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63篇“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文章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碎片化困境与优化路径
- 2025年
- 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基于整体性治理视阈,构建“价值理念—技术工具—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四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可以为高质量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提供理论基础。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体制惯性、传统科层体制缺陷及部门条块分割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呈现价值理念偏移、技术赋能梗阻、组织结构痼疾、运行机制脱嵌等碎片化倾向,业已成为制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亟需从需求优先的服务理念入手,通过筑牢数字孪生底座、搭建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以促进组织结构在横纵深三向度的“跨界”整合,携手构建互信互助共同体。
- 李砚忠张鑫鑫
-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碎片化整体性治理
- 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优化路向
- 2025年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基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构建“价值理念—技术工具—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四维度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分析框架,发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碎片化”困境,主要表现为硬件软件不协调、数字技术低适配、“条块”部门分割化、资源配置不均衡。“碎片化”困境的形成源于供需错配与政治晋升锦标赛、数字技术嵌入不足与村民数字素养偏低、部门利益固化与压力型体制、多元主体缺乏协同与地方财政压力等因素。基层政府须从以人民需求引领发展导向激发内生活力、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以数智赋能村民、厘清供给主体责任边界设置协调中枢机构、健全整合工作机制构建互信互助共同体等方面着手,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从“碎片”走向“整合”。
- 李砚忠张鑫鑫
-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整体性治理碎片化
-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研究——以四川省雅安市C镇为例
- 2025年
- 实现共同富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均衡是重要标志。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然而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集中体现在医疗、交通、教育这三大供给领域。以四川雅安市C镇的公共服务情况为切入点,依据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应多管齐下,引领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多元筹资与体制优化,夯实农村交通发展根基;资金、合作、人才三方向助力,推动农村医疗发展,以期为推动农村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罗甲睿刘林峰吕春阳郝庆锋黄昊
- 关键词:公共服务供给共同富裕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体制建设的法治保障
- 2024年
- 2024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之间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 张安毅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部地区崛起法治保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 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石,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
- 杨航
-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困境与整体性重构被引量:2
- 2024年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考察内容。然而,城乡差序格局、制度缺陷及部门条块分割等情形引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呈现碎片化状态,表现为公共资源未能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政策机制缺位等。这不但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削弱了社会凝聚力,妨碍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因此,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进行整体性重构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鼓励各方主体积极参与供给、强化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监管、利用数字技术拓展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等都是操作性较强的举措。
- 彭青赵恒春
-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碎片化整体性治理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软件的文献量化分析
- 2024年
- 以中国知网(CNKI)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文献作为数据源,通过CiteSpace软件知识图谱功能,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成果的基本情况、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经历了从出现到激增再到平稳增长的态势;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机构合作不明显;基层治理、供给效率、公共服务供给、乡村振兴等是该领域的研究前沿。
- 张龚雪
-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可视化分析
- 专业注入与集体激活:社工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逻辑——以北京市赵庄子村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农民提供精神文化活动、居家养老、妇女儿童家庭支持等公共服务显得日益重要。学术界对社工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价值和作用进行了经验总结,但是,对社工如何通过发挥专业特长提升村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微观机制的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以集体行动为视角,结合交易成本和社会资本理论,对北京市赵庄子村的个案研究发现: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驻村服务中,社工可以发挥专业特长,与村干部和村民共同供给公共服务,通过关系融合降低村庄集体行动的交易成本,通过技能补位提高村庄集体行动的社会效益,通过理念更新增强村庄集体行动的价值认同,最终提升村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本文研究结论为形成中国特色的社工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供了启示,即:通过“党社结合”发展,社工注入专业性服务资源,激活村庄集体行动,改善村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推动农村社会建设和乡村振兴进程。
- 刘闯王亚华王亚华
-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集体行动社会建设
- 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全面推行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乡村治理模式在国家政策层面已经达成共识,然而“一肩挑”如何影响农村基层治理效能仍然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理论和实证问题。基于行政村层面的微观数据,考察了“一肩挑”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显著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从作用机制来看,“一肩挑”的协调功能有助于提高村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村庄集体经济发展,进而提高村集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一肩挑”的控制功能通过重构乡村治理组织权责,推动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效率提升,进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此外,在城市郊区、人口规模较大或村干部主体素质较高的行政村,“一肩挑”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应更加明显。据此提出完善“一肩挑”制度设计、优化“一肩挑”推行策略、健全“一肩挑”监督机制的建议。
- 魏素豪
- 关键词:公共服务集体经济乡村治理
- 内蒙古赤峰市芝瑞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艰巨和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我国已经成功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然而,尽管我们已经步入了小康社会,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平衡和不协调的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供...
- 刘颖
- 关键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农业农村
相关作者
- 陈新

- 作品数:62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乡村 税收政策 财税 义务教育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 吴春梅

- 作品数:188被引量:1,077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公共服务 农民 村庄 村庄治理 实证分析
- 陶叡

- 作品数:38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嘉应学院
- 研究主题:公共政策 集中连片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政府绩效管理 公共管理
- 杨永淼

- 作品数:60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审计质量 会计师事务所 实证分析 市场结构
- 杜春林

- 作品数:39被引量:523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项目制 碎片化 农村公共服务 整体性治理 乡村