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68篇“ 农村居民收入“的相关文章
- 互联网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 本书重点研究互联网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首先,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来源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程度以及互联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性;其次,采用CFPS2010-2016年的调查数据,构建模型...
- 吴丹作
- 乡村振兴背景下普惠金融对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2020 年,经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按照现行标准,全国范围内的整体贫困问题已基本得到根治,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在解决贫困问题后,我国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上。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金融业特别是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影响不容忽视。借助于国家对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以及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实施,普惠金融通过更具包容性的体制安排,使得那些被传统金融系统排斥的低收入群体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改善弱势群体的金融环境和收入状况,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 李嘉茵
- 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 非农就业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本文利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采用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的收入模拟法考察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农就业使参与非农就业农户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588元提高到18275元,全体农户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4164元增加到17890元;与此同时,非农就业还对改善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从0.4610降低到0.4508。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国家统计局住户抽样调查相关结果的印证。根据上述结论,中国应当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发挥其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双重福利改善效应,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作出贡献。
- 熊小林杜鑫
- 关键词:非农就业收入分配
- 共同富裕进程中的乡村振兴:农村居民收入状况改善问题研究
- 2024年
- 新时代共同富裕进程中,通过乡村振兴改善农村居民收入是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改善农村居民收入状况,才能呈现乡村振兴成果,促进新时代共同富裕。文章厘清共同富裕、收入分配、收入差距的理论源流及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阐释改善农村居民收入状况的理论创新,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和收入分配结构的考量表明:一是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愈加多元化,整体收入水平呈上升趋势;二是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不但在扩大,而且处在高位徘徊,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收入的绝对值与相对值上,也体现在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的占比上;三是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并未随着农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而缩小,也并未随着收入来源的多元化而改善;四是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在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同时仍居高不下等。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可从要素支撑能力、收入分配制度、在地化经济、益农利农联结机制、产业融合与产业升级、生产力发展方式、乡村治理体系、政策目标、基础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改善。
- 蒋南平蒋晋
- 关键词:共同富裕收入分配收入差距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以漳平市为例
- 2024年
- 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推动农村居民持续稳定增收,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文章以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为例,对漳平市2018—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释乡村振兴背景下漳平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剖析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进一步提升漳平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陈淑萍
- 农村电商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 2024年
- 为探究我国农村电商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利用2016—2020年我国25个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电商对农村居民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异质性,对较低收入的农村居民群体影响促进作用更强;农村电商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呈现倒“U”形变化趋势;农村电商对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存在异质性影响,即农村电商对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依次递减。为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需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电商和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深度融合以及制定具有细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 许玲玲魏君英
-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
-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 2024年
- 数字普惠金融为解决农村金融无法普及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要实现真正普惠于民的金融美好愿望,就要注重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让经济落后地区弱势群体以较小代价得到公平享受金融服务,缓解中国贫富差距导致的经济发展结构性不平衡。此外,构筑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体系,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与农村居民收入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供参考。
- 雷鑫悦
-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
-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的研究
- 2024年
- 采用2003—2017年28个省份的实际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比例、农村存款比例、农业保费收入比例以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村贷款比例虽逐年上升,但在一定程度上却抑制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根据分析结果,从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功能、鼓励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健全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增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等方面对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提出建议。
- 陈嘉龙贾雁岭
-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农村居民收入
-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 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明确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只有降低人口众多的农村低收入群体比重,持续快速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才能有效推动收入分配结构向橄榄型转换。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
- 李愉航
- 关键词:农村居民
- 数字普惠金融对四川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 2024年
- 数字普惠金融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选取四川省21个市(州)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并评估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实证结果表明,四川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及加速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了显著的催化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数字鸿沟、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数字化程度较低、部分农民对数字技术的了解和接受度较低等挑战。基于此,四川省应继续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民的数字普惠金融宣传和培训力度,不断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政策架构和制度设计,实现精准数字普惠,从而促进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 杜洁
-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
相关作者
- 钱力

- 作品数:28被引量:134H指数:8
- 供职机构:兰州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居民收入 实证分析 农村居民 收入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 杜鑫

- 作品数:40被引量:29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 研究主题:劳动力转移 收入差距 土地流转 劳动力 农户
- 彭必源

- 作品数:85被引量:184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消费结构 市场社会主义 劳动生产率 劳动价值论
- 徐连仲

- 作品数:182被引量:10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研究主题:经济运行 价格上涨 价格运行 价格总水平 居民消费价格
- 赵桂芝

- 作品数:49被引量:210H指数:8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税收制度 收入差距 收入分配 居民收入分配 居民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