素 失能老人
何植民
作品数:98被引量:554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公共行政学 脱贫 农村低保政策 新农村建设
杜毅
作品数:35被引量:344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民工 政府责任 社会保障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大学生就业能力
郭健美
作品数:33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救助 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低保 低保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薛兴利
作品数:213被引量:1,507H指数:20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实证分析 农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影响因素 农民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